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薩

敖德萨[1]烏克蘭語俄語:),位於黑海西北岸的港灣都市,是烏克蘭重要的各種物資集散地及重要貿易港口,被誉为“黑海明珠”[2],也是敖德萨州首府,人口超过100万,大多以俄语为母语。

敖德萨

俄語:
逆时针:阿尔芒-埃曼纽尔·迪普莱西纪念碑、港口灯塔、城市花园、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波将金阶梯、黎塞留广场

旗幟

徽章

標誌
敖德萨
坐标:46°29′8.6″N 30°44′36.4″E
国家 烏克蘭
 敖德薩州
建立1794年9月2日
面积
  总计236.9 平方公里(91.5 平方英里)
海拔40 米(130 英尺)
最高海拔65 米(213 英尺)
最低海拔−4.2 米(−13.8 英尺)
人口(2015)
  總計1,016,515人
  密度4,300人/平方公里(11,000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英語:
烏克蘭語
俄語:
时区EET(UTC+2
  夏时制EEST(UTC+3
邮编65000–65480
電話區號+380 48
網站www.omr.gov.ua/en/

语源

按照叶卡捷琳娜女皇希腊方案,这座城市以古希腊奥德索斯城命名(当时该城被误认为是敖德萨的前身)。古希腊时期,敖德萨位于提拉斯奥里维亚两城之间,而奥德索斯城却位于更西边的黑海沿岸,即今日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市,这个误会影响至今,成为敖德萨之名的由来[3]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国务卿亚德里安·格里伯夫斯基在回忆录中说,这个命名是他所提出的建议,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而鉴于这是在个人回忆录中作的表述,也有人相信格里伯夫斯基的说法,对他的谦卑与诚实表示了肯定[4]

歷史

古希腊遗址[5]

公元前6世纪中期,希腊人(可能来自希斯特里亚)曾经在这里建立过殖民地[6]

1789年9月25日,在俄土战争中,俄国军队从土耳其手中夺取这一地区,并通过1792年雅西条约加以确认,称为新俄羅斯(Novorossiya)。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此不冻港建造了敖德萨城。

二戰時被羅馬尼亞佔領,並设立包括德涅斯特河口灣東岸的敖德薩州外涅斯特里亞省,後被蘇聯收復,苏联还颁发了保衛敖德薩獎章以奖励在敖德薩圍城戰中做出贡献的人。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克里米亞俄罗斯占領,敖德萨已被烏克蘭視作為重要的軍港。

地理

敖德萨位於北緯46.28'東經30.44',處於梯形山丘之上,俯瞰著小港灣,並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南443公里。

其气候属于湿润大陆性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Dfa),擁有溫暖而乾燥的氣候,一月的平均溫度為-2 °C(29 °F),七月的平均溫度為22 °C(73 °F)。每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

文化

敖德萨考古博物馆

敖德萨艺术博物馆是该市最大的博物馆,藏有17至21世纪的俄罗斯画家作品。敖德萨东西方艺术博物馆则收藏有16至20世纪的欧洲和东方艺术作品。敖德萨普希金博物馆则主要展示普希金流放敖德萨时的生活[9]。此外,敖德萨还有敖德萨考古博物馆敖德萨钱币博物馆敖德萨地区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

小提琴演奏家彼得·斯托利亚斯基在这里长大,1933年敖德萨建立了斯托利亚斯基学校(School of Stolyarsky),培育出了不少音乐家。

敖德萨国际电影节自2010年开始在此举办。

教育

敖德萨国立科学图书馆

敖德萨国立大学是该市最古老的大学,1865年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创立。此外,敖德萨国立经济大学敖德萨国立医科大学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敖德萨国立海洋大学都位于此地。

人口

敖德萨內包含了不同國籍和族群人士,其中烏克蘭人占68%、俄國人占25%。二战之前,这里还有大量的犹太人,1939年犹太人口达到200,961,甚至超过了俄国人(186,610),占据敖德萨人口的33.26%,成为该城人口最多的民族[15]。但是由于二战中遭受迫害,大部分犹太人最终离开了这里。

当地主要語言為俄語烏克蘭語。儘管烏克蘭語是其官方語言,但烏克蘭語的通用性正逐漸下降。

运动

敖德萨体育宫

敖德萨踢足球的人比较多,有FC Chornomorets Odesa、FC Odesa两个职业足球队。此外,当地还有一支职业篮球队,即BC Odessa。

交通

敖德萨的火车站

敖德萨港是乌克兰的重要港口,有乌克兰海军驻扎。敖德薩站是乌克兰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敖德萨国际机场则提供了空运服务。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1. 台譯:.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3-06-17].
  2. 赵振宇. . 中国军网. 2019-07-04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3. Isaac, Benjamin H. . BRILL. 1 January 1986. ISBN 9004069216 Google Books.
  4. "Odesa: Through Cossacks, Khans and Russian Emperors", The Ukrainian Week, 18 November 2014 (retrieved 2 August 2015)
  5. Kalinin, Igor. . odessaguide.net.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6. "The Greek Colonisation of the Black Sea Are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Archaeology," December 1998, Tsetskhladze, Gocha R. (ed.), Franz Steiner Verlag, p. 41, n. 116.
  7. [Weather and Climate – The Climate of Odessa]. Weather and Climate (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 [2013] (俄语).
  8.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
  9. . jpost.com.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10.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Одессы по Всеукраинской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01
  11. . . St. Petersburg. 1890–1907.
  12. .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anuary 2007).
  13.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городов Украины по Всеукраинской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01
  14. .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07).
  15. . Demoscope.ru. [15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