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契约
《无畏契约》(英语:,)是一款由Riot Games开发的免费多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该游戏于2019年10月首次发布,代号为《Project A》[1]。于2020年4月7日发布封闭测试版,正式發行于2020年6月2日。[2]
VALORANT | |
---|---|
![]() | |
类型 |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
开发商 | Riot Games |
发行商 | |
总监 |
|
制作人 |
|
设计师 |
|
| |
引擎 | Riot引擎 |
模式 | 多人电子游戏 |
发行日 | 2020年6月2日 |
玩法
《特戰英豪》是基于团队的战术射击以及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採取五打五的爆破模式。[3][4][5][6][6]遊戲中有各式各樣的武器,以殺死敵軍、安裝炸彈、拆除炸彈以及回合勝利所獲取的金錢,經由經濟系統來購買所需要的槍枝及護甲。遊戲內共有六種槍,分別為手槍、衝鋒槍、散彈槍、機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與其他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相同,每種武器均有後座力,须由玩家控制才能做到精准射击[7][8]。进攻方会携带一枚稱之為“輻能核心”(Spike)的炸彈,須在回合時間內完成安置。如果進攻方成功保護炸彈引爆或將防守方成員全數殲滅,則視為回合勝利並獲得一分;若防守方成功殲滅進攻方成員並拆除炸彈,又或者進攻方未能在一分四十秒的回合時間內安置炸彈,則防守方獲得回合勝利;在十二輪交火後將進行攻守交換,最先取得十三回合勝利之隊伍即為比賽勝利者[4][9][6]
模式
一般模式
普通的爆破模式,先取得十三回合勝利的隊伍為勝利者。[10]
競技模式
與一般模式相同,但增加了「牌位系統」。牌位分別有:未分級、鐵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鑽石、神話以及輻能戰魂,其中,鐵牌至神話有三個小等級(1-3)。完成特定場數後會顯示玩家的排位。與一般模式不同,如果雙方隊伍比分為「12比12」,將會進入延長戰繼續比賽。[11]
炸彈搶攻戰
五打五的爆破模式。每場比賽時間大約只需要八至十二分鐘;許多玩法與一般模式及競技模式有所不同。特點有:所有攻擊方成員都會擁有一顆炸彈、採取七戰四勝制、每三回合攻守方互換、每個人開局都會獲得同一把隨機武器、每次陣亡與擊殺都會獲得2點大絕點數以及每回合會有3到5顆特殊強化靈球隨機出現在地圖上。[12]
死鬥模式
每局有十四人,於下列五張地圖內隨機進入一張。能練習玩家的槍法。此模式的角色沒有技能、金錢無限以及可隨意切換武器。勝利條件是搶先獲得40次擊殺,或在10分鐘內擊殺最多敵人。[13]
自訂模式
可以自行建立的模式,存在密技功能。[14]
地圖
截至目前為止,遊戲共釋出五張地圖,分別為「劫境之地」、「遺落境地」、「雙塔迷城」、「義境空島」以及「極地寒港」[15]。
地圖 | 地點 | 備註 |
---|---|---|
劫境之地 | 中東 | 這張地圖沒有中路,僅有左彎及右拐供你選擇,曲折的走道考驗著玩家的準度,槍法及個人反應成為勝負的關鍵。兩個爆破點、快速移動的傳送門,讓整場比賽充滿了未知數。 |
遺落境地 | 西藏自治区 | 有三個爆破點為該地圖最大特色,三條主要道路寬敞而平坦,使得子彈可以沒有阻撓的盡情飛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B爆破點離中路最近,所以它最有可能是進攻方的首要目標。 |
雙塔迷城 | 日本 | 是一張充滿日式風格的地圖,除了部分由低矮建築拱繞的通道外,更有錯綜複雜的地下道貫穿。更重要的是,兩個爆破點旁各有一幢高聳的塔樓,居臨其上視野極佳,替整體的攻防戰添加不少的緊張感。 |
義境空島 | 意大利 | 由於爆破點之間遭到許多點位阻隔,因此炸彈門成為雙方兵家必爭之地。此外,由於兩個爆破點周邊有諸多掩體,這也成為防守方較為有利的部分。 |
極地寒港 | 北極 | 每個據點都是複雜的戰場,裡面布滿掩體和垂直空間,對戰重點在於快速交戰,玩家需要精準瞄準以及隨機應變。地圖中同時設計了滑索機關,加強了玩家快速移動和垂直空間感。 |
角色
在《特戰英豪》中,玩家所控制的角色稱為特務,在比賽開始前需選擇一名特務,鎖定選擇後皆不得更換。每位特務均有專屬的技能,可在回合開始前於商店選單中進行購買。
遊戲內的特務分別來自世界各國,他們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及專長。目前遊戲中共計十三位特務,至今仍持續不斷更新中。
特務列表:[16]
特務來自 | 特務中文名稱 | 特務英文名稱 | 特務類別 |
---|---|---|---|
英國 | 菲尼克斯 | Phoenix | 決鬥者 |
韓國 | 婕提 | Jett | 決鬥者 |
美國 | 薇蝮 | Viper | 控場者 |
俄羅斯 | 蘇法 | Sova | 先鋒 |
摩洛哥 | 瑟符 | Cypher | 守衛 |
美國 | 布史東 | Brimstone | 控場者 |
中國 | 聖祈 | Sage | 守衛 |
未知記憶 | 歐門 | Omen | 控場者 |
瑞典 | 叛奇 | Breach | 先鋒 |
巴西 | 芮茲 | Raze | 決鬥者 |
墨西哥 | 蕾娜 | Reyna | 決鬥者 |
德國 | 愷宙[17] | Killjoy | 守衛 |
澳洲 | 絲凱[18] | Skye | 先鋒 |
开发

《无畏契约》由《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开发以及出版[19][6]。开发工作于2014年在其研发部门进行[3]。当与其他游戏设计师交流拳头可能会开发什么类型的游戏时,《无畏契约》的游戏总监乔·齐格勒(Joe Ziegler)提出了《无畏契约》的最初想法并因此闻名[3]。大卫·诺丁汉(David Nottingham)是《无畏契约》的创意总监[3],该游戏由虚幻引擎构建[20]。
发行
2019年10月,《无畏契约》首次以“《Project A》”之名进入大众视野[21]。游戏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发布,并在YouTube上播放了名为“The Round”的游戏视频[6][22][23]。封闭测试版于2020年4月7日在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和土耳其发布[21]。2020年5月14日,台灣大哥大宣布取得《特戰英豪》台灣地區代理權[24],但台灣大哥大僅有點數販售權,並未在台設置伺服器。正式發行日於2020年6月2日。
反响
评价 | ||||||||||||||||||
---|---|---|---|---|---|---|---|---|---|---|---|---|---|---|---|---|---|---|
|
《无畏契约》被比作威尔乌公司的《反恐精英:全球攻势》,因为两款游戏均为5 vs 5的拆弹模式[5],也被比作暴雪娱乐的英雄射击游戏《守望先锋》[30]。
Polygon的奥斯汀·高斯林(Austen Goslin)称赞了《无畏契约》测试版,将其描述为“精致”以及“我玩过的最有趣的战术射击游戏之一”[3]。
争议
參見
参考文献
- Riot Games. . [2020-11-28].
- funglr games. . [2020-11-28].
- Goslin, Austen. . Polygon. Vox Media.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 Goslin, Austen. . Polygon. Vox Media.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 Goslin, Austen. . Polygon. Vox Media.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 Kim, Matt. . IGN. Ziff Davis.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 Geddes, George; Heath, Jerome. . Dot Esports. Gamurs. 2020-04-09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 Toms, Ollie. . Rock, Paper, Shotgun. Gamer Network. 2020-04-07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 Shea, Brian. . Game Informer. GameStop.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 遊戲角落.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 [2020-04-21].
- Riot Games. . [2020-11-28].
- Riot Games. . [2020-11-28].
- Browne, Ryan. . CNBC. NBCUniversal.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 Thang, Jimmy. . Unreal Engine. Epic Games. 2019-12-31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 Webster, Andrew. . The Verge. Vox Media. 2020-03-30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 Jones, Alistair. . Kotaku. G/O Media.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Cropley, Stephen. . VPEsports. 2020-03-02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 game.ettoday.net. [2020-05-14] (中文(台灣)).
-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Sep 29,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 Tack, Daniel. . Game Informer. June 10, 2020 [July 9, 2020].
- Higham, Michael. . GameSpot. June 16, 2020 [July 9, 2020].
- Campbell, Kyle. . IGN. June 6, 2020 [July 9, 2020].
- Oloman, Jordan. . The Guardian. June 20, 2020 [July 9, 2020].
- Machkovech, Sam. .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2020-04-08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 Pearson, Ryan. . Niche Gamer. 2020-04-16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3).
- Orland, Kyle. .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2020-04-14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 Orland, Kyle. .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2020-04-20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