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意识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科学家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约翰·希尔勒通俗地将其解释为:“从无梦的睡眠醒来之后,除非再次入睡或进入无意识状态,否则在白天持续进行的,知觉、感觉或觉察的状态”[1],现在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目前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关于人类的心灵,神经科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人的心灵是神经网络中信息传递过程的涌现性质。现代对意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個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这个问题涉及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等。

精神/心理分析学系列條目
  • 心理學主题 神經科學主题
    社會學主题 醫學主题

概念

意识是人的神经反应,当人出生时意识就与生命同在,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与对外界感受的综合体现,意识的基础是个体具有自我意识与对自身认知能力、对自身行使能力的认可的综合。因此产生一个疑问:“我认为我的意识存在,我就是有意识,我认为我的意识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没有意识吗?”;由于人类意识产生于神经系统,因此不论自身是否感知到,无论自身是否认可,意识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识是否存在呢?能夠分別了知,具有自我内省能力和行使能力,意識主要的功能即是感知与分析、思維、計畫、整理、記憶都属于意識,都是意識的功能,意識涵蓋甚廣,意識的出現必須要有功能健全的大脑与、身等去感知相對應的、觸等产生出意識。在熟睡或昏厥或死亡的時候,意識亦無法生成,也就是中斷的,因此無覺無知,什麼都不知道。由此可見意識亦會中斷。

心理学特性

心理学上,意识具有四个特性:意向性,统一性,选择性和短暂性。意向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在某个事物或某件事上集中多长时间。统一性指的是意识很难分开的。例如,当某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此人是不可能在两件事上都有意识。选择性是有关人能注意到某些事情,却没有注意到另外的事情。例如,在一个鸡尾酒会,某个人提到你的名字,当时你和那个人都同时跟不同的人群在聊天,但你却注意到了他(她)提到了你的名字。短暂性,又叫改变的倾向,是威廉·詹姆士所描述的意识就像一条小河里的河水。[2]

广义方面

广义易於研究的方面,亦是科学实验易于验证、理解的方面;目前在意识这个问题中,易於研究的方面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 集中注意力方面
  2. 清醒与睡眠区分的方面
  3. 心理状态的可报告的方面
  4. 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方面
  5. 认知系统对信息整合的方面
  6. 理解自身内在状态的方面
  7. 对行为控制的方面

狭义方面

意识狭义难以研究的方面亦是不易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在意识这问题裏,“自我”是如何感觉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说这种“自我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感質問題,这些问题目前很难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科学家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属性太主观了,导致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目前学术界正试图从神经科学、心理认知科学、哲学、物理学等方面来解释。

研究历史

早期心理学屬於哲学的一支,此时意识屬於哲学讨论的範圍。到现代心理学的创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為独立学門后,心理学也开始研究這個问题。意識研究是早期心理学主要課題。當時冯特使用内省法来研究意識问题,但內省法遭到后来很多心理学家质疑甚至反对,其理由在於內省法并不可靠。他们认为內省法不能准确反映出人們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更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且內省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雖然心理學家放弃了內省法,但由于找不到其它合适的研究法,因此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忽略了意识研究。直至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才又为意識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而使意識回到了心理學主要研究課題之中。尤其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意識问题成為神经科学研究重要研究對像。虽然意識研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现在研究相关领域的多数科学家对意識的前景相當樂觀。

参见

参考文献

  1. "Minding the Brain", J.R. Searl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 Nov 2006, p.51
  2. Daniel L. Schacter, Daniel T. Gilbert, Daniel M. Wegner. . Worth Publishers. 2011: 179.
  • Crick, F., Koch, C. (1990), Towards a neurobiologic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Seminars in the neurosciences, 2, pp.263-75.
  • Crick, F. (1994),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New York.
  • Baars, B. (1998),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arah, M. (1994), Visual Perception and Visual Awareness After Brain Damage, i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IT Press.
  • 希尔加德等著、林仲贤主编(1987)(心理学概论),第6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 Bourget, D. (2004), Quantum Leaps in Philosophy of Min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1 (12).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ccles, J.C. (1994), How the Self Controls its Brain, (Springer-Verlag).
  • Hagan, S., Hameroff, S.R., and Tuszyński, J.A. (2000), Quantum Computation in Brain Microtubules: Decoherence and biological feasibility, Physical Review E, 65.
  • Hodgson, D. (2002), Quantum Physics, Consciousness, and Free Will, in R. Kane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ree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ckwood, M. (1989), Mind, Brain and Quantu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lhauser, G. R. (1995), On the End of the Quantum Mechanical Romance, Psyche, 2 (5).
  • Penrose, R., Hameroff, S. R. (1996), Conscious Events as Orchestrated Space-Time Selection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3 (1), pp. 36-53.
  • Stapp, H.P. (1993),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First Edition (Springer-Verlag).
  • Tegmark, M. (1999), The importance of Decoherence in Brain Processes, Physical Review E, 61, pp. 4194-42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