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镜如

侯镜如1902年10月17日-1994年10月25日),号心朗,男,河南永城人,中国军事人物、政治人物,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侯镜如
出生 大清河南省永城县
逝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国籍 中国大陆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中國國民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效命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服役年份1924年-1949年
军衔 中華民國陆军中将
部队第20军
统率第30军第30师参谋长,91军参谋长,92军军长,第17兵团司令
参与战争南昌起义,忻口战役,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塔山战役
获得勋章青天白日勋章
亲属儿子:侯伯宇侯伯岳侯伯元侯伯文。女儿:侯伯兰
其他工作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

辽沈战役中,锦州战役守军告急,蒋介石电令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所辖的4个军驰援锦州,但侯镜如已与中共秘密联系,故意放慢动作,推迟11天才率领部队到达,导致国军未能攻陷塔山,在锦州战役中惨败。

生平

早年经历

1902年10月17日出生。1923年,毕业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24年郑州大学理科肄业。

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期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后任第十七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北伐军赴上海,参与组织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任武汉国民政府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七一五事变后,离开武汉到贺龙的第二十军任教导团团长,并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侯镜如时在贺龙的第20军任教导员团团长,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1931年,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

抗战时期

1932年后,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第三十师第八十九旅旅长。1935年4月,国民政府授予侯镜如陆军少将军衔,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后又调任第三十师第八十九旅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因其在忻口战役的出色表现,升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一军参谋长。1938年初,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等战役。1943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二军军长,领中将军衔,并率部参加了湘西会战

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后,兼任北平警备司令。1948年升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后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司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华东军官团总团长。

1948年,国共内战辽沈战役时期,侯镜如担任第十七兵团司令负责救援锦州国军。行动开始前,侯镜如已经秘密与中共联络,宣称援救锦州打进去也出不来,故意放慢动作,推迟11天才率领部队达到[1][2]

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侯镜如到香港去探望母亲,一度滞留香港。1952年7月,返回中国大陆,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1955年5月,侯镜如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0年8月,补选为民革中央常务委员。

1981年,在民革五届二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副主席。1988年2月被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9月被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89年3月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2年的民革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名誉主席。

参考文献

  1. 刘统.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7: 580. ISBN 978-7-01-004261-9.
  2. 陈晓燕、刘畅. . 环球人物. 2013-2-4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7).
政党职务
前任:
蒋光鼐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年-?年
繼任:
覃异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