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等

星等英語:),為天文学术语,是指星体在天空中的相对亮度。一般而言,这也指“视星等”,即为从地球上所见星体的亮度。在地球上看起来越明亮的星体,其视星等数值就越。常见情况下人们使用可见光来衡量视星等,但在科学探测中,红外线等其它波段也有用到。不同波段探测到的星等数据会有所不同。一颗星星的星等,取决于它离地球的距离、它本身的光度(即为绝对星等)、星际尘埃遮蔽等多重因素。一般人的肉眼能够分辨的极限大约是6.5等。

天狼星的视星等约为-1.47等,是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之一。

视星等

人眼
是否
可见
视星等 亮度
相对于
织女一
亮于
这个星等
的恒星数量[1]
−1.0250%1
0.0100%4
1.040%15
2.016%48
3.06.3%171
4.02.5%513
5.01.0%1 602
6.00.40%4 800
7.00.16%14 000
8.00.063%42 000
9.00.025%121 000
10.00.010%340 000
从火星表面上看到的太阳視星等约为−25.60。
从地球上看月亮最亮时視星等可达到−12.92。
从地球上看猎户座参宿四視星等约為0.42。
从地球上看仙女座星系視星等约為4.36,需要在光污染较少的地区才能被肉眼所见。
从地球上看三角座星系視星等约為5.72—6.3,接近人类肉眼可辨认的极限。
从地球上观测后发座NGC 4414視星等约為11.0。
小行星原神星(图片右下角)視星等约為11.6,必须使用望远镜才能看到。
手枪星的視星等虽名义上有4,但由于星际尘埃的消光,实际在我们眼中比一般星系还要暗。
哈伯极深空中,最暗的星系視星等為30,只有肉眼可分辨光度下限的一百亿分之一。

视星等英語:,符號:m)最早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编制的星表中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划分为6个等级,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发现1等星要比6等星亮100倍。根据这个关系,星等被量化。重新定义后的星等,每级之间亮度则相差2.512倍,1勒克司(照度单位)的视星等为-13.98。[2]

但1到6的星等并不能描述当时发现的所有天体的亮度,天文学家延展本來的等級──引入「负星等」概念。这样整个视星等体系一直沿用至今。如牛郎星为0.77,织女星为0.03,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为−1.44,太阳为−26.7,满月为−12.8,金星最亮时为−4.89。现在地面上最大的望远镜可看到24等星,而哈勃望远镜则可以看到30等星。

因为视星等是人们从地球上观察星体亮度的度量,它实际上只相当于光学中的照度;因为不同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所以视星等并不能指示出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由于视星等需要同时考虑星体本身光度与到地球的距离等多重因素,会出现距离地球近的星体视星等不如距离远的星体的情况。例如巴纳德星距离地球仅6光年,却无法被肉眼所见(9.54等)。

如果人们在理想環境下(清澈、晴朗且没有月亮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半個天空平均约3000颗星星(至6.5等計算),整个天球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則约有6000颗。大多数能为肉眼所见的星星都在数百光年内。现在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远天体是三角座星系,其星等约为6.3,距离地球约290万光年。历史上肉眼能看见的最远天体是GRB 080319B在2008年3月19日的一次伽玛射线暴,距离地球达到75亿光年,视星等达到5.8,相当于用肉眼看见那里75亿年前发出的光。[3]

另外,宇宙中大量的星际尘埃也会影响到星星的视星等。由于尘埃的遮蔽,一些明亮的星星在可见光上将变得十分暗淡。有一些原本能为肉眼所见的恒星变得再也无法用肉眼看见,例如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手枪星[4]

星星的视星等也随着星星本身的演化、和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当中。例如,当超新星爆发时,星体的视星等有机会骤增好几个等级。在未来的几万年内,一些逐渐接近地球的恒星将会显著变亮,例如葛利斯710在约一百万年后将从9.65等增亮到肉眼可见的1等。

视星等对照表
视星等级 对应天体
–38.00在距离一天文单位外看参宿七。此时将看到一团巨大的火球,占据着35°的天空。
–30.30在距离一天文单位外看天狼星
–29.30水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27.40金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26.74地球近日点上看太阳,比满月亮40万倍。
–25.60火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23.00木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21.70土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20.20天王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19.30海王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18.20冥王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16.70阋神星近日点上看太阳
–141个勒克斯的亮度。[5]
–12.92满月最亮时的亮度(一般是–12.74)。
–11.20塞德娜近日点上看太阳
–101965年池谷-关彗星接近太阳时最亮的水平。[6]
–9.50在地面上可见的最亮的人造卫星。
–7.50超新星SN 1006在1006年爆发最亮时的程度。
–6.00距离地球6500光年远的SN 1054在1054年爆发时的最大亮度。
–4.89 从地球上看金星的最大亮度。
–4.00 当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时,肉眼能分辨的最暗天体。
–3.99 470万年前从地球上看弧矢七的亮度。它是距今前后五百万年的時間範圍內,从地球上所能看到最亮的恒星(除了太阳、超新星)。
–3.82 从地球上看金星的最低亮度(当金星处于轨道远离地球的一侧时)。
–2.94 从地球上看木星的最大亮度。
–2.91 从地球上看火星的最大亮度。
–2.50 当太阳高于地平线10度时,肉眼所能见到的最暗天体。
–2.50 从地球上看新月的最大亮度。
–2.45 从地球上看水星的最大亮度(当水星处于的位置时)。
–1.61 从地球上看木星的最低亮度。
–1.47从地球上看天狼星的亮度。它是目前全天空除太阳外最明亮的恒星。
–0.831843年4月海山二假超新星爆发时的最大亮度。
–0.72从地球上看老人星的亮度。
–0.49从地球上看土星的最大亮度(当它的光环完全朝地球敞开时)。
–0.27从地球上看南门二的亮度。
–0.04从地球上看大角星的亮度。
−0.01从地球上看半人马座α星A
+0.03从地球上看织女星。它也是最初被定义为0等的恒星。
+0.50南门二看太阳。
1.47 从地球上看土星的最低亮度。
1.84 从地球上看火星的最低亮度。
3.03 SN 1987A大麦哲伦星云内爆发时的最大亮度。距离地球16万光年远。
3至4 当人身处城市(即较大光污染)时肉眼所能看见的最暗天体。
4.36 从地球上看仙女座星系 (M31)的亮度。
4.38 从地球上看木卫三的最大亮度。它是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卫星。
4.50 从地球上看M41[7]
5.20 从地球上看灶神星的最大亮度。
5.32 从地球上看天王星的最大亮度。
5.72 从地球上看三角座星系的最大亮度。[8][9]
5.73 从地球上看水星的最低亮度。
5.8 2008年3月19日发生的GRB 080319B伽玛射线暴的最大亮度,持续约半分钟,它刷新了人类以肉眼看见的最远天体记录(75亿光年)。[3]
5.95 从地球上看天王星的最低亮度。
6.49 从地球上看智神星的最大亮度。
6.50 地球上人类以肉眼能够分辨的最暗天体极限。
6.64 从地球上观测谷神星的最大亮度。
6.75 从地球上观测虹神星的最大亮度。
6.90 从地球上观测波德星系的亮度。虽然暗于6.5等但仍处于人眼观测极限范围内。[10]
7至8 理论上在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肉眼能看到的范围极限。[11]
7.78 从地球上观测海王星的最大亮度。
8.02 从地球上观测海王星的最低亮度。
8.10 从地球上观测土卫六(泰坦星)的最大亮度。
8.94 从地球上观测健神星的最大亮度。
9.50 一般情况下,使用7x50双筒望远镜能看到的最暗范围。
10.20 从地球上观测土卫八的最大亮度。
12.91最亮的类星体3C 273,距离地球24.4亿光年。
13.42 从地球上观测海卫一的最大亮度。
13.65 从地球上观测冥王星的最大亮度,比6.5等星暗725倍。
15.40 从地球上观测小行星2060的最大亮度。
15.55 从地球上观测冥卫一的最大亮度。
16.80 从地球上观测鸟神星
17.27 从地球上观测妊神星
18.70 从地球上观测阋神星
20.70 从地球上观测木卫十七
22.00 使用里奇-克莱琴望远镜拍摄30分钟重叠影像所能看到的极限。[12]
22.91 从地球上观测冥卫三
23.38 从地球上观测冥卫二
24.80 类星体CFHQS J1641 +3755的亮度[13][14]
25.00 从地球上观测土卫四十一
27.00 使用8米地面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最暗物体。
28.00 如果把木星放到距离太阳5,00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0.08光年)。
28.20 2003年,当哈雷彗星运行到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的时候。[15]
31.50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可见光范围能够看到的最暗物体极限。
35.00 在地球上观测变星LBV 1806-20。距离地球30,000–49,000光年。它本身光度很高,但星际尘埃的消光使得它的光传到地球时相当地暗。
36.00 使用欧洲极大望远镜能够探测到的最暗星体极限。
请参见恒星亮度列表

绝对星等

由于视星等需要考虑星体光度、距离、星际尘埃遮蔽等多重因素,因此仅凭视星等衡量恒星本身亮度是不客观的。只有从已知的距离观察一个恒星得到的亮度,才能确定它自身的发光强度,并用来与其他星体进行比较。我们把从距离星体10个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看到的目视亮度(也就是视星等),叫做该星体的绝对星等英語:,符號:M)。按照这个度量方法,牛郎星为2.19等,织女星为0.5等,天狼星为1.43等,太阳为4.8等。

絕對星等視星等的換算:

M = m + 5 - 5 × lg d,

其中M為絕對星等,m為視星等,d為以秒差距為單位的恆星距離。

因为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只能依靠反射星光才能看到,即使从固定的距离观察,它们的亮度也会不同,所以行星、小行星、彗星的绝对星等需要另外定義。行星的绝对星等定义为“天体在距离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都为一个天文单位(au),且相位角为0°时,呈现的视星等”。

各种类型的星等

以下列举使用不同的观测手段或关注的领域的星等。它们都有视星等和绝对星等之分。除此之外,还有AB星等(AB magnitude)和基于织女一的Vega星等。各种数据库,比如SDSS,会说明自身的星等标准。

光电星等

LBV 1806-20由于躲藏在尘埃云后,在可见光下仅有35等,然而在穿透力较强的红外线下可测出8等。灵活使用不同波长将对观测这类天体大有帮助。

最常用的光电星等系统是UBV系统。

UBV系统包括对天体在三个波长段的辐射测量,传统上通过在检测系统前放置标准滤光片实现:

  • U:波长360纳米(nm)左右,测量近紫外线成份,所得为紫外星等。
  • B:波长440nm左右,测量蓝色成分,所得为蓝色星等(蓝等,英文)。
  • V:波长550nm左右,测量黄、绿色成分,和人眼所见亮度接近,所得为可见星等。天文文献中,不特别说明的星等一般是可见星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可以表示为

M=-2.5 log10 E -5log10 r + 常数

其中M为绝对星等,E为照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坎德拉/米2;r为天体距离,常数的定义目前为太阳的可见绝对星等MU=5.61, MB=5.84, MV=4.83[16]

其它波段也可以测量星等。例如SDSS可以测量五种波段的星等:紫外(u),绿色(g),红色(r),近红外(i)和红外(z)。各个测出的数值都不相同。在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场合(例如穿透尘埃云),这些波段将大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 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Sacramento Peak. [2006-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6).
  2. . 星星宇宙. [2013-01-19].
  3. . NASA. 2008-03-21 [200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4. .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3).
  5. Ian S. McLean, Electronic imaging in astronomy: detectors and instrumentation Springer, 2008, ISBN 3-540-76582-4 page 529
  6. .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2011-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8).
  7. . SEDS (Student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2006-07-28 [200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8).
  8. . SIMBAD Astronomical Database. [200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9. Lodriguss, Jerry. . 1993 [200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5). (shows b mag not v mag)
  10. . SEDS (Student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2007-09-02 [200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9).
  11. John E. Bortle. . Sky & Telescope. February 2001 [200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3).
  12. Steve Cullen (sgcullen). . LightBuckets. 2009-10-05 [200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1).
  13. Cooperation with Ken Crawford
  14. .
  15. . ESO. 2003-09-01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日).
  16. Absolute Magnitude of the Sun 存檔,存档日期2007-07-18.


参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