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武進士列表

本列表是中國明代武進士總表。明朝首次開武举年份有天順八年(1464年)[1]成化十四年(1478年)[2]弘治十四年(1501年)[3]三種說法,而可確定的武会试共举行過46科,录取了二千余名武进士。各科武進士名錄(不全)如下:

天順

  • 天順八年甲申科武進士(1464年)
    • 此科有疑問,或並非武舉。

成化

  • 成化五年己丑科武進士(1469年)
  • 成化十九年癸卯科武進士(1483年)
    • 此兩科有疑問,或並非武舉。

弘治

  • 弘治六年癸丑科武進士(1493年)
    • 此科有疑問,或並非武舉。
  • 弘治十七年甲子科武進士(1504年)
  •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武進士(1505年)
    • 以上兩科武進士可能是同一科。

正德

  • 正德三年戊辰科武進士(1508年)
  • 正德六年辛未科武進士(1511年)
    • 此科有疑問,或不存在。
  • 正德九年甲戌科武進士(1514年)
  •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武進士(1517年)
  • 正德十五年庚辰科武進士(1520年)

嘉靖

  • 嘉靖二年癸未科武進士(1523年)
  • 嘉靖五年丙戌科武進士(1526年)
  • 嘉靖八年己丑科武進士(1529年)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武進士(1532年)
  • 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武進士(1535年)
  •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武進士(1538年)
  • 嘉靖二十年辛丑科武進士(1541年)
  •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武進士(1544年)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武進士(1547年)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武進士(1550年)
  •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武進士(1553年)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武進士(1556年)
  •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武進士(1559年)
  •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武進士(1562年)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武進士(1565年)

隆慶

  • 隆慶二年戊辰科武進士(1568年)
  • 隆慶五年辛未科武進士(1571年)

萬曆

  • 萬曆二年甲戌科武進士(1574年)
  • 萬曆五年丁丑科武進士(1577年)
  • 萬曆八年庚辰科武進士(1580年)
  •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武進士(1583年)
  • 萬曆十四年丙戌科武進士(1586年)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武進士(1589年)
  • 萬曆二十年壬辰科武進士(1592年)
  •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武進士(1595年)
  •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武進士(1598年)
  • 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武進士(1601年)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武進士(1604年)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武進士(1607年)
  •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武進士(1610年)
  •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科武進士(1613年)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武進士(1616年)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武進士(1619年)

泰昌

泰昌年間未舉行武科考。

天啟

  • 天啓二年壬戌科武進士(1622年)
  • 天啓五年乙丑科武進士(1625年)

崇禎

崇禎四年(1631年),武科始行殿試[4]

  • 崇禎元年戊辰科武進士(1628年)
  • 崇禎四年辛未科武進士(1631年)
  • 崇禎七年甲戌科武進士(1634年)
  • 崇禎十年丁丑科武進士(1637年)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武進士(1640年)
  • 崇禎十四年辛巳科御覽武進士(1641年)
    • 此科有疑問,或與崇禎十三年庚辰文科賜特用出身同期,或即《明史》所述之「奇謀異勇科」[5]
  • 崇禎十六年癸未科武進士(1643年)

南明

南明時亦曾舉辦武科舉:弘光史可法曾以武進士例選取奇才勇畧科武試[6]永曆時滇京曾舉行試武官[7]

  • 弘光元年史可法選乙酉奇才勇畧科武進士(1645年)
  • 永曆十年丙申科武進士(1656年)

參考文獻

  1. 《明會典·卷一百三十五》:天順八年,令天下文武衙門,各詢訪所屬官員軍民人等,有通曉兵法,謀勇出眾者,從公保舉。從巡撫巡按,會同三司官考試。直隸從巡按御史考試。
  2. 光緒《保定府志·卷十三·選舉表 (明)武進士 武舉》云:……明成化十四年戊戌科始設武鄉會舉,崇禎四年始設殿試,視文榜例分三甲傳臚賜宴,武榜有狀元自此始。……
  3.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五》:武舉始自弘治十四年……
  4.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二十六冊·《兵部為 武狀元率武進士上表謝恩事行稿 》:案查崇禎四年復試武舉,該本部題議於十一月初七日,揭曉草榜恭進二十卷呈御覽,欽定甲第,初十日恭請皇上升殿臚傳。 ……十一月十五日,武狀元率諸武進士上表謝恩,其一應儀節,俱照題準,刊定儀注,遵行至崇禎七年。
  5. 《明史·卷七十·志第四十六 選舉二》:(崇禎)十四年,諭各部臣特開奇謀異勇科。詔下,無應者。
  6. 錢海岳《南明史·卷八·志第三 選舉》:武試:弘光元年二月,史可法選奇才勇畧如武進士例,考取李明忠等三百二十人,授職有差。
  7. 錢海岳《南明史·卷八·志第三 選舉》:武試:永曆十年三月,滇京試武官,以教場為貢院,李定國、劉文秀監臨,自公下至遊守皆聽考。馬箭九矢為準,步箭如之,文理以平通為最,策一道。先步次馬為一場,凡官員俱赴教場下營站隊。考畢發榜,一等二人;關有才、吳子聖,馬步中十八矢,文理平通;二等二十四人:靳統武、鄒子貴、竇名望等,馬步中十六矢,文理亦通;其餘大小二百餘人俱附三等。榜後,各官赴宴,三等亦與。宴後,一二等簪花掛紅,鼓樂送歸署。是日各散撤隊,次早奏謝。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