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翹

施劍翹1906年-1979年8月27日),本名施谷蘭,是一位出生於安徽桐城女性。她以報殺父之仇而刺殺孫傳芳著稱。

施劍翹女士
施劍翹之肖像

生平

早年生活

她的父親是施從濱是一位軍人,她的母親是董氏。她的四叔施從雲灤州起義的發起人之一。

後來,施谷蘭在1924年前後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父親遇害

1925年,孫傳芳率領軍隊北上進攻,她的父親奉山東督軍張宗昌命令前往截擊;後來,她的父親在皖北固鎮戰鬥時兵敗被孫傳芳部下謝鴻勛俘虜,並被孫傳芳以鐵絲捆綁送到蚌埠車站當眾割下頭顱懸首暴屍。

為父復仇

施劍翹在槍殺孫傳芳後現場發送之油印傳單;傳單上有她事先按上的指印

1935年6月,施劍翹從太原前往天津投靠親戚,並跟蹤查訪孫傳芳的門牌號車號。1935年11月13日,她打聽並混入孫氏清修所在地“誦經”,並以事先暗藏之勃朗寧手槍將孫傳芳當場槍殺;隨後,她向警察要求自首,並被天津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局長閻家琦經審問後予以拘禁。此謀殺案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報章雜誌爭相報導,稱贊她為“女中豪杰”、“巾幗英雄”,要求政府特赦[1]

1936年4月13日,《新天津報》刊登她在獄中寫作的文章《親愛的同胞,趕快奮力興起吧》。1936年8月13日,施劍翹被河北高等法院判處7年監禁。經馮玉祥、李烈鈞、于右任張繼宋哲元等人出面救援,1936年10月14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簽署命令予以特赦[2]她的刺殺行動在道德上被認定為實踐孝心[3][4],並成為合法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象徵[5][4]

特赦後及晚年

1949年,施劍翹當選為蘇州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57年,她當選為北京市政協委員。

1979年,施劍翹罹患晚期結腸直腸癌,並在一場手術過世於8月27日;隨後,她的遺體被火化並安葬於蘇州城西天靈公墓[6]

流行文化

電影

書籍

【施劍翹復仇記】(全文閱讀)

參考

  1. 1029. . dangshi.people.com.cn. 人民網. [2017-03-30].
  2. . cul.china.com.cn.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3. Lee, Haiyan.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2-07. ISBN 9780804768078 (英语).
  4. He, Qiliang, (PDF), Studies on Asia, IV, 2010, 1 (1): 1–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12)
  5. Shu, Sheng-Chi. (Master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9.
  6. Fang, Qian. . 中共中央宣傳部. 2010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7. 謝挺. . IBTimes 中文網. 2013-01-15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8. . ent.sina.com.cn. [2017-03-30].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施劍翹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