伯克爾坑

伯克爾坑(Burckle Crater)是全新世撞擊工作群發現,被假設為撞擊坑的一個海底地形。它們認為是一顆彗星隕石在近代(西元前2,800-3,000年)的撞擊事件所造成的,估計直徑有30公里(18英里)[1],因此比巴林杰陨石坑大25倍。

Burckle Crater
在印度洋的伯克爾坑位置

它的位置在印度洋的南部,馬達加斯加的東部和西澳大利亞州的西方,就在西南印度洋脊[2]。在2006年,同一個小組使用存在於澳大利亞和馬達加斯加的史前V形沙丘,以三角測量,測量出它的位置和証實期存在。但是這些V形沙丘是由海嘯形成的理論已經受到地質學家Jody Bourgeois和R. Weiss的挑戰。使用一個電腦模型來模擬海嘯,他們認為風積過程更符合這種結構[3];其他的地球科學家也質疑這些沙丘是否起源於海嘯[4]

伯克爾坑位於30.865°S 61.365°E / -30.865; 61.365,位於印度洋,並且在海面下3,800公尺(12,500英呎)。

形成

還沒有利用輻射分析伯克爾坑內的沉積物。全新世撞擊工作群認為這個坑是在5,000年前(西元前2,800-3,000年)形成的,當時正是地質年代全新世。當一顆彗星撞擊海洋,和那巨大的大海嘯創造的沙丘,可以指出坑穴的方向。

據報告,在臨近坑穴的附近和關聯影響的噴出物或熱水沉澱物有異常的方解石(CaCO3)晶體、半透明的小球體、玄武岩的玻璃和天然的金屬碎片(自然鐵)。在如此深的坑穴,海水會快速的掩埋和保存這些晶體,而不管這些方解石是否不飽和[2]

傳說

不只是聖經,許多古老文字記載的各種各樣文化都有大洪水,可能這些傳說都與此一事件有所聯繫。

相關條目

註解

  1. Martos, S.N., H.D. Elkinton, E.F. Bryant, V. Gusiakov, and D. Breger (2006) Impact craters as sources of megatsunami generated chevron dun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38 (7):299
  2. Abbott, D.H., P. Gerard-Little, S. Costa, and D. Breger (2009) Odd(CaCO3)from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 near Burckle Crater candidate; impact ejecta or hydrothermal precipit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bstracts o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vol. 40, abstract 2243.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 Houston, Texas.
  3. Bourgeois, J., and R. Weiss (2009) 'Chevrons' are not mega-tsunami deposits; a sedimentologic assess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ology. 37 (5):403-406.
  4. Pinter, N., and S.E. Ishman, S.E.(2008). Impacts, mega-tsunami, and other extraordinary clai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SA Today. 18 (1):3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