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副镌
《晨报副镌》,又称晨报副刊,是《晨报》的综合性副刊,也是新文学运动早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1921年10月12日正式出版,1928年6月5日发布第2314号终刊。它的前身是北京《晨钟报》和《晨报》第7版。[1]
晨报副镌 | |
---|---|
類型 | 综合性副刊 |
版式 | 4开4版单张 |
主編 | 李大钊、孙伏园、刘勉己、丘景尼、 江绍原、瞿菊农、徐志摩 |
創刊日 | 1920年10月12日 |
語言 | 中文(繁體) |
停刊日 | 1928年6月初 |
总部 | 北京 |
名称由来
因其随《晨报》附送,所以鲁迅为其取名为《晨报附刊》。《晨报》编辑蒲伯英书写报头时,误将“附刊”写成“副镌”。作为本版编辑的孙伏园采用折中手法,报头采用“晨报副镌”,报眉采用“晨报附刊”,《晨报副镌》由此得名。[2]
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前后,在李大钊的带领下,这份报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的工具,同时它也介绍过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心转移后,它以推进新文学发展为主要任务。
在内容上,它着重介绍新思潮,新知识,提倡新文艺,主要撰稿人包括许多著名的作家,例如鲁迅、谢婉莹、胡适、周作人、叶圣陶等等。它还刊载了大量白话小说,诗歌和剧本。它也介绍和翻译过很多近代世界文学作品。它翻译过的外来文学作品主要有来自英国和美国的53篇、俄国的73篇、日本的37篇、法国的67篇、德国的23篇、古希腊的8篇和其他国家以及一些国籍不详的80篇。[3]这其中包含不少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歌德、罗曼罗兰、泰戈尔、莎士比亚、雪莱等等,也曾介绍过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除了文学作品,它也发表了许多理论著述的翻译,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哲学、政治、心理学、社会学、经济、物理、生物,天文、地理等自然人文科学。
办报历程年表
1916年8月15日《晨报副镌》前身《晨钟》报创刊,汤化龙出资筹办,李大钊担任总编辑。[4]
1918年8月,《晨钟》报改第七版为副刊版。
1918年9月,《晨钟》报由于刊载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的消息被封。
1918年12月,《晨钟》报改组为《晨报》,延续第七版为副刊。
1919年2月,《晨报》改革副刊,李大钊参与副刊编辑。
1919年2月7日,《晨报》第七版增加《自由论坛》、《译丛》和《剧评》三个版块,第七版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阵地。
1920年起,《晨报》第七版内容产生变化,提倡新文学,主要刊登文学作品,在思想界﹑文化界产生广泛影响。
1920年7月,孙伏园接任《晨报》第七版主编,改革副刊,在副刊中使用白话文和标点,要求副刊内容既学术化,又富有趣味性。
1921年10月12日,《晨报》第七版正式独立发行,报头更名为《晨报副镌》。
1924年10月24日,主编孙伏园辞职。
1925年4月1日,《晨报副镌》刊头改为《晨报副刊》。
1925年10月1日,新月派重要人士徐志摩担任主编,《晨报副镌》风格转变,呈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
1928年6月初,国民革命军(北伐军)进入北京,《晨报》于同年6月5日停刊,《晨报副刊》随之停刊。
1981年,人民出版社将原《晨报副镌》合订本缩小为16开本影印,共计15册。
重要办报阶段
办报初期
1916年办报初,《晨报副镌》属于《晨报》第七版,刊载诗歌、小说、小品文和学术讲演录等。言论缺乏定见。
李大钊时期
1919年在李大钊的带领下,《晨报》副刊进行改革。这一期间,副刊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为主。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和“俄国革命纪念”专号,并且开辟“马克思主义”专栏,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19年2月,《晨报》第七版以副刊的性质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采编“东西学者名人之新著”的 “译丛”和介绍大量欧美关注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变革的优秀剧作的“剧评”三个栏目。李大钊想借此促进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觉醒。[5]同时,副刊通过扶持文学青年,刊发新文学作品,大力弘扬“五四”文学精神,宣传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李大钊主编《晨报》第七版期间,刊发的1730篇各类文章中有1200余篇文学作品,其中包括鲁迅的《一件小事》、《故乡》,梁实秋的《荷花池畔》,胡适的《“人道主义”的真面目》,周作人的《最憨的歌》,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等。《晨报》副刊带头改变了以往报纸副刊的单纯消遣性质,成为开展新文化运动和进行思想斗争的重要阵地。
但是这一时期第七版只是《晨报》的一部分,并未单独刊发,刊载内容受限。
孙伏园时期
1920年7月,《晨报》第七版由孙伏园主编,1921年10月12日第七版扩张为四版单张,以日报的形式单独出版,并按月出版合订本,定名为《晨报副镌》。这一时期,由于马克思思想宣传的中心逐渐转移至上海,因此《晨报副镌》的内容也发生变化,开始着重宣传新文学,版面多用来刊载文学作品。[6]设置了“小说”、“浪漫谈”、“古文艺”、“游记”、“歌谣”等栏目。除了文学,《晨报副镌》还出现了科学学术方面的版块,如“地质浅说”、“卫生浅说”、“科学谈”等。[7]
这一时期的稿件注重作品的趣味性和文艺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鲁迅发表的连载小说《阿Q正传》。《晨报副镌》还成为开展现代文学保卫战的阵地,1922年,副刊组织了对于《尝试集》(中国第一本新诗集)的保卫战。[8]
在《晨报》主编蒲伯英的带领下,《晨报副镌》也受到母报办报方向——坚持言论独立和言论自由的精神立场的影响。蒲伯英这一时期以“余谭”为名,在副镌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包括小品文,剧论,小说等,在编辑事物上为副镌做出了一定贡献。[9]
这一时期是《晨报副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使其成为五四期间最负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
徐志摩时期
1925年10月1日徐志摩接任《晨报副刊》主编,副刊转换风格,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比重,思想也逐渐趋于保守。徐志摩接手《晨报副刊》前,新文学的各种力量都再次集合,但是徐志摩接手编辑后,《晨报副刊》成为了他和新月派表达新古典主义文学主张的地方。这一时期副刊的撰稿人多为新月社同仁,如闻一多,梁实秋等,徐志摩也经常刊登自己的文章。1926年,徐志摩用《晨报副刊》的篇幅创刊《诗镌》(共11期)和《剧刊》(共15期)﹐并倡导新格律体诗﹐推动了新诗的发展。《晨报副刊》在徐志摩的带领下逐渐成为新月社文学理想的传播地。
由于徐志摩缺少编辑技术且对办报技术了解不多,他的编辑思维使得副刊的传播功能弱化,文学专刊色彩加强。专刊适合在这一专业有兴趣和阅读需求的人阅读,而当时的中国懂得欣赏文学的人还不多,因此《晨报副刊》的读者群由综合走向专门,广告量锐减,经济效益降低。[10]
历史影响
1. 扛起了“革命”的大旗,成为参与新文化运动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园地。
2.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传播力量,为中国人民传输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3. 对中国新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孕育了大批现代文学家,如鲁迅,冰心,周作人等;出版需要大量稿件加速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理论的建设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播了西方文学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推动了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
4. 开创了中国报刊首举:创立了“劳动节纪念”专号、“俄国革命纪念”专号和“马克思研究”专栏;首次让“附刊”这一名称见于报端。
5. 开辟了中国现代报纸副刊民主性改革的先河。
6. 奠定了现代报纸副刊的地位。
参考文献
- 北京《晨报》副刊《晨报副镌》[J]. 新闻与写作,2007,03:41.
- 刘家林. 《中国新闻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395-398.
- 赖斯捷.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38.
- 赖斯捷.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
- 崔银河. 《晨报》副刊与李大钊[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9-24.
- 张李慧. 《晨报副刊》的发展概况[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1:283-284.
- 高艳红. 孙伏园的副刊编辑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
- 赖斯捷.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26-37.
- 罗义华. 《晨报副镌》的出现和蒲伯英的贡献[J]. 新闻大学,2005,02:40-43.
- 赖斯捷.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