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年表

星系年表星系星系團、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年代學。

20世紀之前

20世紀前期

20世紀後期

  • 1953年Gerard de Vaucouleurs發現直徑大約是200萬光年室女座星系團是被約束住的巨大超星系團
  • 1954年沃爾特·巴德魯道夫·閔可夫斯基辨認出銀河系外電波源天鵝座A的光學對應體。
  • 1959年劍橋大學干涉儀發現數百個電波源,並編輯成3C目錄。其中有許多在後來被發現是類星體電波星系
  • 1960年Thomas Matthews測量出電波源3C 48的位置,經確度達到5"。
  • 1960年Allan Sandage已可見光研究3C 48,並且觀察到異常的藍類星體。
  • 1962年Cyril Hazard、 M.B. Mackey、和A.J. Shimmins利用月掩星精確的測量3C 273的位置,並推論出他有雙重的來源。
  • 1962年Olin EggenDonald Lynden-BellAllan Sandage提出星系形成的理論,以單一(相對的)快速的整體崩潰,先形成了暈,然後才是星系盤面。
  • 1963年Maarten Schmidt辨識出3C 273紅移巴耳末線
  • 1973年Jeremiah OstrikerJames Peebles發現在螺旋星系中可見物質的總質量不足以產生足夠的牛頓萬有引力,使盤中的物質被吸引住而不會四散飛離或改變盤的形狀。
  • 1974年B.L. Fanaroff and J.M. Riley區別出邊緣昏暗(FR I)和邊緣明亮(FR II)的電波源。
  • 1976年Sandra Faber羅伯特·傑克遜發現橢圓星系的亮度和相對於中心速度離散的費伯-傑克遜關係。
  • 1977年R. Brent Tully理查德·費雪發表獨立的螺旋星系的亮度與盤面部分的速度自轉曲線的關係式
  • 1978年史蒂夫·葛利格萊爾德·湯普森描述后髮座超星系團。
  • 1978年維拉·路賓肯特·福特、 N. Thonnard、和艾伯特·玻斯曼測量了一些螺旋星系的自轉曲線,並且發現可以看見的恆星數量與牛頓萬有引力預測的數量之間有巨大的偏差。
  • 1978年倫納德·瑟爾羅伯特·齊恩推論星系形成是由許多較小的合併組合成大的。
  • 1981年羅伯特·科什那August OemlerPaul SchechterStephen Shectman發現牧夫座有一個直徑達到一億光年的巨大空洞
  • 1985年Robert Antonucci和J.米勒發現塞佛特II星系NGC 1068有高度偏振只出現在反射光中的寬譜線。
  • 1986年Amos Yahil大衛·沃克Michael Rowan-Robinson發現IRAS星系密度的偶極方向與宇宙微波背景溫度偶極的方向一致。
  • 1987年David BursteinRoger DaviesAlan DresslerSandra FaberDonald Lynden-Bell、R.J. Terlevich和Gary Wegner聲稱在銀河系周圍200萬光年內的星系一起都朝向長蛇座半人馬座方向,被稱為巨引源的星系團移動。
  • 1989年瑪格麗特·杰勒()和約翰·修茲勞()發現長城,是一個由星系組成的薄片,長五億光年、寬三億光年,但只有一千五百萬光年厚。
  • 1990年Michael Rowan-RobinsonTom Broadhurst發現IRAS星系IRAS F10214+4724宇宙中已知的天體中最亮的。
  • 1992年 - 第一次在宇宙微波背景中偵測到大尺度的結構,表明第一群的星系團種子出現在宇宙的早期。
  • 1995年 - 第一次在宇宙微波背景中偵測到小尺度的結構。
  • 1995年哈柏深空在144弧秒的視場中進行星系的調查。
  • 1998年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測繪出宇宙在鄰近銀河系附近的大尺度結構。
  • 1998年哈柏南天深空
  • 1998年 - 發現宇宙的加速
  • 2000年 - 一些來自宇宙微波背景實驗的數據,提供宇宙是平的有力證據(空間沒有彎曲,但時-空是),這對大尺度結構的形成有重要的含意。

21世紀

参考文献

  1. Josep Puig Montada.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tember 28, 2007 [2008-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8).
  2. Kepple, George Robert; Glen W. Sanner. . Willmann-Bell, Inc. 1998: 18. ISBN 0-943396-58-1.
  3. . [200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
  4. . [200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4).
  5.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 (英语)
  6. Mohamed, Mohaini, , Penerbit UTM: 49–50, 2000, ISBN 9835201579
  7. Hamid-Eddine Bouali, Mourad Zghal, Zohra Ben Lakhdar. (PD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2005 [2008-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5-24).
  8. Livingston, John W.,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71, 91 (1): 96–103 [99], doi:10.2307/600445
  9. Morelle, Rebecca. . BBC. 24 October 2013 [24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