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逸

崔逸-?),原名景隽魏孝文帝元宏赐名,改字景隽[1]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武邑郡太守、平东将军、定州刺史、饶阳恭侯崔辩的长子,北魏官员。

生平

崔逸耿直严正有高尚的风操,喜好古代的事物涉猎广泛,以通晓经学、品德端正而被征召为中书博士,历任侍御史主文中散。崔逸受到魏孝文帝的命令接待齐武帝萧赜的使者萧琛范云,魏孝文帝给他赐名为。崔逸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酌商定朝廷的礼仪,非常受魏孝文帝的赏识。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经过比干墓,亲自为比干撰写吊文,崔逸也作为82名随祭官之一跟随参与了这次巡视,当时的题名为“员外散骑侍郎、臣博陵郡崔逸”,在所有82名随祭官中排在第70位[2]。崔逸后升任国子博士。每次有朝廷之事,崔逸常常被魏孝文帝下诏单独进宫。北魏的国子博士特旨召见,就是从崔逸开始。崔逸后转任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去世后,朝廷哀伤惋惜,赠予他原本的官职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3][4]

家族

祖父母

  • 崔经,北魏征虏将军、兖州刺史、襄城侯[1]
  • 河间邢氏河间郡太守邢邃之女[1]

父母

兄弟姐妹

  • 崔宾媛,嫁北魏南赵郡太守李叔胤[1]
  • 崔模,北魏太尉府从事中郎、定州大中正[1]
  • 崔楷,北魏尚书左丞[1]
  • 崔兰宾,嫁北魏高阳王咨议参军范阳卢洪[1]
  • 崔叔兰,嫁北魏尚书、车骑大将军、瀛洲刺史河间邢峦[1]
  • 崔芷兰,嫁李叔胤堂弟北魏武卫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赵郡内史李冯[1]

夫人

子女

通婚关系

参考资料

  1. 陶, 钧, , 《收藏家》, 2012年, (06期): 25–34 [2015-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清)王昶. . . 北京: 中国书店. 1985年 (中文(繁體)‎).
  3.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长子景隽,梗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徵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主文中散。受敕接萧赜使萧琛、范云,高祖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高祖所知重,迁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转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卒,朝廷悼惜之,赠以本官。
  4. 《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长子景隽,鲠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徵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主文中散。孝文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孝文所知重,迁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转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卒。
  5. , 《考古》, 2015年, (第12期): 25–3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