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在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在古代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現代多為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臨朝稱制,唐朝以後又稱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成员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政治系列 政治意識形態及政體的一種 |
君主主義 |
---|
![]() |
制度分類 |
相关条目 |
歴史
|
|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君王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君王當作傀儡。故君王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辅政大臣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歷史上著名的攝政者
中國
日本
在古代日本,攝政是替未成年天皇執政之臣,其在天皇成年後稱關白。自從858年清和天皇即位、天皇外祖父藤原良房攝政以來,攝政一職便由藤原北家所獨佔(丰臣秀吉和丰臣秀次父子是唯一的例外),直到明治時代。
朝鮮半島
高句麗的攝政者:
高麗王朝的顧命大臣:
- 朴述熙(輔佐高麗惠宗)
- 崔知夢、朴良柔、李謙宜、徐熙(輔佐高麗景宗)
- 崔暹、金元崇、金審言、韓彦恭(輔佐高麗成宗)
- 金富軾、任元厚、文公裕(輔佐高麗仁宗)
- 文克謙(輔佐高麗毅宗)
- 武臣政權的歷代執政者
- 李仁任(輔佐高麗禑王)
朝鮮王朝的攝政者:
- 皇甫仁、金宗瑞、首陽大君李瑈(輔佐朝鮮端宗):因端宗年幼,皇甫仁、金宗瑞共同攝政一個月,後由左議政金宗瑞攝政一年,再由領議政首陽大君攝政兩年
- 龜城君李浚(輔佐朝鮮睿宗):因睿宗病弱,由龜城君曾代理攝政四個月。
- 李克培(輔佐燕山君):燕山君即位時,因年幼,由領議政李克培攝政三個月,直至燕山君親政。
- 朴元宗(輔佐朝鮮中宗):中宗即位時,因年幼,由右議政朴元宗攝政一年,直至中宗親政。
- 許積(輔佐朝鮮肅宗):肅宗即位時,因年幼,由領議政許積攝政,直至肅宗親政。
- 沈煥之、貞純王后、金祖淳(輔佐朝鮮純祖):純祖即位時,因年幼,由領議政沈煥之擔任攝政丞三個月,後由貞純王后以大王大妃的身份垂簾聽政三年,之後由金祖淳擔任攝政丞一年,直至純祖親政。
- 沈象奎、純元王后、趙寅永(輔佐朝鮮憲宗):憲宗即位時,因年幼,由領議政沈煥之擔任攝政丞一個月,後由純元王后垂簾聽政七年,之後由趙寅永攝政,直至憲宗親政。
- 純元王后(輔佐朝鮮哲宗):哲宗即位後,由純元王后垂簾聽政三年。
- 神貞王后、金左根、興宣大院君、李裕元、沈舜澤、朴定陽、金弘集、尹容善、李根命(輔佐朝鮮高宗):高宗即位時,因年幼,由神貞王后垂簾聽政一年,後由金左根擔任攝政丞三天,之後由興宣大院君與先後四任領議政(趙斗淳、李景在、金炳學、鄭元容)共同擔任攝政丞九年,之後由李裕元擔任攝政丞。1894年甲申政變後,領議政沈舜澤擔任代理聽政大臣。1895年,由領議政朴定陽擔任代理聽政內閣總理大臣。1896年,由金弘集擔任代理聽政總理大臣。1901年至1902年,由尹容善擔任議政內閣總理執政大臣。1904年至1905年,由李根命擔任議政內閣總理執政大臣。
- 義親王李堈、朴齊純(輔佐朝鮮純宗):1907年,由義親王擔任代理聽政大臣一個月。1910年,由朴齊純擔任代理聽政大臣一個月。
越南
摄政王
乔治四世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摄政王”(Prince Regent)称号的摄政,在1810年-1820年其父喬治三世由于精神病无法视事时作为王储监国,国会因此设立“摄政王”职位。这段历史时期(以及当时的时尚、文化、建筑风格等)因此称为“摄政时代”。
英格兰王国摄政和苏格兰王国摄政
在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之前,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历史上都屡次出现过摄政和辅政大臣。其中当政时间较长的英格兰王国摄政包括:
- 威廉·弗里茲朗(William Longchamp,1189年-1199年)
- 威廉·马歇尔,第一代彭布羅克伯爵(1216年-1219年)及貝爾·德伯格(Hubert de Burgh,第一代肯特伯爵,1219年-1227年)
- 亨利,第三代蘭開斯特伯爵(1327年-1330年)為首的攝政委員會(Regent Committee)
- 約翰,貝德福德公爵(1422年-1435年)與漢弗萊,格洛斯特公爵(1422年-1437年)
- 第三代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1454年-1455年;1455年-1456年)
- 理查德,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
- 愛德華·西摩,第一代薩默塞特公爵(1547年-1550年)
- 約翰·達德利,第一代諾森伯蘭公爵(1550年-1553年)
泰国
匈牙利
- 霍尔蒂·米克洛什(1920年-1944年),自稱攝政,然而摄政期間沒有實際在位的君主,所以他也是該國最高領導人。
比利時
- 法蘭德斯伯爵查理王子(1944年-1950年),哥哥利奧波德三世在此期間被流放
俄羅斯
- 奧麗加(俄語:Св. Ольга;890年-969年7月11日)古羅斯國女政治家,基輔大公伊戈爾的夫人,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大公的母親和攝政(945年—957年)。
- 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俄語:Царевна Софья Алексеевна Романова,1657年9月17日-1704年7月3日)(英語:Sophia Alekseyevna of Russia)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位女攝政,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公主,彼得大帝的異母姐。彼得大帝親政後,她試圖奪權失敗,餘生被彼得軟禁於修道院為修女。
列支敦士登
- 列支敦斯登王儲阿洛伊斯(2004年-至今),目前歐洲王室唯一在任攝政王[1]
參考資料
- . Fuerstenhaus.li.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