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山萬善廟

案山萬善廟臺灣話),俗稱北鼓,台灣澎湖縣廟宇,位於馬公市案山里,主祀萬善爺,屬於孤魂信仰的有應廟。[1]

案山萬善廟
Anshan Wanshan Temple
立面、金爐
立面、金爐
漢語拼音
台羅拼音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 880 澎湖縣馬公市案山里96-60號
創建年份 相傳為 日治臺灣昭和七年(1932年)
廟格 有應廟
主神 萬善爺
例祭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
農曆三月二十(註生娘娘誕辰)
農曆八月十二(萬善爺壽誕)

沿革

案山萬善廟建於案山聚落北側的「牛頭山」東南方二十公尺處,而牛頭山則搭建「平安寶塔」,分別位於案山北極殿左右前方,具有避邪鎮煞之風水效用;又早期案山居民稱平安寶塔作「南鐘」、案山萬善廟為「北鼓」,肇因萬善廟建於一稱作「北鼓」的小土丘上。「南鐘北鼓」因位置鄰近海灣、扼守航道,大有保衛漁船夜間平安進出港口的功效。[2][3]由於案山里幾經日本海軍填土連結「測天島」,建造海軍軍港、後有興建馬公第三漁港案山漁港等情事,地貌在20世紀已有大幅度的改變。[4][5]

現今案山萬善廟所在地點,因填海造港之故,較早期遠離海濱許多,而萬善廟盤據「牛頭山」土丘而被稱作「北鼓」的俗名,則因國民政府實施農地重劃政策,「牛頭山」已被剷平,亦難以遙想往昔案山萬善廟與地形相關的命名淵源。[2][3][6]

案山萬善廟相傳建於日治時期昭和七年(1932年),後於民國48年(1959年)重建。民國90年(2001年)間,案山萬善廟舉行第二次重建,由值年鄉佬等奔走、籌措經費,並得案山北極殿的鸞堂-「至善社友愛堂」的合作,也獲得原地主高啟保的廟宇使用同意,於同年4月24日進行公開招標,重建工程由朝國營造廠得標、洪俊瑋承建,在5月6日動工,順利於民國91年(2002年)五月落成,總計斥資新台幣394萬7444元整。[1][lower-alpha 1]

軼聞

信眾咸信萬善廟的主神「廟小神靈」,相傳曾有一名叫做張忠虎的高雄人士,退伍之後前來澎湖旅遊時,便在萬善廟中許願,祈求萬善爺保佑其事業順利、創業成功,事成必定返澎叩謝神恩。張忠虎返回台灣,此去經年,果真事業有成,卻不慎忘記返回案山萬善廟還願的諾言,直到某日作夢夢見一位黑面神尊才驚醒,憶及往事,隔日立刻返回澎湖,並向澎湖的法師蔡德榮請教,始知夢中出現的神明為「萬善爺公」,便捐出新台幣十萬餘元[1],今案山萬善殿旁之金爐,傳為張忠虎先生所捐。[7]

圖輯

相關條目

注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案山萬善廟
  1. 參見〈案山萬善廟重建碑記〉載錄。

參考資料

  1.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台灣)‎).
  2.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灣)‎).
  3. 許, 玉河.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灣)‎).
  4. 賴, 惠敏. .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71 (中文(台灣)‎).
  5. 許, 玉河.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灣)‎).
  6.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灣)‎).
  7. . 澎湖旅遊達人.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