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

岛链英語:)是由美国前国务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在1951年冷戰時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東岸,对蘇聯、中國等共產主义国家形成威慑之势。

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地理边界线

第一岛链

地理位置

第一島鏈是指北起阿留申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鏈形島嶼帶[1]位於朝鮮半島南方的大韓民國有的時候也會被視為第一島鏈的一部份。

戰略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將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曾將位於第一島鏈中點的台灣譽為「不沉的航空母艦」[2],同時毛澤東發動了針對台灣的一連串作戰但鎩羽而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初期試圖突破美軍在第一島鏈上的包圍網,但由于美国第七艦隊和台湾方面所占据的军事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船长达三十年无法在大陆南北港口间通行。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以绕行太平洋的方式,打通南北航线。1979年,才在台湾海峡复航

冷戰期間,美國的艾森豪總統於朝鲜战争後,與台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現已中止)正式將台灣納入第一島鏈中,美國為阻止共產黨勢力擴張,而在亞洲東部島嶼協助建立反共的政權,同時提供軍力以及其他各種形式上的援助,包含美軍的直接進駐。

台灣與菲律賓的國防在第一島鏈上最為脆弱(台灣没有正式的国际地位,菲律宾军事力量较弱),加上一連串的政治經濟外交因素,近20年來國防疲弱不振,加上其他東南亞地區經濟依賴中國越來越深,使得中國方面得以找到突破口滲透,引來美國、日韓澳等國顧忌,因此中美兩國在第一島鏈上仍維持著「恐怖平衡」的狀態。

台灣

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台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台灣島就能有效地遏止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與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

日本

1874年,日本於出征台灣之前,聘用李仙得為外交顧問,參與制定征服台灣的計劃,他向日本政府進言:「除非將北自『樺太島』、南至『台灣』的一連串列島加以佔有,把『中國大陸』以半月形勢包圍,再以『朝鮮』與『滿州』兼持立足點,否則不足以保障帝國之安全、制御東亞」。這個說法被可說是島鏈策略的前身。

日本內閣批准的防衛白皮書強調「中國海軍威脅」。在日本有關中國海軍活動頻繁的報導中,不少都提到了太平洋「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中國海軍的動向也往往與突破島鏈聯繫起來。

香港亞洲周刊》2009年7月發表文章稱,日本通過在與那國島駐軍的方式將軍力向中國推進500公里,不但強化了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完善了對中國軍事圍堵的第一島鏈,而且也為在與中國可能的衝突中「先發制人」做好了準備。[3]

對於日本警惕中國突破「第一島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2009年7月1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日本對中國走向海洋確有不適感,因為日本是傳統島國,狹隘的島民心態在這種不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4]

日本問題專家高洪認為,所謂島鏈是美日同盟體制下圍堵中國的一種戰略謀劃,第一島鏈就是希望阻止中國走向深水。這是一種傳統安全下的考慮,在和平時期中國可以按照國際慣例、海洋法公約中的相關規定“無害通過”。[4]但是在戰時中國是否可以突破第一島鏈,尚待證實。[1]

第二岛链

是指北起伊豆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關島雅浦島帛琉群岛哈馬黑拉島[1]

第三岛链

是指北起阿拉斯加,经夏威夷群岛延伸经某些美属太平洋岛屿直至美国重要盟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

太平洋锁链

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其次為俄羅斯朝鲜,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四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新加坡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5]

參考資料

  1. Zhiguo Kong. . Springer. 2016-10-25: 53. ISBN 978-981-10-1786-5.
  2. . 《外交家》雜誌. 2011-03-08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英文)
  3. 毛峰. . 《亞洲周刊》. Vol. 第23卷 no. 28期. 2009年7月19日 [2017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6日). 文章摘要如下:日本防衛省表示,日本將向處於最西端的與那國島派駐一支陸軍部隊,以加強對被喻為日本西南邊防“重鎮”及其釣魚島等西南島嶼的保衛。這項派兵 屯守計劃,作為“國家西南防禦部署的重要一環”,將被列入未來五年的“新防衛計劃大綱”。據日本軍方消息人士透露,首批派駐部隊隸屬於駐守在沖繩那霸的陸 上自衛隊第一混合旅團,規模不是很大,官兵人數大概有50人左右。作為一支離島特殊連隊主要分為雷達偵察和音聲監聽兩個班,其主要職責是加強對尖閣諸島及 其附近海域的監視與情報收集。而選擇駐軍與那國島,除了它與釣魚島近,只有約170公里外,還有島內具有跑道長2000米的機場,遇到“釣魚島有事”等緊 急情況,可以迅速空運支持軍力和隨時起降被稱為“潛艇殺手”的新銳P3C反潛攻擊機。另外,與那國島正在擴建的港口將來也能停靠軍艦等,而鄰近的先島群島 業已完成了補給基地建設。因此,與那國島事實上將成為日本進一步控制釣魚島,應對西南島嶼有事的第一前哨陣地,也意味著日本在軍事戰略南移中,進一步強化了從九州島島南線至琉球群島西南線的第一島鏈的駐軍布防。
  4. . 中評社. 2009年7月20日 [2017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6日). 孟祥青教授認為,「日本民眾認為日本歷史上是海洋國家,而中國是大陸國家,這種觀點本身就是錯誤,因為中國是陸海兼備的國家——地面上,中國背陸面海;歷史上,鄭和下西洋,以及2500年前中國漁民遠赴南海都證明中國是陸海兼備國家。只是由於封建政權閉關鎖國,以及帝國主義長期封鎖,所以才造成中國貌似「陸地國家」。中國走向海洋,恢復陸海兼備國家其實是歷史必然。」
  5. 拉長島鏈 美拉攏印度圍堵中國《蘋果日報》2012年04月20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