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士牧師
俾士牧師(英語:,1829年2月27日-1913年7月16日)為英國牧師,被譽為「中華循道公會之父」,是第一位英国惠师礼会(Wesleyan Mission)(今英国循道会)來華的傳教士,為循道公會華人宣教事工的奠基者,在中國傳道31年,開辦學校、醫療工作,並翻譯西方屬靈書籍,例如《天路歷程》。
俾士牧師 Rev. George Piercy | |
---|---|
中華循道公會創辦人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29年2月27日 |
逝世 | 1913年7月16日 |
国籍 | 英國 |
职业 | 牧師,中國教育家 |
生平
俾士.喬治生於英國約克郡壁克寧區,青年時投身海員工作,經歷兩次海上旅程後轉為務農為生。 1851年1月31日,21歲的俾士牧師以義務教士身份自費抵達香港,同年12月北上廣州傳道。1853年,俾士在廣州南門外增沙街開設講道室「增沙福音堂」並附設男校「新沙書院」,這所男校為「華英學校」(今華英中學)的淵源,奠下循道公會在華敎育的基石。[1][2][3][4][5] 俾士牧師以粵語翻譯了《聖經》中的〈創世紀〉、 〈詩篇〉以及《天路歷程》、《公禱書》和《衛理七 篇講章》等著作。後來,俾士牧師更建立「中華循道公會華南教區」,擔任第一任教區長。 《天津條約》簽訂後,避地澳門的俾士等傳教士再度入粵,設堂傳教,並在廣州增沙創設「聖道書院」,培養華籍牧師。1882年回國後,繼續向倫敦碼頭地區的中國水手傳教至1913年離世為止。
家庭
元配鍾·溫樂女士(Joan Wannop,1833年-1878年) 於1858年在廣州南門外增沙創辦女私塾,是中國第一個教會創辦的女子寄宿學校,今華英中學前身之一。
兒女包括約翰(John)、同名次子佐治·俾士(George Piercy, Jr.,1856年-1941年,後稱小俾士)、愛德華(James Edward)、珍妮(Jane)和安妮(Anne Frances),五個孩子均在中國出生。除珍妮夭折於繈褓外,其餘四個孩子都長大成人。約翰在英國任職律師,佐治·俾士擔任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助理校長,曰字樓孤子院院長,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校長;安妮為醫生;愛德華從事商業。
另見
參考來源
- 陳煒舜︰〈百年滄海念心香—英國俾士家族的粵港相冊(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大公報》,2014年3月17日。
- 陳煒舜︰〈百年滄海念心香—英國俾士家族的粵港相冊(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大公報》,2014年3月18日。
- 陳煒舜︰〈百年滄海念心香—英國俾士家族的粵港相冊(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大公報》,2014年3月19日。
- 中華循道會之父——俾士牧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