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條約 (1948年)
西歐聯盟
作為戰後歐洲安全合作上的一項努力,在歐洲共同防禦的考量上,布魯塞爾協定也堪稱促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先驅。不過兩者在抵禦的對象上考量不同:本條約純粹主在抵禦德國,然而隔年的北大西洋公約則因東西分裂情勢無可避免、蘇聯取代重生的德國成為最大安全威脅來源,西歐的共同安全勢需外延至整個大西洋(即包含北美)。
本條約是由以下各國全權代表所簽訂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在歐洲無可避免分裂為兩陣營的情況下,來自蘇聯及華沙公約組織的威脅就顯得更重於德國重新武裝。西歐國家因此開始尋求訂定一個能包含軍事力量強大的美國也能參與的共同防禦協定。由於認知到蘇聯日漸增強的威脅,美國也支持這項構想。由此共同防禦協定的構想加速進行,3月底美國、加拿大以及英國的官方代表就開始密會協商,最終促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於1949年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
外部連結
- 布魯塞爾條約 | The Brussels Treaty (17 March 1948) CVCE
- History until the creation of the WEU
- 布鲁塞尔条约中文版(Jetic Gu翻译)
簽署 生效 條約 |
1948 1948 布魯塞爾條約 |
1951 1952 巴黎條約 |
1954 1955 布魯塞爾條約修正 |
1957 1958 羅馬條約 |
1965 1967 合并条约 |
1975 N/A 欧洲理事会成立 |
1986 1987 單一歐洲法案 |
1992 199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97 1999 阿姆斯特丹条约 |
2001 2003 尼斯条约 |
2007 2009 斯本條約 |
||||||||||
歐盟三支柱 | |||||||||||||||||||||
歐洲各共同體 | |||||||||||||||||||||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 | |||||||||||||||||||||
歐洲煤鋼共同體 (ECSC) | (條約於2002年終止) | 歐洲聯盟 (EU) | |||||||||||||||||||
歐洲經濟共同體 (EEC) | 歐洲共同體 (EC) | ||||||||||||||||||||
TREVI | 司法與內政合作 (JHA) | ||||||||||||||||||||
刑事領域警務與司法合作 (PJCC) | |||||||||||||||||||||
歐洲政治合作 (EPC) | 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 (CFSP) | ||||||||||||||||||||
(鬆散的個體) | 西歐聯盟 (WEU) | ||||||||||||||||||||
(條約於2010年失效)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