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

新海誠日语: Shinkai Makoto */?1973年2月9日),本名新津誠 Niitsu Makoto[1]日本動畫作家電影導演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出身,現居東京。於2002年公開獨立製作的動畫短片《星之聲》後開始受到矚目。

新海誠
2013年7月於莫斯科出席《言葉之庭》宣傳活動
导演
本名[1]
罗马拼音Shinkai Makoto
国籍 日本
出生 (1973-02-09) 1973年2月9日
 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
职业動畫導演編劇作家
配偶三坂知繪子
儿女新津知世(女)
代表作品星之聲
秒速5公分
言葉之庭
你的名字
天氣之子
经纪公司CoMix Wave Films
签名

2016年動畫長片《你的名字。》賣座,而成為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2];早先已有「新(世代)宮崎駿」[註 1](,the "new Miyazaki"[6][7][8]等稱呼[9],新海誠本人表示與宮崎駿齊名實則過譽[10][11]

來歷

人物

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中央大學文學部國文學專攻畢業。出身于建筑世家,其父为创始于1909年的家族建筑企业“新津组”的社长[12],妻子是演員三坂知繪子、有當童星的女兒新津知世()[13]

2002年公开独立制作的科幻动画短片《星之声》后开始受到瞩目。现于Comix Wave Films担任映像作家。

2016年,自编自导了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14],及第26届日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导演奖[15]

創作

大學畢業後於日本Falcom工作,製作同公司電子遊戲卡卡布三部曲》《伊蘇II》等片頭影片的同時也一面製作著獨立製作的動畫

1997年,以《遥远的世界》[註 3]於eAT'98獲得特別奖。1998年,首次使用全3DCG製作30秒短片《被包围的世界》,为即将制作的第一部游戏片头动画《Monarch Monarch》练习。2000年,以《她與她的貓》於PROJECT TEAM DoGA主辦的第12回CG動畫競賽()中取得大奖赛(,Grand Prix)

《她與她的貓》在一部分的評價中形容這部作品扣人心弦(原文:有如觸碰心的琴線般)[註 4]。贏得大獎之後,新海誠開始思考下一部作品的創作。幾個月之後的2000年6月,大概在PlayStation 2開售不久及DVD開始流行的同時,新海誠在繪畫一幅駕駛艙內抓住電話的少女時得到靈感,開始創作他的第二部作品《星之聲》。其後,Mangazoo接觸他,希望“與他合作”,以資助的形式,使他把自己的想法變成可供Mangazoo出售的動畫。並且開始著手製作《星之聲》。在日本Falcom工作了約五年後,退出公司成為自由契約工作者。

2002年,公開《星之聲》,導演剧本、演出、作畫、美術編輯等等的作業幾乎全部一個人進行約25分鐘的全數位動畫(digital animation),以大幅超越過往其他獨立製作作品的水準而受到相當的注目。由談話中得知有受到村上春樹作品的影響。此作在第1回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21公募部門獲得優秀奖。在一次訪問中,新海誠提到該動畫花費了大約7個月“實際工作”的時間。2004年,首個電影長編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於日本公開上映。超越前作的作畫水準與細膩演出及音樂的巧妙結合而受到高度評價,這部作品在第59回每日電影獎動畫電影獎中壓過《霍爾的移動城堡》等作品得獎。2005年6月5日,播出的NHK節目《頂尖人物》(,Top Runner),稱新海誠為「後宮崎世代旗手」()呼聲高的映像作家[16]

2007年3月3日,連續短編動畫《秒速五厘米》公開上映,DVD也在7月於日本發售。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期間,新海誠決定於約旦安曼)、卡達杜哈)、敘利亞大馬士革)展開以當地的創作家為對象的數位動畫製作研討會。另外,研討會結束後預定約1年左右逗留在倫敦的英語學校的小宿舍。另外,2001年-2008年期間,還參與製作成人遊戲品牌minori數部遊戲的片頭影片。

2009年4月,新海誠返回日本。2009年12月24日,新海誠於官方網站公佈,《秒速五厘米》原班人馬已集結完成,開始全速製作最新動畫電影《追逐繁星的孩子》。《追逐繁星的孩子》於2011年5月公開上映。2012年9月,由於中東的工作室以及各地的研討會開辦,新海誠被選為「」,獲得內閣府國家戰略室的擔當大臣古川元久致贈的感謝狀。

2013年5月31日,《言葉之庭》公映,同時劇場限定DVD和BD也先行販賣,一般販賣始於6月21日。

2016年8月26日,《你的名字。》公映。9月22日,該片票房突破100億日元,上映28天就突破百億票房,僅次於《神隱少女》的25天。

纪念

2018年,由R. A. Tucker发现的5522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新海诚(Makotoshinkai)。[17]同一批被命名的小行星的名字还来源于冈本伦奈须蘑菇绫辻行人伊福部昭高梨康治等人。

作品

動畫電影

短篇作品

  • 1997年-1999年2月 《遙遠的世界》()
  • 1998年2月 《被包圍的世界》()[註 5]
  • 1999年-2001年3月 《她與她的貓》()
  • 2003年4月 NHK大家的歌《笑顏》()[註 6]
  • 2007年11月 NHKアニクリ15貓的集會》()
  • 2013年2月 野村不動產某人的目光》()[18][19](野村不動產集團「PROUD BOX 感謝祭」短片)

Falcom时期

请注意,由于Falcom Sound Team jdk信息公开限制,以下有关日本Falcom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有所缺漏

  • 1996年5月 《英雄傳說IV 朱紅的淚》(PC-9801版) Special Thanks(特别鸣谢)
  • 1996年10月 《Brandish VT》 Special Thanks(特别鸣谢)
  • 1996年12月/1997年3月/1997年5月 《Lord Monarch Original/first/Pro》 Art and Graphic(美术)
  • 1997年4月 《新英雄传说》 Special Thanks(特别鸣谢)
  • 1997年6月 《七星魔法使 forever》 Documentation(资料管理)
  • 1997年12月 《魔喚精靈》 Documentation(资料管理)
  • 1998年4月 《永遠的伊蘇》 Documentation(资料管理)
  • 1998年10月 《Monarch Monarch》 絵(美术)(追记:这部游戏是新海诚在Falcom时第一次正式制作OP动画)
  • 1998年12月 《Brandish 4》 Documentation(资料管理)
  • 1999年4月 《英雄傳說III 白髮魔女》(Windows复刻版) Art and Graphics(美术)、Publicity(宣传)
  • 1999年10月 《西風の狂詩曲》(日文版) Publicity(宣传)
  • 1999年12月 《英雄伝说V 海之槛歌》 OPENING Art and Graphics(开场动画美术)、Quality Assurance(品质管理)、 Publicity(宣传)
  • 2000年7月 《永遠的伊蘇II》 Art and Graphic(美术)
  • 2000年11月 《七星魔法使 ORIGINAL》 Quality Assurance(品质管理)
  • 2000年12月 《英雄傳說IV 朱紅的淚》(Windows重制版) Documentation and Publicity(资料管理与宣传)
  • 2001年6月 《伊蘇I・II完全版》 Opening Movie(开场动画)、Documentation and Publicity(资料管理与宣传)
  • 2001年12月 《双星物语》 Art and Graphics(美术)
  • 2001年的《双星物语》就是新海诚在Falcom参与的最后一部游戏,当时开发日程与个人独立短片《星之声》严重冲突,最终新海诚在2001年夏天辞职回家专注制作《星之声》,因此从*2002年开始Falcom所有游戏都与新海诚不再有任何关系了。[20]

minori时期

電視廣告

小說

填詞

插畫

漫畫

  • 2002年 《塔之彼端》(《新現實》Vol.1,角川書店、短篇)

畫集

  • 2008年 《新海誠美術作品集:空之記憶 ~The sky of the longing for memories~》
  • 2012年 《新海誠美術畫集:追逐繁星的孩子》

備註

  1. 2011年金馬影展稱「新宮崎駿」[3],代理商曼迪採「新世代宮崎駿」[4],現今媒體多用「宮崎駿後繼者」、「宮崎駿接班人」等等。
  2. 直譯「後宮崎駿」指宮崎駿後繼者,點名宮崎吾朗庵野秀明細田守押井守大友克洋等人[5],而其風格競爭者有細田守、米林宏昌原惠一[6];新海誠則是後來居上。
  3. 《遥远的世界》是新海诚于1997年花费2周左右制作的首部个人动画,之后经数次修改进而变成现在的模样。灵感来自村上春树的《世界末日与冷酷仙境》。
  4. 心的琴線:形容因事物引起了心的感動或波動如同觸動琴線一般。這裡的琴指的是日本的傳統樂器。。參見:
  5. 新海诚用一周的时间制作的30秒全3D短片,使用Lightwave 3DPhotoshop制作。灵感也来自村上春树的《世界末日与冷酷異境》。现仅能在新海诚个人网站上找到该作品截图。
  6. 動畫MV由新海誠製作,而歌曲演唱者為岩崎宏美

參考文獻

  1. , (PDF), 410, : 4, 2006-06-23 [2015-06-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3)
  2. - 《朝日新聞》電子報 2016.09.23
  3. . Google Sites (金馬國際影展). 201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4. 江家華. . Yahoo奇摩新聞 (中國時報). 201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5. . .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6. Steve Rose. . The Guardian. 2016-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7. . The Other Journal. 200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8. Mark Schilling. . The Japan Times.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8).
  9. . (Interview). nippon.com. 201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10. . Oricon Style. 201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11. 法新社採訪:
    • . AFP.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英语).
    • . AFP. 201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8) (法语).
  12. . . 2016-11-12.
  13. . [2019-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14. . [2019-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15.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6-01).
  16. . Minor Planet Center. [2018-05-13].
  17. 某人的目光預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8. 某人的目光本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9. .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3).
  20. 新海誠. . 2013-08-02 [201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8) (日语).
  21. .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22. . カドブン. 2019年4月12日 [2019年7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17日) (日语).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