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山柳星君祠

案山柳星君祠臺灣話),舊名柳星廟,台灣澎湖縣廟宇,位於馬公市案山里,主祀柳星君,隸屬東西澳的祠廟。[1][2]

案山柳星君祠
Anshan Liuxingjun Temple
案山柳星君祠立面,楹聯之上聯「柳職威靈佑吉慶」、下聯「星君顯赫庇康寧」、橫批「福星永佑君」
案山柳星君祠立面,楹聯之上聯「柳職威靈佑吉慶」、下聯「星君顯赫庇康寧」、橫批「福星永佑君」
漢語拼音
台羅拼音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 880 澎湖縣馬公市案山12-3號
創建年份  大清光緒年間
廟格 祠廟
主神 柳星君
林德全
相关人物 歐謝桂蘭、吳通壽

沿革

柳星君祠位於案山里,原乃奉祀案山社鄉賢林德全的祠廟。林德全生卒年不詳,根據〈柳星廟重建碑誌〉所述,林德全活躍於清領時期光緒年間(1875年至1895年[注 1]),為當時案山北極殿武壇舉足輕重的大法師,早年因醫藥不普及、醫學也不發達,平民百姓若有生理病痛、疑難雜症,往往請教神明指示,林德全時為北極殿乩身,常常替百姓配藥解籤,不少人因此痊癒,因此獲得案山里民尊敬。[1][3][注 2]

林德全身故後,案山居民有感林氏無子,身後沒有香火供奉,決議在案山北極殿之後方(東南側)起建小祠,供奉林氏的神牌報其恩德,但最初該祠並無廟名,僅知亦有些無主的神像一同安放祠中。後因案山北極殿玄天上帝顯靈降世,指派柳星君來這間小祠廟駐蹕,此祠廟被正式定名「柳星廟」,並以「柳星君」為廟宇鎮殿主神,惟改祀年份不詳。[1][注 3]

民國81年(1992年),澎湖縣政府徵收土地、擴建道路,柳星廟因此被迫拆除遷移。時逢案山里民歐謝桂蘭捐獻廟地,柳星君祠遂於同年農曆四月初十動土興工,委由里民吳通壽(澎湖傳統建築匠師[4])設計廟宇建築,歷時三月餘,總計斥資新台幣86萬元整,順利於農曆七月中旬間落成,今址位於澎湖205號縣道路上,即為現貌。[1][注 3]

圖輯

相關條目

注釋

  1. 光緒朝起始於公元1875年迄於1908年,但台灣和澎湖地區因1895年間清廷簽署〈馬關條約〉之故,割讓予大日本帝國,故此處光緒朝僅止於1895年。
  2. 此一赴往廟宇求藥籤、治病的風俗,從清朝一直延續至戰後時期,因民眾誤信藥籤而服藥中毒之情事層出不窮,令政府當局十分困擾,遂於民國88年(1999年)正式下令,明文各大廟宇不得提供藥籤,此一風俗才漸漸式微。
  3. 引據〈柳星廟重建碑誌〉,立於1992年。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案山柳星君祠
  1.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台灣)‎).
  2. 林, 豪. .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25. ISBN 9570210427 (中文(台灣)‎).
  3. 徐, 維芷. . 聯合報. 201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7) (中文(台灣)‎).
  4. 莊, 惠惠. . 澎湖日報.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