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英語譯名:),簡稱嘉義農專嘉農NCIA,是過去位於臺灣嘉義市的一所專科學校。為今日國立嘉義大學的前身,1919年於嘉義市山仔頂,今國立嘉義高商現址創校,初名「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1938年遷至今西區的民生校區,1985年遷至今東區的蘭潭校區,1997年改制為國立嘉義技術學院,並於2000年2月1日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合併成國立嘉義大學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
嘉義市東區鹿寮里紅毛埤號(蘭潭校區)
嘉義市西區民生南路號(民生校區)
其它名称簡稱:嘉農、嘉義農專、NCIA
英語:
日语:
原名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类型國立專科學校
创办日期1919年
学区 中華民國臺灣
結束2000年
後身校國立嘉義技術學院
國立嘉義大學
学校网址

學校象徵

校徽

日治時期

嘉義農林學校校歌[1]
作詞:岡野貞一 / 作曲:高野辰之
一、
新高山の西 沃野千里
要路四通の 直中占めて
嘉義よ歷史に 輝く處
嘉農が瑞穗の 旗立て立つ地
二、
八掌溪の北 天惠充てり
小田に黃金は 再び稔り
野にも山にも 幸堆高し
これ吾が嘉農を 迎えて待つ地
三、
浮べる雲の富 省り見ずて
汗に生くるが 我等の願い
一木植うるも 一粒撒くも
誠の吹息を こむるが誓い
四、
見よ 五年の業 學び終へて
胸に燃えたつ 理想を秘め
鋤と鐮とを 寶庫の鍵と
微笑み 地に立つ 我等の姿

戰後時期

嘉農校歌[1]
作詞:劉明山 / 作曲:張效良
我有嘉禾 嘉義斯傳
民生在勤 耕在其田
樹穀一年 樹木十年
樹人百年 惟穀與人
皆農是依 以農立國
富強之基 以學興農
民有導師 嘉農嘉農
實利賴之

校史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校舍
1931臺灣嘉義農林棒球隊贏得甲子園高校野球大會準優勝(亞軍)
嘉義市區慶祝嘉農隊贏得甲子園高校野球大會臺灣代表權
  • 1919年,臺灣總督府成立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
  • 1921年,隨著行政區劃為臺南州嘉義市(又稱嘉義街,今嘉義市)而改為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 1928年4月,成立嘉義農林棒球隊(KANO)。
  • 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在日本籍近藤兵太郎教練的帶領下,至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甲子園球場參加日本第17回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勇奪亞軍,為學校贏得「天下嘉農」的美稱。
  • 1938年7月,遷校至民生南路民生校區(現稱新民校區)。
  •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10月25日改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 1951年7月,改為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 1954年8月1日,被選為示範農校,易名為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蘭潭分部。
  • 1965年7月1日,改制升格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設有農藝、園藝、森林、農產加工、畜牧獸醫、農業工程等六科,招收國中畢業生,在校修業5年。
  • 1981年7月1日,改隸中央,易校名為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 1985年1月,遷校至蘭潭校區現址。
  • 1997年7月1日,改制升格為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設有農藝技術系、園藝技術系、森林系、木材科學系、畜產技術系、獸醫學系、食品科學技術系、農業機械工程技術系、農業土木工程技術系、農業經營技術系、植物保護技術系、水產養殖技術系、農業經濟科、農場管理科(二年制公費生)等十四個系科,招收大學部及專科部學生。
  • 2000年2月1日,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合併成國立嘉義大學

教學單位

嘉義農林時期

  • 1919年,分設農、林兩科。
  • 1943年,僅設農科。

嘉義農校時期

  • 1947年8月,增設森林科。
  • 1948年8月,增設園藝科、農產製造科。
  • 1952年8月,增設畜牧獸醫科。
  • 1962年7月,增設農業土木科。

專科時期

  • 農藝科
  • 園藝科
  • 森林科(1969年7月,森林科分設森林經營及森林利用兩組。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
  • 農產加工科(1975年8月,易名為食品加工科。1989年8月,易名為食品工業科。)
  • 畜牧獸醫科(1967年7月,畜牧獸醫科分設畜牧、獸醫兩組。1975年8月,畜牧組與獸醫組獨立設科。1993年8月,畜牧科改為畜產科。)
  • 農業工程科(1970年7月,農業工程科分設農業機械及農田水利兩組。1980年8月,農業工程科分為農業機械工程科與農田水利工程科。1989年8月,農田水利工程科易名為農業土木工程科。)
  • 農業經營科(1982年3月,奉准增設。)
  • 植物保護科(1987年8月1日,增設。)
  • 水產養殖科(1989年8月1日,增設。)
  • 農業經濟科(1973年8月1日,增設。)
  • 農場管理科(1984年3月30日,奉准增設,比照師專公費生。)

歷任校長[2]

校名 任別 姓名 任期 備註
日治時期
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
(1919年-1921年)
籌備 藤黑總左衛門 1919年4月 -- 1919年5月 籌備主任
第一任 柳川鑑藏 1919年5月 -- 1921年4 月 創校首任。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1921年-1945年)
1921年4月 -- 1926年4月
第二任 樋口孝 1926年4月 -- 1931年3月
代理 中林直俊 1931年3月 -- 1931年4月
第三任 島內庸明 1931年4月 -- 1937年4月
第四任 田村朋一 1937年4月 -- 1940年4月
第五任 鹿討豐雄 1940年4月 -- 1943年4月
第六任 西崎茂 1943年4月 -- 1944年2月
第七任 服部正夷 1944年2月 -- 1945年10月 戰後,離校。
戰後時期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1945年-1951年)
第一任 劉傳來 1945年11月 -- 1946年11月 戰後,首任。
代理 蔡鵬飛 1946年12月 -- 1947年4月
第二任 廖季清 1947年5月 -- 1951年7月
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1年-1965年)
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7年-1958年)
1951年7月 -- 1952年9月
代理 周簡文 1952年9月 -- 1954年1月
第三任 張愷 1954年2月 -- 1965年3月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1965年-1981年)
1965年3月 -- 1967年8月
第四任 鄧善章 1967年8月 -- 1972年2月
第五任 余傳韜 1972年2月 -- 1979年5月
第六任 余玉賢 1979年8月 -- 1981年7月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1981年-1997年)
1981年7月 -- 1981年12月
第七任 林中茂 1981年12月 -- 1990年7月
第八任 胡懋麟 1990年8月 -- 1997年7月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
(1997年-2000年)
1997年7月 -- 1999年11月
代理 邱義源 1999年11月 -- 2000年1月 (教務長代理校長)

天下嘉農

(左起)濱田次箕吳明捷陳耕元拓弘山蘇正生藍德和劉蒼麟小里初雄福島又男羅保農川原信男崎山敏雄里正一
(左)福島又男 (中)蘇正生 (右)羅保農
左為游擊手陳耕元(臺灣原住民),中為投手吳明捷,右為補手藍德和(原住民)

1928年嘉義農林學校成立棒球隊,初期並無科班出身的教練,成績無過人之處。直到曾任甲子園名校「松山商」棒球部總教練的近藤兵太郎前來擔任教練,才開始展露頭角。

1931年,首次到台北參賽的嘉農棒球隊便奪得全台高校棒球冠軍,取得赴日本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的代表權,打破過去十二年由北部地區球隊壟斷,所謂「冠軍錦旗不過濁水溪」的傳統。

嘉農在第17回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的首回戰輪空;8月15日的二回戰中,原本不被看好的嘉農以三比零擊敗神奈川商工;18日的八強戰又以十九比七大勝來自北海道札幌商業,震驚全日本。20日的準決賽裡,嘉農再以十比二大勝來自北九州福岡県立小倉工業高等学校,成為台灣第一支打進入決賽的球隊。

8月21日的決賽裡,連投四場球的嘉農投手吳明捷雖然強忍著疲憊的身體出戰,磨破皮的手指卻早已經不聽使喚,最後球隊以零比四敗給了來自愛知縣的「中京商業」而屈居亞軍,但已博得「天下嘉農」的美譽,也開啟了「嘉農棒球隊」光輝的歲月。

其後,嘉農棒球隊又於1933年、1935年、1936年三度進軍夏季甲子園大會;另外也於1935年進軍春季甲子園大會[3]

在這段期間,除吳明捷之外,嘉農還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棒球好手,包括陳耕元蘇正生吳昌征羅保農藍明德等人。其中曾於1933年代表嘉農參加夏季甲子園大會的吳昌征,在1937年畢業後加入日本職棒巨人隊,後來又打過阪神隊每日隊。在日本職棒20年生涯中,吳昌征拿過打擊王、盜壘王、MVP,還投過無安打比賽,享有「人間機關車」的外號,去世後於1995年獲選進入野球殿堂[4]

其傳奇故事獲得台灣電影工作者魏德聖的青睞,由馬志翔執導以其為背景的電影《KANO》於2012年開拍,而在2014年2月27日上映。[5]

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1. KANO精神  嘉大傳承
  2. (PDF). [2016-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3. 曾文誠、盂峻瑋,《台灣棒球王》,我識出版社,2004年6月,第43-45頁
  4. 曾文誠、盂峻瑋,《台灣棒球王》,我識出版社,2004年6月,第56頁
  5. KANO棒球魂 魏德聖:不能忘的精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廣播電台,2014年2月24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