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 (北魏)

李宪470年-527年),字仲轨赵国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北魏官员。

生平

李宪的父亲李式被使者逮捕时,西兖州的官吏百姓送行到黄河边上。当时李宪刚出生满月,李式大声的向众人喊道:“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西兖州从事汲固应声回答说:“今天与古代岂有不同!”汲固于是悄悄回去,不再回头望,直接进入城内,从李式夫人的房中把李宪抱回家藏了起来。等到逮捕李宪时,正好一个婢女生下男孩,李宪的母亲将婢女的儿子交给使者。事情不久就泄露了,汲固就带着李宪逃跑躲藏,遇到赦免才回家。李宪就这样被汲固养育到了十多岁,常常喊汲固夫妇为爹娘[1][2]

李宪清异秀出,仪容美好,喜好学习有才具风度,虚岁十二时担任秘书内小,虚岁十七时继承了濮阳侯的爵位,又降为伯爵,出任秘书中散,很为魏孝文帝元宏所赏识,略微升任散骑侍郎,迎接南梁的使者萧琛范云。李宪以母亲年老请求回乡奉养,于是担任建威将军、赵郡内史。赵脩与李宪是同乡,赵脩回乡安葬父母,刺史太守以下对他畏惧的不敢正立,只有李宪不向赵脩屈服,当时的人推崇李宪。等到魏孝文帝南征的时候,李宪被征召担任大将军长史,很快出任吏部郎中,因为给母亲守丧而离职,又被征召出任太子中庶子,李宪以在守丧期间为由拒绝,后又被征召担任尚书左丞,李宪还是坚决拒绝,之后担任骁骑将军尚书左丞,没有上任,出任长兼吏部郎中,升任长兼司徒左长史、定州大中正,很快升任河南尹,在尚书上省参与商议新法令。永平三年(510年),李宪外任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左将军兖州刺史。永平四年(511年),因事被定罪除去名籍。后来因为依附高肇,为中尉元匡弹劾,灵太后特旨赦免[3][4]正光二年(521年)二月,魏孝明帝元诩在国子堂讲习,召李宪参与听讲,又以李宪的儿子李骞国子生。正光四年(523年),李宪出任光禄大夫,恢复原本的爵位濮阳伯。正光五年(524年),李宪出任持节安西将军、代理雍州刺史,很快担任七兵尚书,加抚军将军,转任镇东将军[5][6][7]

孝昌初年,元法僧占据徐州反叛北魏。魏孝明帝诏令李宪担任使持节、征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等人前往讨伐。正好梁武帝萧衍派遣豫章王萧综据彭城,很快萧综投降。徐州平定后,魏孝明帝诏令派遣兼任黄门侍郎常景前往军中慰劳,赐给李宪骅骝马一匹,仍以李宪担任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孝昌二年(526年),梁武帝派遣平北将军元树、右卫将军胡龙牙、护军将军夏侯亶等人前来进攻北魏的寿阳。元树等人从下蔡经过驻扎在寿阳城东北,夏侯亶经过黎浆驻扎在寿阳城南。李宪认为不先击败元树等人,就无法攻克夏侯亶,于是派遣儿子李长钧率军迎战。北魏军队战败,李长钧被活捉。元树等人乘机进攻,李宪力竭,献城投降。李宪要求回到北魏,梁武帝让他回去。返回后,李宪被敕令交付廷尉。孝昌三年(527年)秋,李宪的女婿安乐王元鉴占据相州反叛。灵太后认为元鉴想要威逼胁迫,于是诏令赐李宪自杀,李宪时年虚岁五十八。永熙年间,朝廷赠予李宪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谥号文静元象元年十二月廿四日(539年1月29日)合葬于家族旧墓[8][6][7]

家族

祖父

父亲

夫人

  • 河间邢氏,北魏瀛州主簿邢肃之女[7]

子女

  • 李长钧,庶长子,北魏开府参军事,夫人河南元氏,司空公元孟和之女[7]
  • 李希远,北魏殷州主簿,夫人广平宋氏,吏部尚书宋弁之女[7]
  • 李希宗,北魏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夫人崔幼妃,仪同三司崔楷之女[7]
  • 李希仁,北魏辅国将军、中书侍郎,夫人崔芷蘩,仪同三司崔孝芬之女[7]
  • 李骞,北魏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殷州大中正,夫人范阳卢氏,开府咨议卢文翼之女[7]
  • 李希礼,北魏征虏将军、司空咨议,夫人范阳卢氏,正员郎卢文符之女[7]
  • 李长辉,嫁北魏龙骧将军、营州刺史、安平男博陵崔仲哲,司徒静穆公崔秉之子[7]
  • 李仲仪,嫁北魏冀州司马勃海高某[7]
  • 李叔婉,嫁北魏兖州刺史、渔阳县开国男博陵崔巨伦,廷尉卿崔逸之子[7]
  • 李季嫔,嫁北魏司空公、安乐王元鉴,尚书左仆射、安乐武康王元诠之子[7]
  • 李稚媛,嫁北魏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荧阳郑道邕,青州刺史郑琼之子[7]

孙子女

  • 李祖牧,李希远之子,北魏太尉外兵参军[7]
  • 李谭亮,李长钧之子,北魏开府参军事[7]
  • 李谭德,李长钧之子[7]
  • 李摩诃,李长钧之子[7]
  • 李毗罗,李长钧之子[7]
  • 李迎男,李长钧之女[7]
  • 李祖昇,李希宗之子,北魏司徒参军事[7]
  • 李祖勋,李希宗之子[7]
  • 李祖猗,李希宗之女[7]
  • 李伽利,李希仁之子[7]
  • 李黄父,李希仁之子[7]
  • 李宝信,李骞之女[7]
  • 李僧藏,李希礼之子[7]

曾孙子女

  • 李白石,李祖牧之子[7]
  • 李僧德,李祖牧之子[7]
  • 李阿范,李祖牧之女[7]

參考資料

  1. 《魏书·卷八十七·列传节义第七十五》: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民皆送至河上。时式子宪生始满月,式大言于众曰:“程婴、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岂殊。”遂便潜还,不复回顾,径来入城,于式妇闺抱宪归藏之。及捕者收宪,属有一婢产男,母以婢儿授之。事寻泄,固乃携宪逃遁,遇赦始归。宪即为固长育至十馀岁,恒呼固夫妇为郎婆。
  2. 《北史·卷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人皆送至河上。时式子宪生始满月。式大言于众曰:“程婴、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岂殊!”遂便潜还不顾,径来入城,于式妇闺抱宪归藏。及捕者收宪,属有一婢产男,母以婢儿授之。事寻泄,固乃携宪逃遁,遇赦始归。宪即为固长育,至十馀岁,恒呼固夫妇为郎婆。
  3. 《魏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寻以高肇之党,与王世义、高绰、李宪、崔楷、兰氛之为中尉元匡所弹,灵太后并特原之。
  4. 《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寻以高肇之党,与王世义、高绰、李宪、崔楷、兰氛之为中尉元匡所弹,灵太后并特原之。
  5.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式子宪,字仲轨。清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太和初,袭爵,又降为伯。拜秘书中散,雅为高祖所赏。稍迁散骑侍郎,接对萧衍使萧琛、范云。以母老乞归养,拜赵郡太守。赵脩与其州里,脩归葬父母也,牧守以下畏之累迹,惟宪不为之屈,时人高之。转授骁骑将军、尚书左丞、长兼吏部郎中。迁长兼司徒左长史、定州大中正。寻迁河南尹。参议新令于尚书上省。永平三年,出为左将军、兖州刺史。四年,坐事除名。后以党附高肇,为御史所劾。事具高聪传。正光二年二月,肃宗讲于国子堂,召宪预听,又以子骞为国子生。四年,拜光禄大夫,复本爵濮阳伯。五年,除持节、安西将军、行雍州刺史。寻除七兵尚书,加抚军将军。
  6. 《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子宪,字仲轨,清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太和初,袭爵,又降为伯。拜秘书中散,雅为孝文知赏。后拜赵郡太守。赵脩与其州里,脩归葬父母也,牧守以下畏之累迹,宪不为屈,时人高之。后以党附高肇,为御史所劾。正光五年,行雍州刺史,寻除七兵尚书。孝昌中,除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及梁平北大将军元树等来寇,宪力屈而降。因求还国。既至,敕付廷尉。宪女婿安乐王鉴据相州反,灵太后谓鉴心怀劫胁,遂诏赐宪死。永熙中,赠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谥曰文靖。
  7.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節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尚書令儀同三司文靜李公墓誌銘」君諱憲,字仲軌,趙國柏仁人也。自姬水開原,商丘肇構,或以感夢垂範,或以非道無名。世復公侯,門兼將相。長瀾寫而不竭,」□葉布而彌芳。大父太尉宣公。位隆庶尹,功高列辟,故已流美笙鏞,圖烈尊鼎。考安南使君。陪遊博望,侍講金華,惠民辟國,」□存舊老。公稟川嶽之秀气,資辰昴之上靈。琬琰積而成德,珪璋達而為寶。儀製瑰華,音神秀徹,仁惠由已,孝友自天。言為」□的,行成規矩,業備齊韓,辭兼鄭衛。落落有千刃之姿,堂堂成萬夫之目。初在庚寅,遘家多難,事切趙孤,獲全魯保。有容汲」□,□義忘身,慕程嬰之高範,懷李善之忠節,恩斯鞠我,同群虎狼。雖事窮人跡,而年周天道。忠而為戮,卒逢寬政,遺薪復荷,」□□還興。年十有二,為秘書內小。投刺公卿,拊塵街巷,等偉器之傾坐,同璧人之迻市。高皇深加寵異,禮秩稍增,及爾同」□□而不逮。年十七,繼立為濮陽侯,尋除散騎侍郎。既德隨年上,亦位逐恩隆,入參帷席,出倍輿輦,綢繆樞禁,左右生光。屬」養禮云及,念切閭井,始露丹衿,終迴白日。乃除建威將軍趙郡內史。懷組下車,衣繡從政,化同春氣,澤侔時雨,枳棘靡遺,灌」蒲自息。非直廣陵興頌。襄陽作歌而已。及將巡五嶺,親御六師,慕府上寮,事歸僉屬。乃徵為大將軍長史,尋除吏部郎中。以」憂去任。復徵為太子中庶子。公孝思天至,羸頓過人,屢表求哀,久不獲命。既而一人在天,百官總己,司轄朝端,任殊往日。」徵為尚書左丞。復固辭不起。後除驍騎將軍尚書左丞,未拜,乃除吏部郎中。經綜流品,抑揚雅俗,草菜自盡,隱屈無遺。轉司」徒左長史,守河南尹。外家貴臣,舊難為治,而水火兼行,韋弦具舉,曾未期月,風化有成。獄犴蕭條,桴鼓虛置。邵公流稱於前,」音徽不遠;子華垂譽於後,芳塵在目。出為使持節都督兖州諸軍事左將軍兖州刺史。先之簡惠,重以廉平,縫掖相趨,絃歌」成韻,風動雲行,無思不偃。褰帷從事,遠未為匹;露袞酬庸,詎云能擬。既而萋斐內構,瘢疵外成,反顧三河,龍門日遠。未動終」窮之歎,故絕行樂之辭。酌醴焚枯,高□古昔。以詩賦為錦綺,用經典為膏腴。處常待終,不從流俗,闔門靖軌,十載於茲。既體」中庸,時來不逆。乃為光祿大夫,銀章青綬。屬西戎滑序,蝟起狼顧,玉石靡分,芝藋同盡,陸海神皋,化為巢窟。自非政同豹產,」謀協方邵,無以作鎮陵輔,式遏艱虞。加安西將軍,以本官作雍州事。未幾,徵為撫軍將軍,七兵尚書。龍淵礪而渝明,江海酌」而難竭。臺閣不理,於此有歸。轉鎮東將軍。于時長蛇荐食,憑陵南鄙,孤亭遠戍,所在到縣。徐州刺史元法僧竊邑與賄,策名」境外。朝廷乃眷東顧,日昊忘?,以公為征東將軍東討都督。清濟河如拾遺,舉彭沛於覆手。皆奇聞並立,聲實俱行。所以役」未踰時而功不世出。尋除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征東將軍揚州刺史淮南大都督。梁氏舉吳越之眾,堙桐柏之流。刀斗」沸於堞下,艕歌起於城上,負戶而汲,易子而炊,□□丸積,勢若棋累。國家經營內難,非遑外圖,故載離寒暑,而終於淪陷。吳」人雅挹風概,義而還之。乃盤水氂纓,自拘司敗。雖蘗異人生,而禍從地出。知與不知,莫不銜涕。時年五十八。惟公志識貞遠,」器扃淹峻。昭冥不改其節,風雨無異其音。耕道獵德,枕仁藉義。熹怒不形於色,得喪俱遣於懷。不諂不驕,無怨無悔,資仁成」勇,移孝為忠,周於御己,達於從政,故以德秀生民,聲動天下。而報善無徵,云亡奄及,道消遂往,逝水不歸,運開追復,幽泉已」閉。乃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尚書令儀同三司,謚曰文靜,禮也。雖復賜地城傍,」陪陵有託,思鄉動夢,歸本成禮。越以元象元年十二月廿四日合葬於舊墓。昔胡公有銘棺之義,熙伯著書版之辭,故敬述」徽範,貽諸長世。其銘曰:」巖巖秀嶺,浩浩豐原,既稱世祿,亦號儒門。揚風上緒,播美來昆,文武不墜,風俗猶存。此德山川,資明象緯,道雖日損,學乃□」費。非齒而尊,捨爵而貴,藝貫鄒魯,聲傳梁魏。摶風上運,驤首高馳,終年四轉,卒歲三移。高冠岌岌,駢組陸離,迴顧敵齒,傍望」肩隨。牧州典郡,化成期月,來儀少陽,實應僉曰。官方務本,動為功伐,東建旌麾,南專鈇鉞。方期難老,永作棟梁,逶迤袞職,邦」家之光。斯望既舛,如何彼倉,老少有慟,朝野悲涼。葬等反周,魂同思沛,風翼歸幰,雲承還蓋。鷩冕加榮,龍旗追會,泉門長掩,」芳塵永壒。」夫人河間邢氏。父肅,州主簿。」長子希遠,字景沖,州主簿,少喪。子長鈞,字孝友,開府參軍事。第二子希宗,字景玄,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出後(下殘)」第三子希仁,字景山,輔國將軍中書侍郎。第四子騫,字景讓,散騎常侍中軍將軍殷州大中正。」第五子希禮,字景節,征虜將軍司空諮議修起居注。」長女長輝,適龍驤將軍營州刺史安平男博陵崔仲哲。父秉,司徒靜穆公。第二女仲儀,適冀州司馬勃海高(下殘)」侍御史。第三女叔婉,適兖州刺史漁陽縣開國男博陵崔巨。父逸,廷尉卿。第四女季嬪,適司空公安樂王(下殘)」銓尚書左僕射武康王。第五女稚媛,適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熒陽鄭道邕。父瓊,青州刺史。」希遠妻廣平宋氏。父弁,吏部尚書。孫祖牧,字翁伯,太尉外兵參軍。長鈞妻河南元氏。父孟和,司空公。(下殘)」譚亮,開府參軍事。第二孫譚德。第三孫摩訶。第四孫毗羅。孫女迎男。」希宗妻博陵崔氏。父楷,儀同三司。孫祖昇,字孝舉,司徒參軍事。第二孫祖勳,字孝謀。孫女祖猗,適安樂(下殘)」希仁妻博陵崔氏。父孝芬,儀同三司。孫伽利。第二孫黃父。」騫妻范陽盧氏。父文翼,開府諮議。孫女寶信。」希禮妻范陽盧氏。父文符,正員郎。孫僧藏。」祖牧息白石,僧德。女阿範。
  8.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孝昌初,元法僧据徐州反叛。诏宪为使持节、假镇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延明、临淮王彧等讨之。会萧衍遣其豫章王综据彭城,俄而综降。徐州既平,诏遣兼黄门侍郎常景诣军慰劳,赐宪骅骝马一匹,仍除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二年,萧衍遣其平北将军元树、右卫将军胡龙牙、护军将军夏侯亶等来寇寿阳。树等从下蔡军于城之东北,亶从黎浆而屯于城南。宪谓不先破元树等,则夏侯亶无由可克,乃遣子长钧率众逆战。军败,长钧见执。树等乘之,宪力屈,以城降。因求还国,衍听归。既至,敕付廷尉。三年秋,宪女婿安乐王鉴据相州反。灵太后谓鉴心怀劫胁,遂诏赐宪死,时年五十八。永熙中,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谥曰文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