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泰

刘福泰1893年-1952年11月),男,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宝安建筑师,毕业于俄勒冈大学中国同盟会成员,中国近代建筑先驱。[1][2]

刘福泰
英文名
性别
出生1893年
 英屬香港
逝世1952年11月(58-59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
籍贯广东宝安
教育程度俄勒冈大学
研究领域建筑学
政党中国同盟会

生平

1893年,刘福泰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宝安。刘福泰父辈早年移居香港,在英国人开办的工厂做工,家境并不富裕。刘福泰父母育有九个子女,刘福泰排行第七。刘福泰小时候就读于教会开办的义学,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了启蒙教育。[1]

1913年,刘福泰怀揣400元,只身前往美国留学。刘福泰一遍读书,一边打工,做过果园采摘工,饭馆跑堂等工作。1917年,刘福泰毕业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工业学校。工作几年后,刘福泰又进入俄勒冈大学建筑工程系深造。1924年,刘福泰凭优异成绩获俄勒冈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25年,刘福泰又获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刘福泰为中国同盟会成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回国参加中山陵设计与修建工作。[1]

1925年9月,吕彦直和黄檀甫创立上海彦记建筑事务所,开始中山陵的设计修建工作。刘福泰回国后曾任职于天津万国工程公司,后来加入了彦记建筑事务所,担任建筑师,承担了中山陵不少设计工作。1927年8月,刘福泰受聘中央大学副教授兼建筑科主任,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928年2月,刘福泰加入中国建筑师协会;同年,刘福泰与梁思成关颂声等参与全国工学院分系科目表的起草和审查工作。1930年,刘福泰晋升中央大学教授。[1][2]

1933年,刘福泰与广东同乡中山人谭垣合作开办“刘福泰谭垣建筑师都市计划师事务所(Lau & Tam)”。1934年,刘福泰因事务所工作繁忙,辞去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一职,虞炳烈接任,但刘福泰仍任教于中央大学。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同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中央大学亦随之西迁,西迁前刘福泰接替离任的卢树森,再次担任系主任。1940年,刘福泰因故离开中央大学,开办刘福泰建筑师事务所,在重庆完成了一系列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项目。[1][2]

抗战结束后,刘福泰于1945年至1946年间担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7月,刘福泰受聘北洋大学,筹备建筑工程系;1947年,北洋大学建筑系正式招生。1948年,解放战争局势动荡,北洋大学教学停顿,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林炳贤辞职,刘福泰10月受聘于唐山工学院,任教授兼建筑系主任,带领师生南迁上海,借用上海交通大学校舍复课。1949年9月,唐山工学院迁回唐山复校,刘福泰留任唐山工学院。1951年,刘福泰由于年纪已大,卸任系主任一职。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多个学校相关院系合并成立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刘福泰随之调往天津大学;同年10月,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正式开学;同年11月,刘福泰因急性腹膜炎逝于天津总医院。[1][2][3]

成就

刘福泰是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设计了众多杰出作品;刘福泰还投身教育事业多年,任教于多所院校,创建了中央大学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众多建筑人才,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先驱。[1][2]

刘福泰的主要建筑作品有:

  • 南京中山陵(1925-1929年,与吕彦直等)
  • 南京灵谷寺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1933年)
  • 浙江六和塔修复与绿化工程(1933年)
  • 山东泰山日观峰气象台(1934年)
  • 南京廖仲恺墓(1935年)
  • 南京板桥村住宅设计(1935-1936年)
  • 重庆北碚可园
  • 重庆北碚澄江镇文公所
  • 重庆北碚澄江镇中学
  • 天津北洋大学教授住宅

参考

  1. 宋昆; 刘昭. . 建筑师 (北京). 2014, (06): 91–98.
  2. .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
  3. . arch.tju.edu.cn. [202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