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格

共格英語:缩写COM),又称伴随格随同格,是一种语法格,表示伴随[1]:17–23

印欧语系当中常用工具格表示共格语义;而斯拉夫语族则常用前置词来表示[2]汉语的“和”“与”连动结构、英语的 with 介词等实质上也可以表示共格语义[3]

核心语义

共格会为某一事件中的两个参与者编码一种伴随关系(Accompaniment),其中这两个参与者分别为伴随者(Accompanier)和伴随对象(Accompanee),而且往往还会有联系词(Relator)去显著标记伴随者[3]:602;这个联系词可以属于多种词汇范畴,但最常见的还是介词词缀形态[1]:17–18。如下面的意大利语例句:

1. Il professore entra nell'aula con i suoi studenti.
教授 进入.3SG 演讲厅 一同 和学生.PL
伴随者 联系词 伴随对象
教授和学生(一同)进入演讲厅。[3]:602

有些语言的共格还会对有生性有所要求,即要求伴随者和伴随对象皆为有生或皆为无生,或者伴随者有生而伴随对象无生;但大多数语言都没有这样的限制。[3]:603–604

区分

共格与其他一些格也很相似,如工具格或关联格

共格与工具格

工具格会关联三个参与者,即施事、工具和受事[4]:593。施事会利用工具改变受事的状态[5],且有些语言的工具格和共格在形态句法上一致,所以两种格难以区分。如英语里面,介词 with 既可以表示共格语义,也可以表示工具格语义。

俄语也有同样的情况,但它用一种复合手段来区分共格和工具格:

2a.
里面 电影院 妈妈.INS
工具格
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
2b.
面包 这.INS 刀.INS
工具格 工具格
我用这把刀切面包。[6]

俄语会将伴随对象降为工具格,并在前加介词 (s),这个介词不会有工具格变化;而工具同样为工具格,它前面不会有介词。[6]

共格与附格

有时候共格也会与附格混淆,因为早期常用“附格”来指代“伴随者-伴随对象”这一语义关系,至今仍存在这种用法。[7]附格的语义关系是“X 以及与 X 相关的集合”,在这里“伴随者-伴随对象”的语义关系并不明显,如匈牙利语[3]:605

表达手段

形态手段

共格属于语法格,依赖词缀等屈折变化,如词缀,其中后缀是最常见的。利用词缀表达共格语义的语言有匈牙利语后缀)、托托纳克语前缀)、楚科奇语环缀)等。[3]:602

3.
衣服-COM 鞋子-COM 躺-PASS-INDEF.1SG ART 床-INE
共格 共格
我穿着衣服和鞋子直接躺在床上了。[8]

匈牙利语利用后缀表示共格。不过匈牙利语的共格后缀不能加到复数伴随对象上去。[8]

4. .
男孩 跑出-PERF COM.PRED-枪-COM.PRED
共格
男孩拿着枪跑出来了。[9]

楚科奇语利用环缀 (ga-ma) 表示共格,附着于词根 (melgar)“枪”上。

句法手段

但共格语义也常用介词等句法手段来表达,英语和法语即属于此类。[3]:603如法语使用介词 avec:

5. avec sa mère.
COM POSS 妈妈
共格
和他/她的妈妈。[3]:605

共格语义也可以通过助动词来表达,如拉脱维亚语[3]:603此外,连动结构也可以表达共格语义,典型如汉语[3]:603

参见

参考文献

  1. Stolz, Thomas; Stroh, Cornelia; Urdze, Aina. .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2006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2. 高津春繁. . 岩波書店. 1954: 207–208 (日语).
  3. Stolz, Thomas; Stroh, Cornelia; Urdze, Aina. . Andrej Malchukov and Andrew Spencer (编).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9: 593–600.
  4. Narrog, Heiko. . Andrej Malchukov and Andrew Spencer (编).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9: 593–600.
  5. Palancar, E. L. . Sprachtypologie und Universalienforschung. 1999, 52: 151–166.
  6. Heine, Bernd; Kuteva, Tania.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6: 188.
  7. Haspelmath, Martin. . Andrej Malchukov and Andrew Spencer (编).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9: 514.
  8. Kenesei, István; Vago, Robert M.; Fenyvesi, Anna.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212–3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9. Kämpfe, Hans-Rainer; Volodin, Alexander P. .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Verlag. 1995: 53–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