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逢祿

劉逢祿1776年-1829年),字申受,一字申甫,號思誤居士。江蘇武進(今屬常州市)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儒學學者,專長《春秋公羊傳》。

履歷

  • 嘉慶六年(1801年)拔貢,朝考第一等第三名。十二年(1807年)順天府舉人
  • 嘉慶十九年(1814年):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出身,點翰林院庶吉士
  • 二十二年(1817年):翰林院散館,授禮部主事
  • 道光四年(1824年):補儀制司兼辦祠祭司事。升授郎中
  • 六年(1826年):以禮部郎中充會試同考官。
  • 道光九年(1829年)卒於任上。誥授中憲大夫。以孫劉嘉樹覃恩晉贈通奉大夫。國史有傳。

政績

  •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駕崩,搜集治喪大禮的往例,創新為長編禮制,並且制定全部治喪過程禮儀,典章具備。
  • 道光三年(1823年)通政使司參議盧浙奏請將湯斌從祀於文廟,有人認為湯斌曾被康熙帝譴責而反對。

逢祿覆書:「后夔典樂,猶有朱、均;呂望陳書,難匡管、蔡。」禮部尚書汪廷珍讚賞而採納,請旨實行從祀文廟。

  • 道光四年,越南貢使請求賜人蔘給越南王之母,得到旨意賞給。而上諭中有「外夷貢道」用語,貢使請求改為「外藩」,禮部認為詔書難以變更。

逢祿用草牒回覆:「《周官》職方王畿之外分九服,夷服去王國七千里,藩服九千里,是藩遠而夷近。《說文》羌、狄、蠻、貊字皆從物旁,惟夷從大、從弓。考東方大人之國夷,俗仁,仁者壽,有東方不死之國,故孔子欲居之。且乾隆間奉上諭申飭四庫館不得改書籍中『夷』字作『彞』,舜東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我朝六合一家,盡去漢、唐以來拘忌嫌疑之陋,使者無得以此為疑。」越南使者就無話可說而退。

  • 前後在禮部任職十二年,始終引用經義決疑事,為眾所欽服,尤精《公羊傳》。時人以為有董仲舒之風。

學術譜系

劉逢祿專攻董仲舒、何休李育等人學說,發展成新的思想體系,強調「務通大義,不專章句」。以春秋公羊傳為中心,旁涉尚書今古文問題與天文(取《史記·天官》、甘石《星經》疏證,成書數卷)、小學,與表弟宋翔鳳齊名。二人同為莊存與外孫,幼時一同讀書,日後皆為清代常州學派的代表。龔自珍作詩讚其:「昨日相逢劉禮部,高言大居快無加。從此燒盡蟲魚書,甘作東京賣餅家。」劉氏弟子對晚清世局與思潮的劇烈變遷有主導性的影響。[1][2]

師友

著作

  • 《禮部集》十一卷(長子劉承寬、魏源所編)
  • 《儀禮決獄》四卷
  • 《公羊春秋何氏釋例》三十卷,《後錄》六卷
  • 《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一卷,《答難》二卷
  • 《申何難鄭》四卷
  • 《儀禮決獄》四卷
  • 《論語述何》一卷
  • 《夏時經傳箋》一卷
  • 《中庸崇禮論》一卷
  • 《漢紀述例》一卷
  • 《緯略》二卷
  • 《春秋賞罰格》一卷
  • 《左氏春秋考證》二卷
  • 《易虞氏變動表》一卷
  • 《六爻發揮旁通表》一卷
  • 《卦象陰陽大義》一卷
  • 《虞氏易言補》一卷
  • 《尚書今古文集解》三十卷
  • 《書序述聞》一卷
  • 《詩聲衍》二十七卷
  • 《四書是訓》十五卷
  • 《發墨守評》
  • 《箴膏肓評》一卷
  • 《榖梁廢疾申何》二卷(收入阮元清經解
  • 《庚申大禮記注長編》十二卷
  • 《春闈雜錄》一卷
  • 《東陵勘地圖說》
  • 《石渠禮論》一卷
  • 《說文衍聲記》
  • 《五經考異》未完成
  • 編《八代文苑》四十卷
  • 編《唐詩選》四十卷[3]
  • 編《絕妙好辭》二十卷
  • 編《詞雅》四卷

家庭及關聯

劉逢祿為武進西營劉氏第十六世。

  • 祖父:劉綸
  • 父:劉召揚
  • 伯:劉躍雲
  • 外祖父:莊存與。
  • 母:莊氏,莊存與之女。
  • 舅:莊述祖。
  • 表兄弟:莊綬甲宋翔鳳

妻妾

  • 正室:潘氏,誥封恭人,晉贈夫人。候選州同知潘尚基之女。
  • 無側室。

子女

皆正室所生。

  • 長子:劉承寬(1796年-1853年)。
  • 次子:劉承寵(1798年-1827年)。
  • 三子:劉瀛,原名承向(1801年-1868年)。
  • 四子:劉承宴(1804年-1827年)。
  • 五子:劉承宣(1807年-1829年)。
  • 六子:劉承實(1809年-1827年)。
  • 七子:劉承安(1813年-1832年)。
  • 八子:劉承宇,早卒。
  • 女:早卒。

注釋及參考

  1. 李兆洛《禮部劉君傳》
  2. 戴望《故禮部儀制司主事劉先生行狀》
  3. 《清詩記事》嘉慶朝卷
  •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傳三
  • 《清史列傳》卷六十九.儒林傳
  • 劉琛、劉善強等修,《武進西營劉氏家譜》(1929年)卷三·世表·葉一百八十三
  • 常州學派
  • 常州詞派
  • 今文經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