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利·法克斯

雅各·尼爾森·法克斯英語:1927年12月25日-1975年12月1日),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二壘手。法克斯在大聯盟最難被三振的打者列表上排名史上第三。[1]扣除生涯前期和後期,法克斯的職業生涯幾乎都待在白襪隊。

內利·法克斯
Nellie Fox
1960年的法克斯
二壘手
出生: (1927-12-25)1927年12月25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聖湯瑪斯鎮
逝世: 1975年12月1日(1975歲-12歲-01)(47歲)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打擊: 投球: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1947年6月8日,代表費城運動家
最終美國職棒大聯盟出场
1965年7月24日,代表休士頓太空人
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績
打擊率.288
安打2663
全壘打35
打點790
球队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美國棒球名人堂成员
★ ★ ★ 棒球名人堂 ★ ★ ★
入选1997年
选举方法名人堂資深委員會

法克斯生涯一共入選15次明星賽,並拿下過一次MVP和3次金手套。退休後他曾於太空人和遊騎兵隊擔任教練。1997年,法克斯入選名人堂。[1]

職業生涯

生涯前期

1947年,法克斯在運動家隊完成初登板。不過他前兩年幾乎都在小聯盟度過,只在大聯盟留下10場比賽的出賽記錄而已。[2]1949年,運動家單季製造217次雙殺,這項紀錄一直到2012年才被打破。[3]而其中法克斯雖然只出賽88場比賽,不過他就貢獻了68次雙殺。[2]

1949年10月29日,運動家將法克斯交易至白襪隊,換來Joe Tipton。1951年,法克斯以3成13打擊率入選首次明星賽,也開啟了他連續入選14次明星賽的個人記錄。[2]白襪隊在1950年代也慢慢成為美聯強隊,他們先在1952年至1956年拿下美聯第三名。1957年和1958年拿下美聯第二名。白襪隊能成為美聯強隊之一,法克斯、Billy Pierce和Minnie Miñoso等球員的貢獻功不可沒。[4]

1959年:MVP級的賽季

1959年是法克斯的職業生涯年,他在這年拿下美聯MVP,成為美聯20世紀最後一位拿下MVP大獎的二壘手(下一位獲得美聯MVP的二壘手已經是2008年的達斯汀·佩德羅亞)。這年他的打擊率為3成06,上壘率3成80。這年大聯盟舉辦了兩場明星賽,法克斯兩場都擔任先發,並合計敲出4支安打。他幫助白襪隊拿下睽違40年的美聯冠軍,並以94勝60敗的戰績領先美聯強權洋基隊達15場勝差。他也在這年拿下金手套獎。

法克斯在世界大賽的打擊率為3成75,並敲出3支二壘安打。不過最後白襪隊2勝4敗輸給道奇,這也是法克斯職業生涯唯一一次的季後賽體驗。白襪隊也一直等到2005年才又闖進世界大賽。

生涯後期

法克斯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兩年待在休士頓45口徑手槍隊(今休士頓太空人)。名人堂球星喬·摩根生涯初期待在太空人時,就曾將法克斯視為他的模板。法克斯也曾建議摩根在打擊時稍微夾一下後手臂,最後這個動作成為摩根的招牌動作。[5]

法克斯的身材不算特別高大,生涯全壘打數也才35支。不過他的選球能力非常出色,生涯只被三振216次而已。平均每42.7個打數才會被三振一次為大聯盟史上第三低。[1]1951年,法克斯單季敲出12支三壘安打,但是才被三振11次,由此可見他高超的選球技巧。總計他生涯打擊率為2成88,6次單季打擊率突破3成,2663支安打。他還曾經連續7年成為美聯的一壘安打王。[2]

防守技巧

法克斯被認為是大聯盟史上最傑出的二壘手之一。[1]他在生涯曾與兩位傑出的游擊手Chico Carrasquel和路易斯·阿帕里西歐合作。法克斯也在1957年、1959年和1960年拿下金手套獎。1956年8月至1960年9月,法克斯連續出賽798場比賽,至今仍是二壘手的連續出賽紀錄。

1950年至1964年,法克斯的單季守備率都排在美聯前10名。他生涯參與的雙殺次數也排在美聯二壘手史上第二。[2]

教練生涯

法克斯退休後在太空人(1965-1967年)與參議員/遊騎兵(1968-1972年)兩隊擔任教練。1968年球季結束後,總教練Jim Lemon被球隊解雇。法克斯原有機會擔任總教練一職,不過最後球隊讓泰德·威廉斯擔任新任總教練。[6]

晚年

法克斯在退休後住在聖湯瑪斯鎮。[7]1973年,法克斯罹患皮膚癌。1975年10月,法克斯移往巴爾的摩治療淋巴癌。1975年12月1日,法克斯去世,享年47歲。[8][7][9]

紀念

1976年,白襪隊將法克斯的2號球衣退休。

法克斯的前隊友Jim Lemon在得知法克斯罹癌後曾說過:「這個癌症一定是不治之症,因為如果不是的話,法克斯絕對能戰勝病魔並成功痊癒。」白襪隊的總教練Al López曾評論法克斯是一名雖然臂力不強但是非常努力的一名球員。[9] 1976年5月1日,白襪隊宣布退休法克斯的2號球衣,法克斯也因而成為白襪隊史第二位被退休其背號的球員。[10]

1985年,法克斯在他的最後一次名人堂票選拿下74.7%的得票率,只差0.3%就能入主古柏鎮。不過在1997年,名人堂資深委員會將法克斯提名至名人堂補選名單內。最後法克斯成為入選名人堂。[11][12]

2001年,賓州的州立歷史紀念碑為了紀念法克斯,他們在2006年於白襪隊的主場美國生物球場(今保證率球場)內設置了法克斯和隊友路易斯·阿帕里西歐的雕像。雕像的動作則是法克斯傳球給阿帕里西歐,阿帕里西歐準備接球的動作。[13]

生涯打擊數據

出賽場次打席打數得分安打二安 三安全壘打打點盜壘 保送三振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 觸身球守備率
2367103519232127926633551123579076719216.288.348.363142.984

參考資料

  1. . 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pril 2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2. . Baseball-Reference.com. [November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3. Warrington, Bob. . Philadelphia Athletics. October 2, 2009 [April 24,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9).
  4. . Baseball-Reference.com. [November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6).
  5. Anderson, Dave. . Star-News. December 7, 1975 [November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6. Richman, Milt. . St. Petersburg Times. December 3, 1975 [November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7. Bigelow, Robert W.; Zminda, Don. . 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 [March 2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8. McLanahan, Bruce. . Pennsylvania Center for the Book. [September 2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9. . The Gadsden Times. AP. December 2, 1975 [September 2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10. . Baseball Almanac. [April 10,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11. Parasiliti, Bob. . The Herald-Mail. March 5, 1997 [September 2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12. Mandernach, Mark. . Sports Illustrated. December 9, 1996 [September 2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13. . ExplorePAHistory.com. [July 2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內利·法克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