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德语:),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05年的作品。高度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尤其是童年的部分。

精神/心理分析学系列條目
  • 心理學主题 神經科學主题
    社會學主题 醫學主题
《性学三论》的德文版

简介

其书分三章:性变态、幼年性欲、青春期性欲。[1]

性变态

在弗洛伊德的这第一篇论文中,区分了性客体(或性对象)与性目标,展开了论题。[2]

幼稚性欲

在这一篇中,弗洛伊德指出幼儿也具有性欲,并借此解释了一些幼儿期的常见现象,如吮吸手指等。[3][4]

青春期的转变

在第三篇论文中,弗洛伊德区分了幼稚期的“预愉悦感”和真正性行为“终愉悦感”[5]

总结

弗洛伊德最终将这三篇论文的成就与他在《梦的解析》中的成就联系起来,解释神经症。而在《三论》的最终版本中,涉及了阴茎羡慕、阉割焦虑与俄狄浦斯症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JM Quinodoz,Reading Freud(2005)p。58。
  2. Sigmund Freud, On Sexuality (PFL 7) p. 45–46.
  3. Gay, p. 147.
  4. Ernest Jones: The Life and Work of Sigmund Freud (Penguin 1961) p. 315.
  5. Freud, On Sexuality p. 1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