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澤876

格利泽876是一顆紅矮星,體積為太陽的一半,位於寶瓶座,距離地球15光年;距離银河系6000光年。他也是一顆變星,標示的名稱為寶瓶座 IL,其光譜類型為M4V。之前已經發現兩顆行星,其軌道共振為2:1;在2006年發現他有第3顆行星。格利泽876是迄今被證實有行星的兩顆紅矮星之一,另一顆是格利澤436

格利澤876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星座 寶瓶座
星官
赤經 22h 53m 16.7s
赤緯 -14° 15 49
視星等(V) 10.18
特性
光谱分类M3.5V
U−B 色指数1.15
B−V 色指数1.59
变星类型天龍座 BY
天体测定
徑向速度 (Rv)-1.7 km/s
自行 (μ) 赤经:960.33 mas/yr
赤纬:-675.64 mas/yr
视差 (π)212.59 ± 1.96 mas
距离15.3 ± 0.1 ly
(4.7 ± 0.04 pc)
绝对星等 (MV)11.82
詳細資料
質量0.32 ± 0.03 M
半徑0.36 R
亮度0.0124 L
溫度3,480 ± 50 K
金屬量75% 太陽
自轉96.7
年齡9.9 × 109
其他命名
IL Aquarii, Ross 780, G 156-057, BD-15°6290, GCTP 5546.00, LHS 530, Vys 337, HIP 113020

距離和可見性

格利泽 876非常靠近我們的太陽系,根據依巴谷天體測量衛星測得的視差為212.59毫秒弧(mas)[1]相當於4.7秒差距(15.3光年)。儘管如此的靠近我們,但因為星光極為微弱(10等星),因此肉眼無法看見,只能使用望遠鏡來觀察。

恆星特徵

作為一顆紅矮星,格利泽876的質量遠低於我們的太陽,估計只有太陽的32%。[2]Gliese 876表面的溫度也比太陽要低,半徑也比太陽小。[3]結合這些因素,使得這顆恆星的光度僅為太陽的1.24%,因此多數的能量都在紅外線波長

要估計低溫恆星的金屬含量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它們的大氣層中已經可以形成雙原子分子,使得光譜線變得很複雜。經過對光譜適當的觀察與重塑,估計Gliese 876的重元素豐度比太陽略低些(的豐度約為太陽的75%)。[4]基於色球層的活動與所依據的理論模型,這顆恆星的年齡大約是65.2億或99億歲。[5]

如同許多低質量的恆星,格利泽876也是一顆變星,它的型態是天龍座 BY,亮度的變化是0.04[6]這種類型的變星是因為表面有大的星斑,隨著恆星的自轉出沒而造成光度變化。[7]

行星系統

藝術家印象下的行星格利泽876b

在1998年,分別由Geoffrey Marcy[2]和Xavier Delfosse領導的兩個獨立研究團體宣布有一顆行星在軌道上環繞著格利泽876。[8]這顆行星被標示為格利泽876b,是依據行星的重力對恆星的影響,測量恆星徑向速度的變化發現的。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兩倍,以大約61天的週期環繞一週,距離是0.208天文單位,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還要近。[9]

在2001年,這個系統發現了第二顆行星,比早先發現的還要靠近恆星,[10]質量是0.62木星質量,標示為格利泽876c,與外側的行星有 1:2的軌道共振關係,每30.340天環繞恆星一週。軌道週期上的關聯起初被誤認為是外側行星離心率的增加,是兩顆行星環繞恆星引發的強烈的引力交互作用,造成軌道要素快速的改變。[11]

在2005年,由Eugenio Rivera 領導的另一個團隊,在進一步的觀測中發現了在更內側大小如同木星的第三顆行星。[12]這顆行星被標示為格利泽876d,估計的最低質量只有地球的5.88倍,很有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基於徑向速度的測量和與兩顆大行星間的交互作用,估計系統在天空中的傾斜約為50°。如果在這個系統的狀態是共平面的,這顆行星的質量會比由徑向速度變化測得的估計最低值大約30%。這樣,最內側行星的質量將是地球的7.5倍。另一方面,天體測量的方法建議最外側行星的傾斜角度約為84°,這意味著真實的質量只會比最低質量略大一些。[13] 由Paul Shankland(成員有Rivera和其他人)主持的另一次研究,未能發現行星凌,也就是行星由恆星的前方經過的現象, -- along with a radial velocity 'tilt' away from 90° (caused by the Rossiter-McLaughlin effect) -- and so indicates the notional ~90° inclination is further unlikely.[14]

兩顆木星質量等級的行星都位於格利泽 876傳統上的適居帶(HZ)內,這個區域在0.116至0.227天文單位之間。[15]在這個系統中,地球大小的行星與適居帶有一段距離, This leaves little room for an additional habitable Earth-size planet in that part of the system.另一方面,大行星如果有夠大的衛星,也許可以支持生命的存在。

格利澤876的行星系[16][note 1]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质量 半長軸
(AU)
轨道周期
()
離心率 傾角 半径
d 6.83 ± 0.40 M 0.02080665 ± 0.00000015 1.937780 ± 0.000020 0.207 ± 0.055 ? ?
c 0.7142 ± 0.0039 MJ 0.129590 ± 0.000024 30.0081 ± 0.0082 0.25591 ± 0.00093 ? ?
b 2.2756 ± 0.0045 MJ 0.208317 ± 0.000020 61.1166 ± 0.0086 0.0324 ± 0.0013 ? ?
e 14.6 ± 1.7 M 0.3343 ± 0.0013 124.26 ± 0.70 0.055 ± 0.012 ? ?

相關條目

注释

  1. Uncertainties in the planetary masses and semimajor axes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in the mass of the star.

參考資料

  1. . The Hipparcos and Tycho Catalogues. ESA. 1997 [4 August 2006].
  2. Marcy, G.;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505 (2): L147 – L149.
  3. Johnson, H., Wright, C.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1983, 53: 643 – 711.
  4. Bean, J.L.; 等. .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6, 653: L65 – L68.
  5. Saffe, C.; 等.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5, 443 (2): 609 – 626.
  6. Samus; 等. . Combined General Catalogue of Variable Stars. 2004 [4 August 2006].
  7. Bopp, B., Evans, D.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73, 164: 343 – 356.
  8. Delfosse, X.; 等.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8, 338: L67 – L70.
  9. Butler, R.;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46: 505 – 522. (web version)
  10. Marcy, G.;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56 (1): 296 – 301.
  11. Rivera, E., Lissauer, J.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58 (1): 392 – 402.
  12. Rivera, E.;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34 (1): 625 – 640.
  13. Benedict, G.;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81 (2): L115 – L118.
  14. Shankland, P. D.; 等.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53: 700 – 707.
  15. Jones, B.;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2 (2): 1091 – 1101.
  16. Rivera, Eugenio J.; 等.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July 2010, 719 (1): 890–899. Bibcode:2010ApJ...719..890R. arXiv:1006.4244. doi:10.1088/0004-637X/719/1/89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