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简·金杯
比利·简·金杯(Billie Jean King Cup)是世界最重要的國家女子網球團體賽事,原名联合会杯(Federation Cup)(1995年将英文名字短缩为Fed Cup),創立於1963年,以慶祝國際網球總會(ITF)成立50週年。为了致敬比利·简·金,以表彰她多年来为世界网球运动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为存进网球界性别平等所做的贡献,该赛事于2020年更名为比利·简·金杯。[1][2]比莉·简·金杯是世界上参赛国家数量最多的年度国际女子团体体育比赛。[3][4] 现任的赛事主席为卡特里娜·亚当斯。[5]
当前赛季、赛事或届次: 2020-2021年比利·简·金杯 | |
运动 | 網球 |
---|---|
創立 | 1963 |
隊伍數 | 8(世界組) 99(2016年總計) |
國家或地區 | ITF會員國 |
应届冠軍 | 法國(第3次) |
奪冠最多 | 美國(18次) |
官方網站 | billiejeankingcup.com |
至今奪冠次數最多的是美國,共曾18次奪得冠軍。在2010年代获得奖杯最多的国家是捷克共和國,在10年中获得了6次冠军。与比利·简·金杯類似的男子賽事為台維斯盃,捷克、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同时获得过两个赛事冠军的为数不多的国家。
歷史沿革
比賽的概念可以追溯至1919年,當時韋特文計劃舉辦女子比賽比賽。雖然這計劃被拒絕,她在1923年舉行一個年度由英國與美國對戰網球錦標,當時兩國是網球強國。澳洲台維斯盃隊長哈利·霍普曼的妻子妮爾·霍普曼後來構思了協會盃這個比賽。
1962年,居於英國的美國人瑪麗·哈德威克·夏利提議一項年度在不同地區舉行的比賽。1963年,國際網球聯會為慶祝50周年紀念,開放協會盃給世界所有國家參與,比賽漸漸取得成功。
每次比賽在不同地區舉行,第一屆吸引了16個國家參賽。比賽獲得了各參賽國的頂尖球手支持。第一屆決賽在倫敦皇后會舉行,美國以場數2-1擊敗澳洲,奪得首屆冠軍。
第一屆協會盃共有16隊,當時比賽沒有獎金並且隊伍需要自費參賽。1976年首次獲得高露潔集團贊助,1981年至1994年由日本電腦企業NEC贊助。到了1997年,已有73個國家或地區參賽,以及主辦地區不需要建造特定網球場。
在1992年,協會盃開始分為地域及世界組別。1995年將英文名字短縮為Fed Cup。自1995年起,比賽方程開始改變。2005年起其中八隊參與世界組I,另外八隊在世界組II比賽,維期三週,進行雙循環主客制。
規例
隊數
只有16個國家才能進入世界組,共分為世界組I及世界組II,每組共有八隊。
總共分別世界組及世界組II
(a) 世界組 - 在第一輪比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來年繼續在世界組比賽。第一回合的敗方將會參與附加賽與世界組II的勝出決定晉升及降級的隊伍。(四隊勝出的隊伍可以在來年在世界組比賽,而敗放在來年在世界組II比賽。)
(b) 世界組II - 四隊在世界組II勝出的球隊可能參與世界組I季後賽決定來季升降。同樣地,在世界組II初賽敗北的球隊將會舉地區勝出的隊伍爭奪世界組II的附加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世界組II比賽,敗方在地區第一組別比賽。)
在世界組I及世界組II,四隊有種籽排名。種籽排名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根據協會盃國際排名制定。
在世界組II之下的比賽,是協會盃的分區比賽,總共分為3個地區:美州區、亞洲/大洋洲區、歐洲/非洲區。亦分為兩組,除了歐洲/非洲區設有更低水平的第三組。
在地區組別,每隊球隊被編入小組,以分組形成進行交鋒。詳細可參看該年度該地區的比賽方式。
兩隊在歐非第一組一定有兩支球隊爭奪世界組II的季後賽,其中一隊與美州區第一組,另一組與亞洲大洋洲第一組爭奪世界組資格。
賽制
在世界組及世界組II以及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中,最多打五場比賽,最先取得三場勝利的一方為之勝出。比賽花兩天時間舉行。第一天舉行兩場單打賽事。第二天舉行兩場單打比賽及一場雙打比賽。
在地區第一組至第三組,採取三場兩勝制(兩場單打及一場雙打)。
世界組I受世界組II第一回合在年初舉行,根據主客制花一星期舉行。
世界組的準決賽及決賽在7月及9月舉行,採取淘汰制。
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7舉行,採取淘汰制。
所有組別I、II及III的地區球隊採取小組制,在一個球場舉行。在上半年舉行(確保將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下半年進行),地點及球場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
架構
協會盃有多個分組,並有明確的升降制度。
在世界組I,比賽採取淘汰制。在此之下為世界組II。世界組II之下為地區組別,分別為歐非區、美州區及亞洲大洲州區。在世界組II,每隊只會比賽一次,勝方參加世界組I附加賽,對手是世界組I敗方球隊。而敗方則與地方組冠軍進行世界組II季後賽。
地域組別亦分為多個組別,歐洲及非州區有三個組別,其餘有兩組。所有組別分組舉行。每年歐州區的最佳兩隊以及美州、亞州大洋州區的冠軍參與世界組II附加賽,與世界組II敗方對賽。勝出的隊伍可前往較高的組別,敗方敗在較低組別比賽(除非在最低級組別)通常每年有兩隊晉升及兩隊被降級。
現時比賽架構
以下架構2016年開始實行:[6]
级别 | 组别 | ||
---|---|---|---|
1 | 世界组I 8支队伍 | ||
世界组I附加赛 4支世界组I队伍 + 4支世界组II队伍 | |||
2 | 世界组II 8支队伍 | ||
世界组II附加赛 4支世界组II队伍 + 2支欧洲/非洲区第1组队伍 | |||
3 | 美洲区第1组 8支队伍 |
欧洲/非洲区第1组 15支队伍 |
亚洲/大洋洲区第1组 7支队伍 |
4 | 美洲区第2组 11支队伍 |
欧洲/非洲区第2组 7支队伍 |
亚洲/大洋洲区第2组 15支队伍 |
5 | 欧洲/非洲区第3组 16支队伍 |
歷屆決賽簡報
- 2003年
法國隊在擁有瑪麗·皮爾斯(Mary Pierce)和艾米莉·梅莉絲莫(Amelie Mauresmo)這兩張「皇牌」下,在世界組決賽以4:1擊敗美國隊;重奪自1997年後的第一個冠軍。
- 2004年
法國隊雖然晉身決賽,但有梅莉絲莫懷疑詐傷逃避「兵役」以及瑪麗恩·巴托莉(Marion Bartoli)和艾米莉·露華(Emilie Loit)在世界組決賽中,與俄羅斯隊對壘時輸掉最後一場雙打;結果衛冕失敗和領隊科格(Guy Forget)辭職以示問責,同時後二者亦被新任領隊哥雲(Georges Goven)不准參加下屆賽事以示懲罰。
- 2005年
儘管法國隊缺少了巴托莉和露華,仍然能夠晉身世界組決賽與俄羅斯再次對壘;雖然皮爾斯艱辛地為主隊扳成2:2,不過梅莉絲莫卻沒有珍惜機會,結果使主隊再次飲恨。
- 2006年
法國隊因為繼續派遣上屆「輸波罪人」梅莉絲莫,結果在世界組首圈輸給當屆冠軍意大利;其後在附加賽中擊敗捷克才得以保留在世界組的參賽資格。
- 2007年
2007年有74個國家參賽,其中最高等級的「世界組」有比利時、中國、法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西班牙及美國等8隊參加,最後由俄羅斯隊以4:0擊敗義大利隊而奪得冠軍。
- 2008年
俄羅斯隊在世界組決賽以場數4-0擊敗西班牙隊,成功衛冕。
- 2009年
決賽,由意大利隊主場迎戰美國隊。
- 2010年
歷屆冠、亞軍
屆數 | 年份 | 冠軍 | 比數 | 決賽對手 |
---|---|---|---|---|
1 | 1963 | 美國 | 2-1 | 澳洲 |
2 | 1964 | 澳洲 | 2-1 | 美國 |
3 | 1965 | 澳洲 | 2-1 | 美國 |
4 | 1966 | 美國 | 3-0 | 西德 |
5 | 1967 | 美國 | 2-0 | 英國 |
6 | 1968 | 澳洲 | 3-0 | 荷蘭 |
7 | 1969 | 美國 | 2-1 | 澳洲 |
8 | 1970 | 澳洲 | 3-0 | 西德 |
9 | 1971 | 澳洲 | 3-0 | 英國 |
10 | 1972 | 南非 | 2-1 | 英國 |
11 | 1973 | 澳洲 | 3-0 | 南非 |
12 | 1974 | 澳洲 | 2-1 | 美國 |
13 | 1975 | 捷克 | 3-0 | 澳洲 |
14 | 1976 | 美國 | 2-1 | 澳洲 |
15 | 1977 | 美國 | 2-1 | 澳洲 |
16 | 1978 | 美國 | 2-1 | 澳洲 |
17 | 1979 | 美國 | 3-0 | 澳洲 |
18 | 1980 | 美國 | 3-0 | 澳洲 |
19 | 1981 | 美國 | 3-0 | 英國 |
20 | 1982 | 美國 | 3-0 | 西德 |
21 | 1983 | 捷克 | 2-1 | 西德 |
22 | 1984 | 捷克 | 2-1 | 澳洲 |
23 | 1985 | 捷克 | 2-1 | 美國 |
24 | 1986 | 美國 | 3-0 | 捷克 |
25 | 1987 | 西德 | 2-1 | 美國 |
26 | 1988 | 捷克 | 2-1 | 蘇聯 |
27 | 1989 | 美國 | 3-0 | 西班牙 |
28 | 1990 | 美國 | 2-1 | 蘇聯 |
29 | 1991 | 西班牙 | 2-1 | 美國 |
30 | 1992 | 德國 | 2-1 | 西班牙 |
31 | 1993 | 西班牙 | 3-0 | 澳洲 |
32 | 1994 | 西班牙 | 3-0 | 美國 |
33 | 1995 | 西班牙 | 3-2 | 美國 |
34 | 1996 | 美國 | 5-0 | 西班牙 |
35 | 1997 | 法國 | 4-1 | 荷蘭 |
36 | 1998 | 西班牙 | 3-2 | 瑞士 |
37 | 1999 | 美國 | 4-1 | 俄羅斯 |
38 | 2000 | 美國 | 5-0 | 西班牙 |
39 | 2001 | 比利時 | 2-1 | 俄羅斯 |
40 | 2002 | 斯洛伐克 | 3-1 | 西班牙 |
41 | 2003 | 法國 | 4-1 | 美國 |
42 | 2004 | 俄羅斯 | 3-2 | 法國 |
43 | 2005 | 俄羅斯 | 3-2 | 法國 |
44 | 2006 | 意大利 | 3-2 | 比利時 |
45 | 2007 | 俄羅斯 | 4-0 | 意大利 |
46 | 2008 | 俄羅斯 | 4-0 | 西班牙 |
47 | 2009 | 意大利 | 4-0 | 美國 |
48 | 2010 | 意大利 | 3-1 | 美國 |
49 | 2011 | 捷克共和國 | 3-2 | 俄羅斯 |
50 | 2012 | 捷克共和國 | 4-0 | 塞爾維亞 |
51 | 2013 | 意大利 | 4-0 | 俄羅斯 |
52 | 2014 | 捷克共和國 | 3-1 | 德國 |
53 | 2015 | 捷克共和國 | 3-2 | 俄羅斯 |
54 | 2016 | 捷克共和國 | 3-2 | 法國 |
55 | 2017 | 美國 | 3-2 | 白俄羅斯 |
56 | 2018 | 捷克共和國 | 3-0 | 美國 |
奪冠次數統計
國家 | 冠軍 | 亞軍 | 奪冠年份 | 亞軍年份 |
---|---|---|---|---|
美國 | 1963, 1966, 1967, 1969,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6, 1989, 1990, 1996, 1999, 2000, 2017 | 1964, 1965, 1974, 1985, 1987, 1991, 1994, 1995, 2003, 2009, 2010, 2018 | ||
捷克 | 1975, 1983, 1984, 1985, 1988, 2011, 2012, 2014, 2015, 2016, 2018 | 1986 | ||
澳洲 | 1964, 1965, 1968, 1970, 1971, 1973, 1974 | 1963, 1969,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4, 1993 ,2019 | ||
西班牙 | 1991, 1993, 1994, 1995, 1998 | 1989, 1992, 1996, 2000, 2002, 2008 | ||
俄羅斯/蘇聯 | 2004, 2005, 2007, 2008 | 1988, 1990, 1999, 2001, 2011, 2013, 2015 | ||
法國 | 1997, 2003 ,2019 | 2004, 2005, 2016 | ||
德國 | 1987, 1992 | 1966, 1970, 1982, 1983, 2014 | ||
意大利 | 2006, 2009 | 2007 | ||
南非 | 1972 | 1973 | ||
比利時 | 2001 | 2006 | ||
斯洛伐克 | 2002 | - | ||
英國 | - | 1967, 1971, 1972, 1981 | ||
荷蘭 | - | 1968, 1997 | ||
瑞士 | - | 1998 | ||
塞爾維亞 | - | 2012 | ||
白俄羅斯 | - | 2017 |
當前排名
ITF联合会杯国家和地区排名,截至2018年11月12日[7] | |||
---|---|---|---|
# | 国家和地区 | 积分 | 排名变化 |
1 | 捷克 | 31,362.50 | ▬ |
2 | 美國 | 23,642.50 | ▬ |
3 | 白俄羅斯 | 14,770.00 | ▬ |
4 | 法國 | 12,995.00 | ▬ |
5 | 羅馬尼亞 | 8,912.50 | ▲3 |
6 | 澳大利亚 | 8,792.50 | ▲3 |
7 | 德國 | 5,785.00 | ▼2 |
8 | 比利時 | 5,395.00 | ▼2 |
9 | 瑞士 | 5,272.50 | ▼2 |
10 | 西班牙 | 4,477.50 | ▲4 |
11 | 加拿大 | 4,175.00 | ▲6 |
12 | 拉脫維亞 | 4,070.00 | ▲3 |
13 | 俄羅斯 | 3,525.00 | ▼2 |
14 | 荷蘭 | 3,157.50 | ▼4 |
15 | 英國 | 2,935.00 | ▲3 |
16 | 斯洛伐克 | 2,887.50 | ▼4 |
17 | 日本 | 2,630.00 | ▼4 |
18 | 義大利 | 2,547.50 | ▼2 |
19 | 2,482.50 | ▲3 | |
20 | 塞爾維亞 | 2,310.00 | ▲1 |
參考資料
- Clarey, Christopher. .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7, 2020 [September 23,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7, 2020).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access=
(帮助) - . BillieJeanKingCup.com. [September 23,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3, 2020).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Glenday, Craig (编). . Bantam Books. 2008: 497. ISBN 9780553589955.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access=
(帮助) - . itftennis.com. ITF. [13 Jan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February 2016).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 Fed Cup. [26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 July 2017).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 www.fedcup.com. ITF. 2016-01-13 [2016-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fedcup.com.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201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