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約公元前1043年-約公元前996年)是指中國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的治世。在這段時間,刑具四十年不須使用。[1]

成康之治反映著周朝立國後,開啟了中國封建制度的濫觴

其中在周成王在位初年,因成王年幼,主要是周公攝政,平定了三監之亂並實行封建制度,將周朝的統治擴及東方商朝人的統治舊地。[2]周公攝政七年後,還政於成王(满20岁加冠)。[3]成王遵從周公之教誨及政策,加上召公奭的輔助,天下太平,社會安定。後來繼位的康王,繼續推行成王的政策外,更討伐邊境為患的外族。因此成康時期,社會繁榮,經濟發達,是中國歷史其中一個盛世,出現了中國第一個黃金時代。

參見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 . .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西元前91年: 24段 (中文). 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
  2. 程運. . 教育百科. 臺灣: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0年12月 (中文).
  3.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北: 中央研究院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