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

度牒,佛教和道教術語,指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允許他們出家所頒發的證明文書。因為這個文件由尚書省祠部司所發放,又稱祠部牒。最早始於唐代。

明代纸道教度牒,1962年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吴会明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簡介

唐朝時,禮部設獨立部門執行公度制,按科舉模式設立考試,信眾必須通過教義考核及品格審查,才能獲得出家資格;朝廷就能限制僧尼人數和選擇德學俱優者來繼承佛法事業[1]:48。凡通過考試者,便能參加由中央安排之剃度大會,完成儀式後,即由官府發出「度牒」證明身份,隨即撥發到指定寺院修持;此外,為監督戒壇能如法傳戒,於是向受戒者另發附屬性質之「戒牒」作為證明[1]:48。由於度牒持有者獲免除之特權,朝廷對度牒管理便相當嚴格,但凡有僧侶往生或還俗,必須將度牒及戒牒交還銷毀,否則其本人及所屬寺院均受到懲處[1]:48。沒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稱為私度。經官府發現,將會給與處罰,勒令還俗。因此,后世僧人游方挂单,必须随身携带戒牒,作为身份證明。

从唐朝开始,度牒就不是免费发放的。安史之乱时,御史崔众被委派至河东道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银。此后,度牒银成为各朝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手段。由於度牒具有經濟特權,每當朝廷遇上災難或戰亂等經濟緊張時期,便會公開鬻賣度牒來籌款,吸引寺院或紳商爭相購買,為佛教及社會帶來許多問題[1]:48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费发放度牒,结束“度牒银”制度[2]。直到清朝,乾隆皇帝認為僧綱衰敗,加上推行「攤丁入畝」政策,朝廷無須再規管出家人數,於是廢除公度制,停止發放度牒和戒牒;從此改為寺院「自家」印發戒牒予新戒弟子(到往生時連同遺體火化),由此引伸向在家信徒發放皈依證之習慣[1]:48。早期之戒牒蓋上多種硃印,格式、行文與官式公文相若;公度制轉為私發後,牒證之形式上式日趨多元,由古雅趨於簡約,由報紙般大漸漸縮小為證書、小冊本,甚至是卡片狀,可謂各有特色[1]:48

戒牒

戒牒与度牒不同,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

注释

  1. 鄧家宙. . 《溫暖人間》第526期 (香港: 佛教溫暖人間慈善基金). 2019-10-17.
  2. . 腾讯网,来源:北京科技报. 2008年4月28日 [2012-04-12]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