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罗珊

呼羅珊中古波斯語波斯語發音:[xoɾɒːˈsɒːn]  ( 發音))是中亚西亞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大概包括今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全部、乌兹别克斯坦东半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小部分各一部分地区。历史上领土范围变化很大,曾经受到过波斯古希腊帕提亚月氏白匈奴阿拉伯粟特塔吉克突厥花拉子模蒙古阿富汗等的统治。《回回館譯語》中称虎剌桑[1][2]

大呼罗珊與河中地区以及花剌子模地区
一幅1886年的地圖,顯示10世紀時吉巴爾省以東的呼羅珊地區
公元750年哈里發國地區的名稱

呼羅珊有時也被稱為大呼羅珊(Greater Khorasan),是個歷史悠久的地區,構成了古代大伊朗的東北行省。呼羅珊的名稱含意為“太陽之地”或“東部行省”。[3][4]

呼羅珊包括現代伊朗領土的東北部,阿富汗部分地區和中亞大部分地區。這個省通常分為四個區塊。內沙布爾(位於今伊朗)、梅爾夫(位於今土庫曼斯坦)、赫拉特巴爾赫(後兩城市在今阿富汗),這四座城市分別是最西,最北,最南和最東的四個區塊個別的中心。[5]:645 向北,呼羅珊一直延伸到阿姆河,據一些描述,還包括河中地區(現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撒馬爾罕)。[5]

沿著北部,它向西延伸到裏海海岸。[6] 早期的伊斯蘭用法,經常把所謂的吉巴爾或後來稱為伊拉克阿賈米以東的任何地方,包括在浩瀚的廣闊而鬆散的地區中,甚至可能延伸至印度河谷和信德,稱為呼羅珊。[7] 兩者之間的邊界是戈爾甘赫卡通皮洛斯城市周圍的區域。特別是,加茲納維德王朝塞爾柱王朝帖木兒王朝將其帝國劃分為“伊拉克”和“呼羅珊”地區。據信呼羅珊在西南部被沙漠和塔巴斯鎮定界,塔巴斯鎮被稱為“呼羅珊之門”,[8]:562,從那裡向東延伸到阿富汗中部的興都庫什山脈[6] 從公元10世紀開始的資料將興都庫什山脈南部的地區稱為呼羅珊邊區(Khorasan Marches),形成了呼羅珊和印度斯坦之間的邊境地區。[9][10]

今天,大呼羅珊這個名字有時被用來將更大的歷史地區,與現代的伊朗呼羅珊省(公元1,906年–2,004年)有所區隔,後者大致只涵蓋了歷史悠久的大呼羅珊的西半部。[11]

地理

該地區最初由薩珊人於公元第6世紀建立,是王朝的四個行政(軍事)區之一,[12]在這個區域近1,500年的歷史中,地區的範圍變化很大。最初,薩珊王朝的呼羅珊地區涵蓋了該帝國的東北方,透過軍事行動的佔領區,最高峰的時候,包括內沙布爾赫拉特梅爾夫法里亞布塔盧坎(約為現代土庫曼納巴德)、巴爾赫布哈拉巴德吉斯阿比沃德加爾斯坦圖斯薩拉赫斯戈爾甘[7]

倭馬亞王朝崛起後,這個呼羅珊稱號被繼續採用,並一直延伸到東部的由軍事行動奪來的區域,從內沙布爾與梅爾夫的軍事基地開始,逐漸向東擴展到巴克特里亞(和粟特。在哈里發統治下,呼羅珊是三個政治區之一(另外兩個是伊拉克阿拉伯(Eraq-e Arab)和伊拉克阿賈米,也稱吉巴爾)。在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統治時期,呼羅珊分為四個主要部分或地區(rub),每個部分都有一個主要城市:內沙布爾、梅爾夫、赫拉特以及巴爾赫。[13]

到第10世紀,波斯地理學家伊本·胡爾達茲比赫,還有世界境域志提到呼羅珊地區大致涵蓋了以前阿巴沙爾、巴克特里亞和粟特的地區。他們還進一步提起興都庫什山脈的南部,即錫斯坦古爾阿拉霍西亞扎布勒斯坦喀布爾等地區,組成了呼羅珊邊區,這是呼羅珊和印度斯坦之間的邊境地區[14][9]。當時還持續處於伊斯蘭化進程中。

到中世紀晚期,這種稱呼已失去其管理上的意義,在西部,僅有位於現代伊朗境內的突厥-波斯王朝中鬆散地稱呼他們在卡維爾鹽漠東部和東北部的所有領土。因此,隨著帝國規模的變化,它也不斷變化。在東部,呼羅珊同樣成為與中亞各大城市中心相關的名稱。在《巴布爾回憶錄》中提到:

印度斯坦人(Hindustān)除了稱呼自己所屬的呼羅珊以外的每個國家,其方式與阿拉伯人的稱呼阿拉伯以外的國家方式相同。在印度斯坦和呼羅珊之間的路上,有兩個大型集市:一個是喀布爾,另一個則是坎大哈。來自費爾干納突厥斯坦撒馬爾罕 、巴爾赫、布哈拉、 希薩爾巴達赫尚的商隊全部集向喀布爾,而那些來自呼羅珊的商隊則集向坎大哈。這些城市位於印度斯坦和呼羅珊之間。[10]

在近代,呼羅珊這個名稱一直是懷舊和民族主義的根源,尤其是在中亞的塔吉克人當中。許多塔吉克人將呼羅珊視為其民族神話的組成成分,在共同討論和學術界裡面,都存留了對這個名稱的興趣,包括其含義和文化意義,但在此區域並無政治用途。據阿富汗的歷史學家古蘭姆·穆罕默德·果巴稱,阿富汗目前使用波斯語的地區構成了呼羅珊的主要部分。[15]

因為呼羅珊的四個主要城市中的兩個(赫拉特和巴爾赫),現在位於阿富汗。古蘭姆·穆罕默德·果巴在他的書中使用“恰當的呼羅珊”和“不恰當的呼羅珊”來區分嚴格意義上的呼羅珊稱呼和廣義上的稱呼。他說,恰當的呼羅珊地區位於東部的巴爾赫,北部的梅爾夫,南部的錫斯坦,西部的內沙布爾,和被稱為呼羅珊明珠的赫拉特之間。不恰當的呼羅珊邊界擴展至東部的哈扎拉雅特和喀布爾,南部的俾路支斯坦,北部的河中地區花剌子模,以及西部的達姆甘和戈爾甘。[15]

歷史

在公元前330年該地區淪入亞歷山大大帝之手前,它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則由米底王國佔領。在埃拉托斯特尼地理學把這塊土地稱為呼羅珊之前,希臘人稱呼這土地為亞利安那,它是構成了大伊朗,或以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為主導宗教的土地。呼羅珊的東南部土地在公元1世紀被貴霜帝國奪取。

貴霜帝國統治者在現代的阿富汗博葛蘭建都,據信在那兒建造了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後來在阿富汗發現了許多佛塔和埋沒的城市。[16][17] 但是,呼羅珊地區仍然主要居民是瑣羅亞斯德教徒,但也有摩尼教徒、太陽神崇拜者、基督教徒、異教徒、薩滿教徒、佛教徒、猶太教徒、印度教徒等。薩珊王朝的三大火廟之一“ Azar-burzin Mehr” 位於伊朗呼羅珊省薩卜澤瓦爾附近。當貴霜人和薩珊人合併形成貴霜-薩珊王朝文明後,該地區的疆界開始變化。

薩珊王朝時代

薩珊王朝時代,很可能是在霍斯勞一世統治期間,波斯帝國領土被劃分為四個區域(中古波斯語稱為 kust),西部稱為呼斡瓦蘭(Khwrvarān),北部稱為阿帕克斯塔爾(apāxtar),南部稱為尼姆魯茲(nīmrūz),東部稱為呼羅珊(Khurasan)。由於薩珊王朝的領土在受到伊斯蘭征服之前或多或少保持穩定,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薩珊王朝時的呼羅珊在南方是錫斯坦和克爾曼,西方是現代伊朗的中部沙漠,而東方則是中國和印度。[14] 在薩珊王朝時代,呼羅珊被進一步劃分為四個較小的區域,每個區域都由一個馬茲班(邊境地區行政兼軍事首長)統治。這四個地區分別是:內沙布爾、梅爾夫、赫拉特以及巴爾赫。

在呼羅珊的東部有與嚈噠人衝突的情況,嚈噠成為該地區的新統治者,但邊界尚保持穩定。呼羅珊位在薩珊王朝領土的東部,遠離阿拉伯半島,呼羅珊地區是波斯最後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區。薩珊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伊嗣俟三世在阿拉伯人入侵帝國西部後,將朝廷遷往呼羅珊,但在梅爾夫(唐朝文獻稱木鹿城)被暗殺,呼羅珊在公元647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隨同波斯的其他省,它成為倭馬亞王朝的一個省。

阿拉伯征服

反對阿拉伯人征服者的第一批運動是由阿布·穆斯林在公元747年至750年之間所率領,他協助阿拔斯王朝崛起,但是被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發曼蘇爾所殺。塔希爾·伊本·侯賽因在公元821年在呼羅珊建立了第一個脫離阿拉伯人統治的獨立王國,但這似乎更多是出於政治和領土利益的考量。塔希爾·伊本·侯賽因協助哈里發制服波斯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運動,例如馬茲亞爾塔巴里斯坦的民族主義運動。

統治呼羅珊的其他主要獨立王朝有扎蘭季薩法爾王朝(公元861年–1003年)、布哈拉薩曼王朝(公元875年–999年)、加茲尼加茲納維德王朝(公元963年–1,167年)、塞爾柱王朝(公元1037年–1194年)、花剌子模王朝(公元1077年–1231年)、古爾王朝(公元1149年–1212年)和帖木兒帝國(公元1370年–1506年)。這些王朝中有一些不是由波斯民族所建立。突厥人建立的加茲納維德王朝,和突厥-蒙古人帖木兒帝國,這兩個時期被認為是呼羅珊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在這些時期中,發生了巨大的文化覺醒。許多著名的詩人,科學家和學者都居住在這一地區。波斯文學中許多有價值的作品在此時問世。

在16世紀初至18世紀初,薩非王朝烏茲別克族之間進行角逐呼羅珊部分的領土。[18] 在1722年,來自坎大哈普什圖吉爾吉人佔領呼羅珊部分地區,並成為漢達基王朝的一員。[19][20] 納迪爾沙於公元1,729年重佔呼羅珊,並選擇馬什哈德作為波斯的首都。 公元1747年他被暗殺,呼羅珊(包括赫拉特)的東部被杜蘭尼帝國吞併。

馬什哈德地區一直由納迪爾沙的孫子沙魯克·阿夫沙爾所控制,直到公元1,796年被卡扎爾王朝佔領。公元1,856年,卡扎爾王朝統治下的伊朗人短暫地重新奪回赫拉特。根據公元1,857年伊朗與大英帝國之間簽署的《1857年巴黎條約》,結束英國-波斯戰爭,伊朗軍隊從赫拉特撤退。[21] 後來,在公元1,881年,伊朗根據《阿克哈爾條約》(又稱《阿克哈爾-呼羅珊條約》),放棄對呼羅珊北部部分地區(主要包括梅爾夫)的主權給俄羅斯帝國[22]

文化重要性

統治印度次大陸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巴布爾把他狡詐的親戚放逐到呼羅珊

大伊朗各地區中,呼羅珊具有文化上重大的意義。新的波斯文學語言(新波斯語,取代中古波斯語)在呼羅珊和河中地區中發展,並逐漸取代了安息語

新波斯語文學在呼羅珊和河中地區興起而且蓬勃發展 [23],那裡的早期伊朗王朝如塔希爾王朝薩曼尼德帝國薩法爾王朝加茲納維德王朝(突厥-波斯人建立的王朝)也在呼羅珊建立。波斯人早期詩人如魯達基沙希德·巴克希阿布·阿巴斯·馬瓦茲、阿布·哈法斯·蘇格迪(Abu Hafas Sughdi)等人都來自呼羅珊。此外,菲爾多西(史詩列王紀的作者)和詩人魯米也來自呼羅珊。

直到第13世紀毀滅性的蒙古族入侵之前,呼羅珊仍然是波斯的文化之都。[24] 它產生了諸如伊本·西那法拉比比魯尼歐瑪爾·海亞姆花拉子米阿布·馬沙爾(在西方或稱其為阿布薩爾)、法甘哈尼阿布·瓦法納西爾丁·圖西以及沙拉夫丁·圖西等,以及其他許多人,在數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地理學和地質學等各個領域都提供傑出的貢獻。

在呼羅珊的工匠,沿古老的貿易路線,在傳播技術和商品上做出貢獻,這些都可追溯到這種古老文化,包括藝術品,紡織品和動物形態的金屬製品。亞洲著名的“”的裝飾型前身可能是在古代呼羅珊發明的。

伊斯蘭教義學伊斯蘭教法學伊斯蘭哲學以及聖訓中,許多最偉大的伊斯蘭學者來自呼羅珊,如穆罕默德·伊本·伊斯梅爾·布哈里穆斯林·伊本·哈加吉阿布·達伍德提米德悉納塞安薩里朱偉尼阿布·曼蘇爾·馬圖利迪法庫魯定·拉只等。什葉派學者謝赫·圖西和著名的穆爾太齊賴派學者扎馬克薩利也住在呼羅珊。

圖集

相關條目

  • 呼羅珊大道

注释

  1.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76762.cn#page/n6/mode/2up
  2. . [2015-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3. Sykes, M. (1914). KHORASAN: THE EASTERN PROVINCE OF PERSIA.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62(3196), 279-286.
  4. a compound of khwar (meaning "sun") and āsān (from āyān, literally meaning "to come" or "coming" or "about to come"). Thus the name Khorasan (or Khorāyān ) means "sunrise", viz. "Orient, East". Humbach, Helmut, and Djelani Davari, "Nāmé Xorāsān" 存檔,存档日期2011-01-02.,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 Persian translation by Djelani Davari, published in Iranian Languages Studies Website. MacKenzie, D. (1971). A concise Pahlavi dictionary (p. 95).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Persian word Khāvar-zamīn (波斯語), meaning "the eastern land", has also been used as an equivalent term. DehKhoda, "Lughat Nameh DehKhoda" 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8.
  5. Minorsky, V. (1938).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Persian Ar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9(3), 621-652.
  6.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3). historical region and realm comprising a vast territory now lying in northeastern Iran, southern Turkmenistan, and northern Afghanistan. The historical region extended, along the north, from the Amu Darya (Oxus River) westward to the Caspian Sea and, along the south, from the fringes of the central Iranian deserts eastward to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Afghanistan. Arab geographers even spoke of its extending to the boundaries of India.
  7. Bosworth, C.E. New. Leiden [u.a.]: Brill [u.a.] 1986: 55–59. ISBN 90-04-07819-3.
  8. Sykes, P. (1906). A Fifth Journey in Persia (Continued).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8(6), 560-587.
  9. Minorsky, V. . London: Oxford UP. 1937.
  10. Zahir ud-Din Mohammad Babur. . Memoirs of Babur. 由John Leyden; William Erskine翻译 . Packard Humanities Institute. 1921 [201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11. Dabeersiaghi, Commentary on Safarnâma-e Nâsir Khusraw, 6th Ed. Tehran, Zavvâr: 1375 (Solar Hijri Calendar) 235–236
  12. Rezakhani, K. .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 1 4744 0029 9.
  13. DehKhoda, "Lughat Nameh DehKhoda" 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8.
  14. Authors, Multiple. . CGIE. [9 March 2017].
  15. Ghubar, Mir Ghulam Mohammad (1937). Khorasan, Kabul Printing House. Kabul, Afghanistan.
  16. . Maqsood Azizi. Pajhwok Afghan News. August 18, 2010 [201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7. . Press TV. August 17, 2010 [201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0).
  18. Rippin, Andrew. . Routledge. 2013: 95. ISBN 978-1-136-80343-7.
  19. . Louis Dupree, Nancy Hatch Dupree and othe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20. Axworthy, Michael. . London: I.B. Tauris. 2006: 50 [2010-09-27]. ISBN 1-85043-706-8.
  21. Avery, Peter; Hambly, Gavin; Melville, Charles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October 1991: 183, 394–395. ISBN 978-0-521-20095-0.
  22. Sicker, Martin. . Praeger. 1988: 14. ISBN 978-0-275-93131-5.
  23. electricpulp.com. . www.iranicaonline.org. [13 June 2018].
  24. Lorentz, J.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ran. 1995 ISBN 0-8108-2994-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