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法寺

善法寺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宜蘭縣羅東鎮漢民里北成路一段6號
創建年份 咸豐四年(1854年)
主神 三寶佛

善法寺,是位於臺灣宜蘭縣羅東鎮漢民里的龍華教齋堂,有一尊編號十二號的西國三十三所靈場觀音像。

歷史沿革

咸豐四年(1854年)年創建,又名「振昌堂佛祖廟」,後改為「振昌佛堂」[1][2]。宗派屬於龍華教,台灣日治時期主要供奉三寶佛,另外也有供奉觀音菩薩、關公等神祇[2]。俗稱「浮崙仔菜堂」[1]。1897年因為建物老舊毀壞,得地方仕紳協助聚資創建木造殿宇,奉祀釋迦牟尼佛,後1912年再度整修[2]。戰後時期後改名「善法寺」[1][2]。門牌編為北成路一段六號[1],旁有聖母升天堂 、與羅東孔子廟[2]

1980年代初,寺園中塑建高卅六台尺的白衣觀音,成為宗教地標[1]。除白衣觀音與旁邊的紅孩兒外,廟內神像還有印度白玉古佛、觀音靈場第十二番千手觀世音、獨角犀牛地藏王菩薩等,另外還有泰國風格的疏牒爐亭[2]。寺中還完整保存創寺時的柱石座、匾額,還有宗教古物大木魚、磬等[1]

靈場觀音

南方澳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在家鄉發現南方澳城隍廟南方澳南光寺南方澳金龍寺各有一尊宜蘭三十三觀音靈場的石觀音像,後來2000年9月26日在羅東善法寺發現編號十二號的觀音像,雕工都屬於日本密宗,尺寸全只有一百多公分高,皆以蓮葉形狀為神像背景[3]。宜蘭觀音信徒陳慶隆與文史工作者陳榮楷等人也在尋找,陸續發現羅東的三井寺、羅東震安宮也各有一尊[4]

參考

  1. 羅建旺. . 《聯合報》. 2003-04-05 (中文(台灣)‎).
  2. 李界木. . 《民報》. 2015-06-14 [2017-09-28] (中文(台灣)‎).
  3. 姜炫煥. . 《聯合報》. 2000-09-27 (中文(台灣)‎).
  4. 簡惠茹. . 《自由時報》. 2016-10-19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善法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