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又稱作修身。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精神行为的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禪冥想修懺、念經、念佛行善等等[1][2]

一名苦修者在瀑布下修煉自己的定力和耐力

汉语词义

“修行”一词在古时已有,义爲君子修养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装饰、完美、高长之义)[3],常简称作“修”、“爲”、“行”等。如:

  • 君子修德行:
    • 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 韩非子·问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 美好的德行:
    • 吕氏春秋·赞能》:「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 汉刘向《说苑·善说》:「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後佛教、道教将“按照教理践行”称爲修行、修道等,并逐渐成为“修行”一词的主要词义。

佛教

佛教中的修行梵語,义爲行动、行为、实行;或梵語转写:,义爲修习、令成、实现;藏语སྒྲུབ་པ་威利sgrub pa;或藏语སྒྲུབ་ཐབས་威利sgrub thabs越南语日语: shuugyou sugyou suhaeng),是来源於印度沙门思潮中婆罗门教耆那教锡克教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屬於“教理行果”四法寶中的“行”,是依照正法而践行的意思[4]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五慾、求涅槃道爲最終的歸屬,以行十善道、絕十惡道,和持戒懺悔,爲出家在家二眾,以及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传承的共同基礎。在具體的行門上又根據個人的根機而有非常多的選擇。例如可以修不淨觀白骨觀去除身見(以此身體爲我常有的邪見)、淫慾等;以修出入息爲普遍適用的禪修法門;也可以選擇淨土宗念佛法門,即生得念佛三昧,更可求生極樂淨土,得不退轉;禪宗還講見性成佛,所有的修行手段都是爲“直指人心(佛性)”爲目的;密宗除了密共有的修行法门,还提倡以诵爲主要修行法門,如修忏、修福、消魔障的《百字明咒》、《大悲咒》、《楞严咒》等;另還有行頭陀苦行法,也是以去除五欲、增加定力爲目的。

成就法

梵語或另有個意思,可譯為“成就法”、“成就法鬘”,見於印度教和佛教密宗。

道教

道教的修行也稱為修真修道修煉,是从主要针对身体的修炼發展出的一套實踐理論。道教將道家的理論,結合煉丹術數、行善功德等方法,發展出自己的體系;又吸收了佛教的禪定,稱爲打坐,希求修煉歸真,道胎顯現,成為真人

西方宗教

西方宗教的修行制度中,類似於漢地的修行方法,如誦經、冥想、正行等,也翻譯為修行、修道。

註解

  1. 佛學大辭典. .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 《汉语大词典》【修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佛學大辭典》【修行】(術語)四法之一。如理修習作行也。通於身語意之三業。漢書儒林傳曰:「嚴彭祖曰: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淮南子詮言訓曰:「君子修行而使善無名,布施而使仁無章。」按修行本士君子所共務。自晉書謂鳩摩羅什不拘小檢,修行者頗疑之,後人遂專以為釋氏言,如白居易長齋詩: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蘇軾僧爽白雞詩:斷尾雄雞本畏烹,年來聽法伴修行。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漸修行,皆得道果。」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外部連結

. 藥師山.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