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共同體
歷史
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針對越南作為反共產黨的宣示,1997年發展為東協自由貿易區,並在其建議下,2005年成立東亞峰會。東亞峰會和東協的關係不甚明朗。
2009年日本政府在競選期間提出東亞共同體。
日本外務省被視為較為積極推動的一方。自民黨及民主黨均在政綱中提到在東亞地區建設一個共同體的構想。特別是在政黨中提倡「與亞洲共生」的民主黨更為屬意。日本國外則主要由韓國的保守政治家所提倡。這個構想曾在ASEAN+3、印度、澳洲、紐西蘭參加的2003年第9屆東盟峰會上作為議題。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日韓敲定未來合作大方向:共建東亞共同體。大多數的贊成者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然後再以歐元作為榜樣導入區域貨幣。這是從「流通貨幣」到區域貨幣作為的一籃子貨幣概念的構想。但也有憲政民主、市場經濟以及漢字文化等共同價值觀的意見。
回應
赞成意見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國國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2009年12月14日访问日本前表示,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显示了日本政府重视东亚区域合作的积极姿态。这一构想符合亚洲一体化进程的大趋势,也是包括中日两国在内本地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东亚共同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当前最重要的是各国应加强对话沟通,形成共识。[2]
對地域的政治穩定、融和的期待
- 隨著共同體經濟交流發展,各國政治對立能漸漸消除,維持地域安定。
其他
- 日本贊成者認為,如果日本不參加共同體,共同體將會以中國為中心,中國對與會各國的影響力將會日益增大。所以作為牽制中國角色的日本,有必要在建設共同體上擔任領導角色。
- 中、日、韓三國之間,對各自及相互的歷史認識雖有部份的不同,但2009年10月開始進行歷史教科書共同編輯,增進東亞各國民族間的歷史共識,建立亞洲經濟共同繁榮的局面。
價值觀差異
政治及領土紛爭
- 二戰歷史因素、地緣關係原因孳生的反對情緒阻礙共同體的誕生。
- 領土紛爭的問題阻礙共同體的誕生。
- 分裂國家的歷史問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對峙,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國際上大多數國家不承認中華民國(臺灣),使得中華民國(臺灣)無法加入該共同體。
- 朝鮮與韓國的對峙,使得朝鮮或韓國加入該共同體的過程會遇到阻礙。
- 堅持獨立自主的國家性以及畏懼被併吞的風險
-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受日本、韓國、蒙古國、中華民國(臺灣)等國畏懼,日本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韓國等國畏懼。
- 外部大國的憂慮
- 把日本、韓國、中華民國(臺灣)的盟國美國排除,將令美國感到不快,因此美國積極遊說澳大利亞等盟國共同加入該共同體。
- 把領有北亞的俄羅斯排除在外,將令俄羅斯感到不快。
經濟學
構想中的東亞共同體成員國
参考文献
- 韦弦. 韦弦 , 编. . 新加坡: 联合早报: 1. 2009年10月13日 [2017-02-27]. (原始内容 (shtml)存档于2016-09-21) (中文(简体)).
- .
- 徐一睿. 徐瑾 , 编. (shtml). 中日关系. 日本: FT中文网: 1. 2014年8月27日 [2017-02-27] (中文(简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为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博士,亦为近期在日出版《中国财政调整制度的新局面》
外部連結
- 東亞共同評議會(日語)
- 東亞共同體與經濟連動協定(町村信孝著)(日語)
参见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 東亞文化圈
-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 亞元
- 東南亞國協
- 大東亞共榮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