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

張京-1657年7月11日(永曆十一年六月壬申)[1]),士將漢陽府漢陽縣[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張京是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的舉人,獲授三原教諭,轉任扶風知縣,在縣內禮賢下士。一年內多次有強盜出沒,他設計殲滅盜寇首領,於是地方太平;之後歷任延安同知洮岷副使陝西失守,他投降李自成,藏匿在大寧,逃到重慶;其時張獻忠據守成都馬乾收復重慶,張京來到後約定一同守城。孫可望突然攻陷重慶,他再次入山。永曆帝命他以僉都御史巡撫四川,因此收納餘眾謀劃蜀地[2]。他以前和宗室朱容藩友好,適逢戰事阻隔,永曆行在消息未能傳達,於是與胡平表程正典勸朱容藩稱帝,任吏部尚書;有一名淫蕩的宗室婦女流落夔州,容藩把她留下,打算立為妃嬪。張京盡力規勸,大臣也認為不可行,於是計劃中止。很快他知道永曆帝尚在,改為依附堵胤錫,但胤錫上奏削去他吏部尚書官職,因此改為依附賀珍。他偽造詔書官印,扇惑大臣,賀珍趕走他[3]

之後張京得知孫可望勢力強大,就對他稱臣拜舞,進言四川能稱王,獲推薦加任兵部尚書;又呈上《豳風圖》,說:「豳風是王業的根本,希望殿下能成為天子,國祚有如周朝那樣長。」其時孫可望旁邊的都是明朝舊臣,非常厭惡他。可望的某名親信是他以往的差役,二人結為師生,藉親信的幫助才張京免於災禍。他在江南駐紮兵營,任用張嗣續為糧道,聯絡王光興郝永忠兵馬,又聲援雲南、貴州。永曆六年(1652年),洪承疇抓拿張京的兒子,寫信招降,他不接受;到永曆十一年(1657年)吳三桂入侵重慶,他監督劉體仁十二萬士兵迎戰,可是因兵馬潰散而被兵擒獲,他拒絕敵軍的勸降和官職,寫下絕命詩,從容就義;而兵科給事中謝佩、總兵張宿投降清朝[4]

引用

  1.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永曆十一年)六月壬申朔,清兵攻重慶,尚書張京死之。
  2.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三》:張京,字士將,漢陽人。萬曆四十六年舉於鄉。授三原教諭,遷扶風知縣,禮賢下士。歲祲盜起,設方略殲其渠魁,一境以安。歷延安同知、洮岷副使。陝西破,降李自成,匿大寧,走重慶。時張獻忠據成都,馬乾復重慶。京至,約與共守。孫可望突陷重慶,京復入山。昭宗命以僉都御史巡撫四川,乃收餘眾規全蜀。
  3.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三》:京故與宗室容藩善。會干戈問阻,行在消息不通,遂與胡平表、程正典、原勸進,為吏部尚書。有宗室婦淫姣,流寓夔州,容藩留之內,欲以為妃。京力勸之,眾不可,乃止。旋知上尚在,改依堵胤錫。胤錫奏削其官,改依賀珍。偽為敕書印綬,扇惑文武,珍逐之。
  4.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三》:聞可望勢盛,稱臣拜舞,進王蜀之說,薦加兵部尚書。又進《豳風圖》,曰:「豳風王業根本,願殿下為天子,如周家有道之長。」時可望左右皆國舊臣,深惡之。可望有親信某,京故皂隸也,結為師生,藉其力以免禍。京結營江南,以張嗣續為糧道,聯絡王光興、郝永忠諸部,南與滇、黔為聲援。永曆六年,洪承疇縶京子,致書招降,不納。十一年,吳三桂犯重慶,京督劉體仁等十二萬人拒之。兵潰被執,勸降授官,不屈,賦絕命詩,從容就義卒。兵科給事中謝佩、總兵張宿降於清。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