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屏
张维屏(1780年-1859年),字子树,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陰。清朝政治人物、诗人,進士出身。與黃培芳、譚敬昭號稱粵東三子,是嘉道年間嶺南詩壇領袖,清代詩話及詩學繁榮中的重要人物,被稱為廣東近代第一個重要的詩人[1]。
生平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於廣東番禺縣東墺(今廣州市越秀南路清水濠)出生。[2]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名列廣東番禺童子應試榜首,知縣因而賜張“南山”之名。道光二年(1822年)中壬午恩科進士。
道光丙戌(1826年)張父病逝,張離職守制,回鄉治喪,於清水濠舊居之東數百步建新居[註 1]。[3]
道光十年(1830年)同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等在北京结宣南诗社。於江西南康府知府任內,被清廷派任台灣擔任台灣府知府,不過他以母年高望闕拜辭。
著作與收藏
1837年其創作過《桂遊日記》,被認為可以與范成大《驂鸞錄》、陸遊《入蜀記》等名著永世並存[4]。
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写下很多反映鸦片战争的诗歌。《三元里》為他的代表作。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漁、唱霞漁者。其亦喜收書藏書,以清代文集居多,藏書樓有南雪樓、聽松園、松心草堂、還讀我書齋等。
個人有不少詩作寫的是文人“吞花臥酒,弄月嘲風”的閒情逸趣,有輯刊《國朝詩人征略正續集》。還著有《松心詩集》、《松心十錄》、《松心草堂集》、《花地集》等,後人曾於1994年代編成《张南山全集》匯集張維屏所著。[5][1]
備註
- 新居後變成聚賢坊,即明代嶺南詩派代表、南園五先生結詩社附庸風雅之所。
參考文獻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张维屏 |
- 近代诗歌中华人的美国梦 从《金山篇》到《逐客篇》林涧 盖健平(复旦大学 中文系)
- 张维屏与听松园 芳村文史第一辑 广州文史
- 从四所宅园观岭南诗人张维屏 薛思寒 肖毅强 中国园林 2016年11月第11期 2016-12-09
- [第65期](张维屏)南山敲惊雷,清水应有知 广州图书馆 2007-10-11
- 张维屏的人生 浮生网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官衔 | ||
---|---|---|
前任: 裕鐸 |
台灣府知府 1851年調任,未赴任派實 |
繼任: 黃開基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