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
國民革命軍軍旗

存在時期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部門正规军
種類軍隊

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一軍,从1933年至1949年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的一个军。

国民军方振武部第一次组建的第41军

1924年9月初齐卢之战(江浙战争)爆发时,方振武再次投奔卢永祥,被派为别动队司令,拨归杨化昭司令指挥,杨又将其拨给第一支队司令张义纯指挥,率部600人主要为安徽在沪的流亡人员与失业工人组成,在浏河嘉定一带做策应和联络。卢永祥战败下野,方振武把部队撤到闸北,缴枪给上海总商会,队伍遣散。1924年9月中旬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垮台,奉军进驻关内。方振武到天津投奔张宗昌,张宗昌委派方振武为奉军“镇威军”先遣第二梯队少将司令,上校参谋长阮玄武,兵员来自被李景林缴械的王承斌第23师,编为镇威军第74团,辖3个步兵营(营长顾震、盛祥生、郑植)、1个迫击炮连(连长魏锡光)、1个机枪连(连长李尚德),共2000多人,在天津马厂训练。1925年元旦南下,作为奉军先锋打下了浦口、龙潭、镇江直至上海闸北,驻兵昆山,并在家乡寿县、凤台一带组建一个教练营,营长阮玄武,参谋长改为苏致臣。1925年5月,所部随張宗昌进驻山东,把边防军胡翼儒旅留在惠民县的2个步兵营(丁营、韩营)、1个炮兵连、1个机枪连由史晟恩收编为一个团,与方振武部合编为山东陆军第六旅,方振武任旅长;第一团团长史晟恩、方部编为第二团团长顾震,都是張宗昌的干部。方振武的应对办法是把各营拆开编入两个团:

  • 第一团团长史晟恩
    • 第一营营长丁(原边防军胡翼儒旅)
    • 第二营营长盛祥生
    • 第三营营长郑植
  • 第二团团长顾震
    • 第一营营长王云阁
    • 第二营营长韩(原边防军胡翼儒旅)
    • 第三营营长阮玄武
      • 第九连连长鲍刚

1925年秋,山东陆军第六旅改编为直魯聯軍的第24師,任師長:

  • 第六旅旅长史晟恩
    • 第一团团长史晟恩(兼)
    • 第二团团长顾震
  • 第七旅旅长方振武(兼)无部队
    • 第3团,团长郑植为空头番号

肥城县国民二军作战时,方振武把顾恩撤职,任命阮玄武为第二团团长,郑植为第三团团长,张义诚继任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后在汶河作战阵亡),鲍刚继任第二团第三营营长。第三团没有基本队伍,是由各营抽调人员编成。师参谋长苏致臣,师部秘书长方植之(方振武的堂叔)。冯玉祥派徐谦联络策反方振武。

1926年(民国15年)1月15日,方振武扣押了史晟恩,率部队一夜走了八十里开到郓城县以西,发表通电宣布脱离直魯聯軍,转投馮玉祥率领的国民軍,自任为国民军第五军军长,在临濮集渡过黄河西进濮阳休整。部队整编为3个旅:

  • 第1旅,旅长苏致臣
    • 第1团,团长鲍刚
    • 第2团,团长马季方(新编部队)
    • 第5团,团长邓丽五(原第3旅缩编)
  • 第2旅,旅长阮玄武
    • 第3团,团长王云阁
    • 第4团,团长王日新
  • 第3旅,旅长郑植(在濮县战斗中阵亡,原第3旅部队缩编为第5团,编入第1旅)
    • 第5团,团长乔明礼
    • 第6团,团长陈玉堂(新编部队)

1926年春节后方振武率部沿京汉路辗转北上,1926年3月底开到北京附近长辛店,与直鲁联军孙殿英部对垒。不久调牛栏山与奉军万福麟的穆春对垒。这时,由于直、奉的联合进攻,冯玉祥已被迫下野,3月22日国民一军放弃天津,4月15日又由北京撤往南口。方振武率部担任掩护,任务完成后也西撤宣化休整。阎锡山配合直奉联军发动晋北战役,方振武为国民军东路副总司令(鹿钟麟为总司令,另一副总司令孙连仲),在天镇、阳高、应县、浑源作战。1926年8月国民军总退却,方部移驻五原县

1926年1月方振武肥城通电脱离张宗昌,投奔冯玉祥国民军后,被改编为国民军第五军,方振武任军长。沿京汉路北上,驻北京牛栏山,增援冯玉祥。下辖:
·国民军第五军,军长方振武,参谋长苏致臣/张英超

  • 第1旅,旅长苏致臣(1926年4月从北京撤退时辞职)/王相臣(原副官长,到宣化后继任旅长,进攻阳高不力撤职)/鲍刚
    • 第1团,团长鲍刚
    • 第2团,团长马季方(新编部队)
    • 第5团,团长邓丽五(原第3旅缩编)
  • 第2旅,旅长阮玄武,参谋长刘建民(保定一期)。攻克阳高后增编机炮营、骑兵旅,改为第二混成旅。
    • 第3团,团长王云阁
    • 第4团,团长王日新
  • 第3旅(重新组建) 旅长张兆丰
    • 第2团,团长孙祥芝(原系国民三军张兆丰旅投入五军后缩编)
    • 第6团,团长余亚农(从各部抽编新建部队)
  • 教导团,团长魏光武
  • 炮兵团,团长张洞
  • 特务营,营长孙文华
  • 骑兵营,营长孙学明
  • 补充营,营长孙光普

1926年8月,国民军兵败,第五军退至五原。1926年9月17日五原誓师,整编为国民联军,取消团一级建制:
·国民联军第2军,军长方振武,参谋长张英超(保定五期)/何应时(保定军校步兵科科长,冯玉祥的军官学校校长)

  • 第1师,师长阮玄武
    • 第1旅,旅长王云阁同州之战撤围时守敌麻振武反击而阵亡)
    • 第2旅,旅长王日新
    • 第3旅
    • 第6旅,旅长冯华堂(原为陕军杨虎城部)
    • 第9旅,旅长王耀武(原为镇嵩军麻振武(麻老九)部一团,在固市镇收编)
  • 第2师,师长鲍刚
    • 第4旅,旅长邓丽五
    • 第5旅
  • 第3师,师长张兆丰(不久离职)
    • 第7旅,旅长孙祥芝
    • 第8旅,旅长余亚农

1927年初,国民军东出潼关,国民军第五军编为中央军的中路军。1927年5月1日,国民联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国民军第五军改称为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在豫南收编直系吴佩孚第14师徐寿椿部、豫军马文德部,扩编为三个军,序列如下:
·第2集团军第3方面军,总指挥方振武

  • 第1军,军长阮玄武
    • 第1师,师长王日新
    • 第3师,师长余亚农
  • 第2军,军长徐寿椿(保定一期,靳云鹗老直军第十四师在方城县被收编,不久徐寿椿被软禁,军长职由方振武自兼),副军长宋式颜(冯玉祥代表),总参议阮肇昌
    • 佘念慈旅
    • 赵旅
    • 炮兵团
    • 卫队营
  • 第3军,军长马文德吴佩孚旧部,南阳土著部队)
  • 第2师,师长鲍刚

1927年7月,方振武率所部脱离冯玉祥第2集团军建制,改称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央直属第九方面军。1927年10月参与讨伐唐生智,方振武为“讨逆军北路军总指挥”,沿汉水直逼武汉。1928年初在孝感,改编为第1集团军第4军团,方振武任军团总指挥,参谋长杨恩熙,总参议何应时。所部扩编为三个军,原第1军第2师与第2军合编成立第四十一军(军长方振武兼,驻孝感,辖鲍刚师、冯华堂师);第1军第1、3师合编成立第三十四军(军长阮玄武,驻安陆,下辖第88师王日新部、第89师余亚农部、第90师袁宝德部(豫西土匪改编)/徐衍昆。1929年1月缩编为第六路军第44师,师长阮玄武);第3军改编为第四十二军(军长马文德,驻南阳,不听调,下辖第94师傅丹墀部、第96师魏光武部)。
·第41军,军长初由方振武兼任,代军长苏宗辙,副军长苏致臣、鲍刚。归德阅兵后,鲍刚升任军长,盛世恒任参谋长

  • 第91师,师长鲍刚/王占林
  • 第92师,师长冯华堂
  • 第93师:原为北洋军贾德耀第15混成旅,王相贤任旅长时被靳云鹗收编,徐寿椿枪杀了王相贤。萧之楚代旅长,1928年3月底于亳州收编。师长萧之楚

192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1928年5月初,北伐军攻克济南,方振武出任济南卫戍司令,41军进驻济南,92师被指定为卫戍部队。5月3日,日军借口保护侨民,发动济南事变。驻馆驿街的92师师部突遭日军攻击。41军各部及40军贺耀组部随即反击。5月3日当晚,41军奉命退出济南。由于方振武未当上山东省主席(蒋介石发表孙良诚为山东省主席),于是派鲍刚带第41军在鲁北十几个县抢地盘,第34军在津浦路西继续北伐至天津南郊。阎锡山接收京津后,第四军团指挥部进驻北京,第34军驻古北口,准备北伐夺取热河;但由于张学良东北易帜,方振武未能进军热河。方振武把在鲁北惠民收编的程国瑞部吴杰师、许琨刘子斌师合编为第四十二军吴杰任军长,开北平整训。

1929年1月,国民革命军各部缩编,第四十一军与第四军团指挥的高桂滋第四十七军合编为第45师,第三十四军和第四十二军合编为第44师。

  • 第44师,师长阮玄武 副师长吴杰(第42军部队缩编为1个团,吴杰带部队南逃,被堵回来,吴杰及1个团长、3个营长被军法会审枪决)
    • 第130旅 旅长王日新
    • 第131旅 旅长余亚农/团长徐衍昆继任
    • 第132旅 旅长萧之楚
  • 第45师,师长方振武,副师长鲍刚
    • 第133旅,旅长高桂滋,该师系47军缩编,不久脱离45师,改称独立第10旅;新编成的133旅由王占林升任旅长
    • 第134旅,旅长鲍刚,该师系91师缩编
      • 第267团,团长乔明礼
      • 第268团,团长
    • 第135旅,旅长王占林/王仲孚,该师系92师缩编
      • 第269团,团长王仲孚
      • 第270团,团长刘子彬
  • 骑兵团
  • 特务团
  • 教导团

1929年4月蒋桂战争爆发,45师师长方振武任讨逆军第六路总指挥,鲍刚升任第45师师长。1929年8月,余亚农由44师131旅旅长职调任45师134旅旅长。1929年9月,方振武因反对“编遣”,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蒋介石欲将鲍刚与第6师师长方策对调,鲍刚不服,在芜湖起兵反蒋,不久兵败,方策收编45师残部,接任师长。1930年,卫立煌继方策任师长,序列如下:
·第45师,师长卫立煌

  • 第133旅,旅长刘汉珍/李默庵,该旅系新成立部队
  • 第134旅,旅长刘戡,该旅系新成立部队
  • 第135旅,旅长李树森,该旅系收编原45师残部编成

1930年,45师隶属蒋系第二军团,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5月,45师改称第10师,135旅改称30旅,该部已演变为中央军嫡系部队。

孙殿英部组建的第二个第四十一军

1922年,孙殿英投入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任下级军官。1925年,镇嵩军憨玉昆国民二军作战,收编孙殿英部为第35师第5混成旅。憨玉昆兵败,孙殿英部被编入国民三军第2师叶荃部为第2旅,孙任旅长。国民三军开赴陕西,孙殿英率部脱离三军。1925年秋,孙殿英部进入山东,被收编为张宗昌直鲁联军第5旅。1926年春被改编为直鲁联军第25师,进攻京津的国民军

  • 直鲁联军第25师,师长孙殿英
  • 第1旅,旅长丁綍庭
  • 第2旅,旅长柴荣升
  • 第3旅,旅长谭温江

1926年孙殿英部在北京南口扩编为直鲁联军第14军:

  • 军长孙殿英,参谋长冯养田
  • 第1师,师长丁綍庭
  • 第2师,师长刘月亭
  • 第3师,师长柴荣升
  • 独立第1旅,旅长杨明卿
  • 独立第2旅,旅长杨克猷
  • 独立第3旅,旅长魏曜功
  • 炮兵团,团长颛孙子瑜
  • 骑兵团,团长张骏

1928年,孙殿英部在孙传芳指挥下与二次北伐的北伐军作战,战败投诚,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下辖四师、一旅、一炮兵团,隶属徐源泉第六军团。驻防蓟县,盗挖了清东陵。1928年11月,全国军队缩编,第12军缩编为独立第2旅。1929年3月,随张宗昌参加胶东混战。1928年冬,孙殿英部被蒋介石扩编为新编第18师,任师长,驻洛阳。

1930年中原大战前,投向阎锡山,被扩编为第4方面军第五路军,所辖各旅扩编为军,驻亳州:

  • 第五路军,总指挥孙殿英
  • 第14军,军长金浣东
  • 第17军,军长刘月亭
  • 第24军,军长岳相如

1930年5月至7月,孙殿英率部死守亳州,与蒋军激战七十余日,7月中旬孙连仲驰援解围。孙部退至朱仙镇,被蒋军击溃,率残部退往山西。


1931年1月16日,张学良整编驻晋各军,孙殿英部被改编为暂编第2师。1931年6月,东北军番号按照国民革命军排序,孙部改称为第40师,孙任师长,辖:

  • 第117旅,丁綍庭任旅长;
  • 第118旅,刘月亭任旅长;
  • 第119旅,邢预筹任旅长。

1931年11月第40师扩编成第41军,下辖第40师,孙殿英任军长兼师长。驻防在山西晋城

  • 第41军,军长孙殿英
    • 第40师,师长孙殿英兼
      • 第117旅,旅长丁綍庭
        • 第233团,团长李树森
        • 第234团,团长杨干卿
        • 第235团,团长赵文林
      • 第118旅,旅长刘月亭
        • 第236团,团长杨汝贤
        • 第237团,团长杨克猷
        • 第238团,团长夏维礼
      • 第119旅,成立后即撤销,部队分别编入117、118旅,119旅旅长邢预筹调为补充团团长。

1933年2月,日军进攻热河,孙殿英率第41军驰援赤峰。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第五十五军不战而逃,第41军一路战斗退往察哈尔,布防沽源、独石口、镇岭口一带,接防傅作义第五十九军。孙部收编了东北军汤玉麟部残部和东北义勇军李纯华等部,实力大增:

  • 第41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金尊华
    • 第117师,师长丁綍庭
      • 第1旅,旅长夏维礼
      • 第2旅,旅长杨干卿
      • 第3旅,旅长王遂庆
    • 第118师,师长刘月亭
      • 第1旅,旅长卫日恭
      • 第2旅,旅长张天功
      • 第3旅,旅长徐昊
    • 第119师,师长卢丰年
      • 第1旅,旅长彭振国
      • 第2旅,旅长窦连玺
      • 第3旅,旅长谢璞田
    • 第120师,师长杨辉峰
      • 第1旅,旅长杨辉峰
      • 第2旅,旅长康从良
      • 特务团,团长赵立成
    • 骑兵司令,于世铭
      • 骑兵第1师,师长刘玉才
      • 骑兵第2师,师长赵国增
      • 骑兵第3师,师长石文华
      • 骑兵第1旅,旅长李纯华
      • 骑兵第2旅,旅长吕存义
      • 骑兵第3旅,旅长高霞轩
      • 独立骑兵团,团长孙寿民
    • 补充第1旅,旅长颛孙子瑜
    • 炮兵团,团长刘广德
    • 工兵营
    • 辎重营
    • 无线电中队
    • 两个宪兵营

1933年6月由于41军驻扎康庄沙城新保安一带,夹在冯玉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何应钦的中央军之间,于是向西北开拔至包头。1933年6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孙殿英为甘宁青三省屯垦督办。1934年初41军向宁夏进军。遭到西北四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青马步芳)联军拒孙。1934年2月,41军番号被明令撤销,军长孙殿英免职。残部编为一师,由刘月亭任师长,受阎军卢丰年节制。后该师赴江西围剿红军,被遣散。

川军田颂尧部组成的第三个第41军

北洋政府的西北恳殖军田颂尧部,1926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田颂尧任军长,孙震任副军长。1935年4月在川北被红军击败,田颂尧被撤职查办,孙震继任军长。1935年10月改称第41军。

  • 第41军,军长孙震,参谋长袁昌畯
    • 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副师长杨杰,参谋长赵渭滨
      • 第1旅,旅长张熙民
        • 第1团,团长杨特生
        • 第2团,团长刘靖炎
      • 第2旅,旅长童澄
        • 第3团,团长王文振
        • 第4团,团长蹇国珍
      • 第3旅,旅长王志远。西北军张维玺余部,中原大战后入川依附川军
        • 第5团,团长张宣武
        • 第6团,团长魏书琴
    • 第123师,师长曾宪栋,副师长罗乃琼,参谋长吴畅
      • 第4旅,旅长马泽
        • 第7团,团长杨熙
        • 第8团,团长卿俊
      • 第5旅,旅长陈宗进
        • 第9团,团长宋培根
        • 第10团,团长陈杰
    • 第124师,师长孙震,副师长税梯青,参谋长陈亮熙
      • 第6旅,旅长吕康
        • 第11团,团长杨伟勋
        • 第12团,团长胡子严
      • 第7旅,旅长曾苏元
        • 第13团,团长吕澄波
        • 第14团,团长王麟
      • 第8旅,旅长李炜如
        • 第15团,团长程绍颐
        • 第16团,团长蒋永臣
    • 特务团,团长余大经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第41军留下第123师,主力隶属第22集团军出川,开赴山西娘子关前线:

  • 第41军,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衍,参谋长杨俊清
    • 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参谋长赵渭滨
      • 第364旅,旅长王志远
        • 第727团,团长张宣武
        • 第728团,团长魏书琴
      • 第366旅,旅长童澄
        • 第731团,团长王文振
        • 第732团,团长蹇国珍
    • 第123师,师长曾宪栋,参谋长吴畅
      • 第367旅,旅长马洋
        • 第733团,团长杨熙
        • 第734团,团长李易华
      • 第369旅,旅长陈宗进
        • 第737团,团长胡子严
        • 第738团,团长张宾
    • 第124师,师长孙震,副师长税梯青,参谋长邹绍孟
      • 第370旅,旅长吕康
        • 第739团,团长蔡钲
        • 第740团,团长王麟
      • 第372旅,旅长曾苏元
        • 第743团,团长刘公台
        • 第744团,团长熊顺义
    • 独立团团长 郑道东/张全中
    • 辎重团团长 任采臣
    • 工兵营营长 贾绍谊
    • 通信营营长 卢仁惠
    • 炮兵营营长 舒光任
    • 特务营营长 郎运祥/刘止戎
    • 干训斑少校 李成烈

1938年1月,第22集团军原辖的第47军留给第一战区,第22集团军率领第41军和第45军调第五战区,开赴临城、滕县一带守备。1938年2月第22集团军总司令官邓锡侯奉调回川改任川康绥靖主任,所遗职务由副总司令孙震代理。45军军长职务由125师师长陈鼎勋升任,125师师长职务由副师长王士俊升任。王铭章代理41军军长。滕县保卫战王铭章殉国后,122师师长由王志远继任,张宣武继任364旅旅长。1938年5月,孙震正式就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官,曾苏元继任124师师长。1938年冬,22集团奉到军委会的命令,要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各成立一个新编师(直辖三个步兵团)。四十一军即成立新编第五师,师长一职以在滕县战役中负过重伤的370旅旅长吕康升任。四十五军则成立新编第九师,师长以独立第十七旅旅长杨晒轩升任。

1939年,123师出川,编入第41军。

41军奉命参加随枣会战。1941年夏,41军取消旅级建制,师直辖三团。

41军随即参加冬季攻势作战。此时序列如下:

  • 第41军,军长孙震,副军长曾宪栋、杨俊清
    • 第122师,师长王志远
      • 第364团,团长吴宗敏
      • 第365团,团长张则荪
      • 第366团,团长陈择善
    • 第123师,师长陈宗进
      • 第367团,团长周毅强
      • 第368团,团长黄伯亮
      • 第369团,团长朱紫云
    • 第124师,师长曾苏元
      • 第370团,团长蔡钲
      • 第371团,团长严翊
      • 第372团,团长熊顺义

1940年夏,邓锡侯系统的第45军126师与新九师合编为第九十五军,以一二六师师长黄隐升任军长;四十五军由原来的一二五、一二七两个师编成,仍由陈鼎勋任军长。

1940年6月,41军参加枣宜会战。1941年5月,41军参加枣阳会战。9月,军部率124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策应作战。1943年4月,41军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1945年3月,41军参加豫西鄂北会战,日军突破了襄河,一部窜入谷城,41军血战月余,屡次击退日军,收复谷城,将襄河西岸之敌驱逐。

1945年6月,123师返川接收新兵,不久裁撤,一个团并入第104师;原第47军第104师改隶41军。

1946年4月,41军改编为整编第41师,隶属第5绥靖区,驻于河南考城,序列如下:

  • 整编第41师,师长曾苏元/陈宗进,
  • 第104旅,旅长杨显明,副旅长李克源
  • 第122旅,旅长张宣武,参谋长谭殿毅
  • 第124旅,旅长刘公台,参谋长覃毅玉

参加了围攻中原军区右路突围部队的作战。1946年11月,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集结其主力,命刘汝明集团(五个旅)在东明、菏泽及其以南守备;孙震集团(五个旅)在滑县、封丘、长垣地区守备;而鄄城、郓城之敌王敬之集团,准备经濮城向大名进攻;豫北王仲廉部,以其主力第85师进至安阳,积极准备会同王敬之集团经临漳、大名直趋邢台,与第11战区孙连仲部会师后,再取邯郸,并于11月内打通平汉路中段。孙震集团的兵力部署是:

  • 124旅在浚县、滑县、白道口地区;
  • 104旅在滑县以南的上官村、白马庙、留固集地区;
  • 125旅在滑县东南的邵耳寨、黄庄、老岸镇地区;
  • 122旅在封丘、牛市屯地区;
  • 127旅在长垣、丁栾集地区。
  • 在125旅东面的朱楼、小渠,还驻有相当于一个旅兵力的河北保安12纵队何冠三部。

1946年11月12日,刘邓下达滑县战役命令:“我军决抑留与阻击王敬久与刘汝明集团,而集中力量进击孙震集团,先摧毁(滑县)邵耳寨、上官村地域之旅部,吸引其旅来援,或压迫其旅逃走,以便消灭其一二个旅,然后向西或向南、东南扩大战果。”滑县战役历时四天五夜,将孙震之整编第41师第104旅和整编第47师第125旅大部及河北保安第12总队全部共约1.2万人歼灭,其中俘敌8800余人,毙伤3000余人,缴获山炮5门,战防炮4门,迫击炮30余门,轻、重机枪300余挺,步枪5000余枝,汽车5辆及其它军用品甚多。104旅旅长杨显明,副旅长李克源和总队长何冠三被俘。

1947年底驻守郑州地区。第104旅在1948年4月洛阳战役中被歼2团,重建后的第104旅,骆道源任旅长,改隶第15绥靖区,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被歼。1948年底,恢复41军番号,隶属第16兵团,序列如下:

  • 第41军,军长胡临聪,副军长陈远湘、杨熙宇,参谋长刘伯余
    • 第122师,师长张宣武,副师长熊顺义,参谋长魏煜锟
      • 第364团,团长杜庸
      • 第365团,团长黄伯亮
      • 第366团,团长刘景泰
    • 第124师,师长严翊,副师长蔡钲,参谋长周竞荣
      • 第370团,团长高先哲
      • 第371团,团长王哲贤
      • 第372团,团长李卓夫

1948年10月,41军由郑州东调。11月投入淮海战场,战至月底,已伤亡过半。1948年12月,16兵团单独突围,于河南永城被歼,军长胡临聪被俘。之后又在包围圈中以16兵团残部编成新的122师,以熊顺义为师长,隶属72军,1949年1月被全歼。

1949年2月,在万县重建第41军,隶属第10编练司令部(不久改称第16兵团),初辖122、124师,军长孙元良。6月,又增辖301师,。在西南战役中,41军被歼一部,余部退往川西,47军原辖之302师亦拨归41军指挥。1949年12月,被歼大部,余部逃往川西地区后,在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董宋珩、第16兵团副司令长官曾苏元的率领下,于四川什邡县通电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改编。序列如下:

  • 第41军,军长张宣武,参谋长王大中
    • 第122师,师长熊顺义,副师长黄伯亮,参谋长罗杰
    • 第124师,师长蔡钲,副师长李卓夫,参谋长李良策
    • 第301师,师长张则荪,副师长何海峰,参谋长沈人宁,该师系1949年2月在宜昌新建部队
    • 第302师,师长张子完,副师长何少桓,该师系1949年2月在宜昌新建部队。

第41軍主官人事與部隊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