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

黄山市,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得名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旧称徽州,故又简称。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新安江上游,地处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上饶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衢州市杭州市为邻,东北与省内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1]黄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安徽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3],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成员。

黃山市
地級市
简称徽、黄
别称徽州新安
旧称徽州歙州
名称起源以境内著名景点黄山命名,传说为黄帝炼丹处
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代码341000
下级行政区3市轄區、4
设市时间1987年11月27日
撤销时间{{{dissolved_date}}}
政府驻地屯溪區天都大道
主要领导人
- 市委书记 任泽锋
- 人大常委会主任 肖善武
- 市长 孙勇
- 政协主席 路海燕
城市政治
位置29°42′53″N 118°20′15″E
中心坐标
面积
总面积 9,807 km²(全省第8位,占全安徽省6.91%)
- 市区 2,342 km²
海拔
- 最高 莲花峰,1,864.8 m
地理跨度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 16.3 
年降水 1,762 mm
人口(2018) 143.5万人(全省第16位,佔全安徽省2.22%)
- 市区(2018) 49.4万人
城镇(2018) 72.40万人
密度 142/km²
官方语言
方言 徽語休黟片、績歙片、祁婺片、嚴州片;吳語宣州片
GDP(2018) ¥677.9亿(全省第16位,佔全安徽省2.26%)
102.44亿 美元汇率
人均 ¥48,579(全省第7位
7,341 美元(汇率)
HDI
主要民族{{{Nationalities}}}
邮政编码245000
电话区号559
时区UTC+8(東八區
市树迎客松
市花杜鵑
市歌{{{song}}}
特有动物{{{animal_name}}}
车辆号牌皖J
ISO 3166-2{{{ISO3166}}}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huangshan.gov.cn/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2018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山市前身为徽州,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开始设置郡县。隋唐时期设置歙州北宋平定方腊起义后,改为徽州,元明清时期升格为徽州路徽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革为徽州专区徽州地区,辖区多有变动,直至1987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4]

黄山市作为徽文化和徽商发祥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如徽剧徽菜徽墨徽州方言徽派建筑等。同时,黄山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除黄山外,还有列入世界遗产西递宏村四大道教名山齐云山,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等。

2019年,黄山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5]

名称

黄山市现所辖区域大部分属于古徽州,建国后曾设立徽州地区,1987年徽州地区撤地改市时改为现名[6],源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黄山原名黟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信奉道教唐玄宗据此将名称改为“黄山”。因徽州名称历史悠久,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加之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并立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名称混乱,徽州改名黄山一事存在很大争议,民间也不乏要求黄山复名徽州的提议和呼吁[7][8]

历史

先秦至南北朝

先秦时代,黄山市区域内的居民主要为古越人,先后归属于等国。秦王统一中国后,在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了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西汉初期,二县相继属楚国吴国江都国,后属丹阳郡[9]

三国时期,当地的越人土著和一些避入山林的汉人,“依山阻险,不纳王租”,被称为“山越”。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主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休阳县,加黟、歙共六县建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吴国,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南北朝时期,新安郡归属南朝。[9]

隋唐至清末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后,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歙州为新安郡。隋末动乱,大业十二年,歙县人汪华起兵占据歙州及共6州,号称吴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归附唐朝,被封为越国公。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此后,经多次析置调整,至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歙州辖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六县,从此辖境和属县没有重大变动,形成延续至清末达一千两百多年的“一府(州)六县”格局。[9]

五代十国时期,歙州先后属吴越南唐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歙州人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表达宋王朝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的意愿。元朝改为徽州路,属于江浙行省明朝改为徽州府,隶属南直隶。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徽州府属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其中“安徽”即取自“安庆”、“徽州”两府首字。此后,徽州隶属安徽省及徽宁池太广道[9]明清时期,徽商势力达到顶点,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然而,嘉庆道光之后,徽商初步衰落。清末的太平天国战争,对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破坏巨大,人口锐减,经济衰退。[10]

民国后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留县后,徽州府所辖各县直属安徽省。1932年5月,安徽省将全省划为10区,按清末府州旧制,实行首席县长制,徽州六县为第十区。1934年,婺源县划归江西省管辖。抗战胜利后,原徽州各县为第七区,专署驻休宁县屯溪镇。同时,经过原属徽州各县士民及旅外知名人士的不懈努力,婺源县重新划归安徽省第七区。另外,旌德、宁国也划入第七区。[9]

1949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皖江地区。4月26日,安徽省政府撤离至休宁县屯溪镇。28日,国军独立团团长胡广益与安徽省政府屯溪留守处主任、保安司令部警保处长方师岳率部投降。29日,解放军进驻屯溪,次日,进驻绩溪县,解放军占领徽州全境。[9]1949年5月,徽州专区成立,属皖南行署区,专员公署驻屯溪市(今屯溪区),而婺源县再次划归江西。1952年8月,皖南行署区撤销,徽州专区改属安徽省,1971年改置徽州地区。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成立省直辖的县级黄山市。1986年6月,县级黄山市改由徽州地区代管。至此徽州地区辖屯溪、黄山(县级)2市和歙、休宁、黟、祁门、石台、绩溪、旌德7县。1987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石台县划属池州地区,绩溪、旌德2县划属宣城地区。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屯溪、黄山、徽州3区和歙、休宁、祁门、黟4县。[9]

地理

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与省内池州市宣城市,浙江省杭州市衢州市,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相邻。市域四至为东经117°02′至118°55′,北纬29°24′至30°24′。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11]

水系

黄山市位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皖南山区,境内多深山、峡谷,黄山山脉横贯歙县、黄山区、休宁、黟县之间,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市域东南的天目山为安徽、浙江两省界山。西北的牯牛降为黄山余脉,最高峰海拔1728米。新安江为市内主要水系,为钱塘江正源,源出休宁县境内,流经祁门县,复入休宁以后称率水,在屯溪与横江并流后,称为渐江,流至歙县,练江来汇,始称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镇附近后进入浙江省。黄山市境内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长江,发源于祁门县的阊江,南流入鄱阳湖。黄山区境内、青弋江上游有太平湖,为人工水库,是黄山北麓著名景点和湿地公园。[11]

气候

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偏低,云雾多,湿度大,夏洪秋旱,对农业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36天。降水量在1200-2200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于5-8月。[11][12]

黄山市(屯溪镇)(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3-2000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4.7
(76.5)
26.8
(80.2)
30.8
(87.4)
34.6
(94.3)
36.7
(98.1)
38.3
(100.9)
40.5
(104.9)
41.0
(105.8)
39.2
(102.6)
34.6
(94.3)
29.5
(85.1)
24.9
(76.8)
41.0
(105.8)
平均高温℃(℉) 8.9
(48)
10.9
(51.6)
15.0
(59)
21.7
(71.1)
26.5
(79.7)
29.3
(84.7)
32.9
(91.2)
33.0
(91.4)
28.5
(83.3)
23.6
(74.5)
17.5
(63.5)
12.1
(53.8)
21.66
(70.98)
每日平均气温℃(℉) 4.1
(39.4)
6.0
(42.8)
10.2
(50.4)
16.4
(61.5)
21.1
(70)
24.5
(76.1)
27.7
(81.9)
27.3
(81.1)
23.1
(73.6)
17.7
(63.9)
11.4
(52.5)
5.9
(42.6)
16.28
(61.32)
平均低温℃(℉) 0.8
(33.4)
2.7
(36.9)
6.6
(43.9)
12.4
(54.3)
17.1
(62.8)
20.9
(69.6)
23.8
(74.8)
23.5
(74.3)
19.4
(66.9)
13.5
(56.3)
7.1
(44.8)
1.7
(35.1)
12.46
(54.42)
历史最低温℃(℉) −10.9
(12.4)
−8.9
(16)
−4.2
(24.4)
0.5
(32.9)
6.6
(43.9)
12.7
(54.9)
17.1
(62.8)
15.6
(60.1)
8.4
(47.1)
−0.1
(31.8)
−6.0
(21.2)
−15.5
(4.1)
−15.5
(4.1)
平均降水㎜(英寸) 74.2
(2.921)
109.0
(4.291)
178.7
(7.035)
212.2
(8.354)
238.3
(9.382)
335.6
(13.213)
204.1
(8.035)
121.0
(4.764)
97.6
(3.843)
85.7
(3.374)
61.6
(2.425)
44.0
(1.732)
1,762
(69.369)
平均降水日数(≥ 0.1mm) 12.5 13.2 17.6 16.3 18.0 16.2 15.8 13.4 10.4 9.5 8.0 7.9 158.8
来源 #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 #2: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

自然资源

黄山市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截至2017年末,全市森林面积74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2.9%。[12]市域内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等珍贵树种分布,黄山景区的黄山松作为知名景观也成为了本地象征。此外,黄山市大量分布的杉木松树毛竹均为优质木材,全市活立木总储蓄量4800万立方米,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11][12]黄山市也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2017年茶叶产量2.8万吨。[13]黄山市物种多样,有多达490种野生动物分布[14],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尾海雕大鲵虎纹蛙穿山甲国家保护动物[15]

黄山市山地的黄壤,肥力较高,适合茶、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则多为红壤,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油茶等生长。市内山区有大量石灰岩、花岗岩等石料资源,等有色金属矿和稀有金属矿物,以及膨润土砩石重晶石水晶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11]

政治

现任领导

黄山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黄山市委员会
书记

黄山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黄山市人民政府

市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黄山市委员会
主席
姓名 任泽锋[16] 肖善武[17] 孙勇[18] 路海燕(女)[19]
民族 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安徽省蒙城县山西省左权县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54歲)1973年12月(47歲)1962年6月(58歲)
就任日期 2015年2月2020年7月2019年9月2018年1月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 胡云龙(1988年6月-1990年7月)
  • 季家宏(1990年7月-1993年4月)
  • 赵正永(1993年4月-1998年4月)
  • 臧世凯(1998年9月-2003年6月)
  • 王启敏(2003年6月-2008年6月)
  • 王福宏(2008年6月-2015年2月)
  • 任泽锋(2015年2月-)
市长
  • 季家宏(1988年3月-1991年3月)
  • 吴存心(1991年3月-1993年7月)
  • 桂建平(1993年7月-1997年1月)
  • 臧世凯(1997年1月-1999年10月)
  • 饶益刚(1999年10月-2002年5月)
  • 王启敏(2002年5月-2003年7月)
  • 李宏鸣(2003年9月-2008年2月)
  • 陈强(2008年4月-2009年8月)
  • 宋国权(2009年8月-2013年3月)
  • 任泽锋(2013年3月-2015年3月)
  • 孔晓宏(2015年4月-2019年8月)
  • 孙勇(2019年9月-)

行政区划

黄山市现辖3个市辖区、4个

黄山风景区由黄山市政府设立的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黄山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20]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註 1][21]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22]
(2018年末)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23]
街道
办事处
341000黄山市 9,678.391,421,000屯溪区24500045843
341002屯溪区 191.04245,000昱东街道24500045
341003黄山区 1,746.99155,000新城街道24270095
341004徽州区 419.4298,000徽州街道24500043
341021歙县 2,122.35419,000徽城镇2452001513
341022休宁县 2,126.18253,000海阳镇2454001011
341023黟县 857.4283,000碧阳镇24550053
341024祁门县 2,214.98167,000祁山镇245600108

社会

人口

在华东地区,黄山市属于人口较少的地级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重。根据2018年黄山市人口抽样公报[24],全市常住人口140.7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增长1.64%,自然增长率为5.40‰,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5.9万人相比,共增加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3%。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72.4万人,占51.46%;农村人口为68.3万人,占48.54%。其中,男性人口为70.27万人,占49.94%;女性为70.44万人,占50.06%,性别比为99.75。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为20.56万人,占14.61%;15-59岁人口为87.57万人,占62.23%;60岁及以上人口为32.59万人,占23.1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9万人,占14.98%。人口素质方面,全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15.20%,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16.30%,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32年,全市总人口文盲率为3.25%。

方言

黄山市的主要方言为徽州话,即徽语,主要分布于旧徽州府全部(今黄山市的大部分区域、绩溪县、江西婺源县),旧严州府大部(今淳安县建德市),旧宁国府太平(即黄山区)、旌德宁国三县的部分,以及江西旧饶州府小部(浮梁县德兴市)等区域。[25][26]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方言称为屯溪话,为徽州方言的代表音之一。

徽语兼具吴语赣语的特征,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徽语视作一个独立的方言,但其归属仍有争议。[26]因皖南山区环境闭塞,徽语不仅与周边方言不同,内部差异也很巨大,有“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十里不同音”之称。[25]徽语在黄山市境内有绩歙片(歙县)、休黟片(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黟县、黄山区小部)、祁婺片(祁门县)及旌占片(仅祁门县、黟县部分乡镇)等分区。[26]

除徽语外,黄山市也有吴语宣州片,即宣州吴语分布,主要在黄山区大部区域。其中,黄山区西部和北部主要为铜泾小片,而东部和南部以太高小片为主,西北属原石埭县的部分乡村则为石陵小片。[27]

教育

徽州地区自古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徽商“贾而好儒”,有“儒商”之称。徽州的书院发达,最早的书院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到达顶峰,共有超过100所大小书院[28]。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歙县紫阳书院竹山书院,休宁的海阳书院,黟县的碧阳书院等。[28]明清时代,徽州的科举人才兴盛,两代共有超过1000名文武进士(含寄籍),本籍状元4人,寄籍状元15人,在全国较为突出。[29]

2018年末,黄山市共有小学132所,初中95所,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幼儿园19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4.23%。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近1.9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8.81%,其中,屯溪一中黄山一中歙县中学歙县二中休宁中学黟县中学祁门一中等七所为安徽省示范高中。有中职学校16所,在校生1.57万人。[30]黄山市有两所普通高等学校,即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31]

体育

黄山市政府将本市定位为“运动休闲健康城市”,依靠境内山川河流的自然条件,侧重发展户外体育赛事活动以及运动休闲旅游开发。[32]黄山市境内已多次举办登山、越野、骑行、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各类户外赛事,[33][34][35][36][37]水上赛事黄山新安江国际龙舟赛也进行了多届。[38]黄山市是中国国家游泳队的训练基地之一[39],黄山市游泳馆曾多次承办中国全国游泳竞标赛等全国性比赛。[40][41]此外,黄山市与中国武术协会合作主办的黄山论剑国际武术大赛,也是本市举办多年的传统体育赛事。[42]

医疗

2018年末黄山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执业(助理)医师3440人,注册护士4264人,床位8280张。村卫生室617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05.8万人,平均参合率达99.82%。[30]主要医院有黄山市人民医院,黄山市中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二医院等。[43]

佛教

佛教是黄山市境内的传统宗教,最早见于记载的佛寺始于东晋,此后愈发兴盛,寺庙众多、高僧辈出,至清朝道光年间,徽州府下属六县共有寺院庵堂435处,佛塔18座。清末战乱导致佛教衰落、佛经散佚。民国时期,境内比较著名的佛教地有黄山的慈光寺、云谷寺、半山寺,歙县的小南海,屯溪的鬲山、华山、稽灵山等。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居士汤秉遴主持成立了皖南佛教协会,时有僧尼二百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大部被毁,佛教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黄山市境内的佛教活动逐步恢复。2005年,全市有寺院庵堂8处,佛教信徒约4万人。目前市内主要佛寺有屯溪龙山寺、黄山翠微寺等。[44]

道教

历史上,道教在黄山市境内也颇为兴盛,黄山之名即源于道教传说。传说轩辕黄帝曾于黟山炼丹得道升天,遵奉道教的唐玄宗便下旨将其改名为黄山,山中各峰命名也多与道教有关。[45]黄山余脉齐云山更是传统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推崇道教,拨款大修齐云山道宫,使其成为江南一带的道教中心,时有宫观道房83处。民国之后,道教逐渐衰落,至共和国初期,齐云山仍有宫观道房39处。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齐云山宫观被毁,神像被砸。1980年代开始,齐云山及黄山市境内的道教活动才逐步恢复。2005年,齐云山有真仙洞府、真武殿、太素宫、玉虚宫四处道观,道士20人,信众7500人。[44][46]

基督教

基督教(新教)在黄山市内的传播始于清末,光绪年间,英国新教创办的中国内地会陆续在歙县和屯溪设立教堂,进行传教活动。民国时期,新教圣教会卫理公会宣道会内地会等教派在徽州地区传教,陆续设立了教堂、学校、医院和育婴堂等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直至70年代末开始恢复。2005年,黄山市境内有新教各派活动场所49处,各区县均有分布,信教群众7300人。

天主教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神甫林牧梁开始在休宁县传教,随后,歙、黟、祁门等相继设立天主教堂,屯溪设立天主教堂公所,隶属于上海教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安徽的天主教务改由西班牙传教士管辖,法国籍传教士陆续撤回上海,徽州教务改由芜湖教区分管。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班牙籍神父扶植义到徽州任副主教兼传教士,将屯溪天主教堂公所升格为屯溪天主教堂,负责管理徽州各县教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立屯溪监牧区,扶直义任主教,教会下设医院、小学等附属机构,管辖休宁、黟县、祁门、绩溪、歙县、婺源6县教务,教徒人数达1902名。[44]

1950年底,外籍传教士全部回国,至文革期间,天主教活动全面停止。1979年后,天主教活动逐渐恢复。90年代,屯溪、歙县部分天主教老教友开始联络,恢复天主教活动。1995年,屯溪部分信徒在芜湖教区郭兴好神甫的帮助下,重新购置房产准备用作天主教活动场所。2000年,位于黎阳的屯溪天主教堂正式重建开放,信徒达100多人。[44]

伊斯兰教

黄山市境内的穆斯林主要是迁移来的回族居民,民国时期,屯溪即设立有回教堂。文革期间,回民宗教活动被迫停止。90年代初,屯溪重建清真寺,屯溪清真寺也是黄山市唯一的清真寺,市内有回族居民690余人。[44]

交通

黄山市是安徽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皖浙赣三省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是安徽省内少数集陆、空、水运交通于一体的城市。[3]

鐵路

黄山市通铁路历史较早,但长期只有皖赣铁路一条传统铁路,且车次较少、速度较慢。2015年,市内首条高速铁路合福客运专线通车,连通省会合肥及江西、福建等地。2018年,杭黄客运专线通车,黄山、杭州两市车程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目前,黄山市正在建设或规划中的铁路有皖赣复线昌景黄高铁,以及黃山至金華、衢州、池州等地的鐵路。

黄山市内的主要铁路枢纽站有黄山站黄山北站歙县北站等。

公路

黃山市是交通運輸部規劃確定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之一,規劃建設的黃山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將形成“一環七射”的高速公路網路,由高速公路外環、合銅黃、徽杭、屯景、黃千、溧黃、祁碭、甯黃高速公路構成,其中合銅黃、徽杭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區南部形成的南半環為現狀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北半環,屯景、黃千、溧黃、祁碭、甯黃高速公路為規劃高速公路。

市域公路網路主要解決市區與縣城、縣城與重點城鎮、重點城鎮與一般城鎮之間的相互聯繫,建設環黃山公路、環太平湖公路、許—譚公路,使偏遠鄉鎮到達中心城區的時間控制在1-2個小時。

航空

黃山口岸是安徽省第二大空港,並于2010年黃山航空口岸擴大對外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晉升國際機場,目前機場正進行新一輪4E標準改造。

水運

規劃在花山附近建設航運碼頭,恢復新安江—深渡—街口的水運。

特产

  • 黄山毛峰:中国极品名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外形美观,每片茶叶约半寸,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酷似雀舌,全身白色细绒毫,为其它名茶所不及。冲泡时,雾气结顶,香气馥郁似白兰,滋味醇爽甘甜,汤色淡簧明澈,多次冲泡余香犹存,沁人心肺,不愧为茶中佳品。
  • 太平猴魁:中国极品名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黄山区新明乡,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特称“猴魁”。创始于19世纪,在尖茶中独树一帜。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悬在明澈嫩绿的茶计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对你伸头缩尾,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其滋味鲜绿醇甘甜,香气高爽持久,汤色清绿明净。猴魁包装时,趁热时装入锡罐或白铁筒,待茶稍冷后,以锡焊口封盖,使茶叶久不变质。
  • 徽州贡菊: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民间传说是宋代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发的。以后发现药用价值,这里广为种植,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徽州贡菊”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
  • 徽州雪梨:主产于歙县,栽培始于宋代,历代均为贵重果品。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曾在193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

城市象征

2006年4月,經過市民投票公推、專家評審、政府研定等評選程式,最後確定黃山松黃山杜鵑紅嘴相思鳥分別為黃山市的市樹市花市鳥,成為黃山“城市名片”。

友好城市

國内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注释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19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 . www.huangshan.gov.cn.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2. 国家林业局. . 2015年10月12日 [2016年1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3日).
  3. . www.ahgd.gov.cn. [2019-07-13].
  4. . www.huangshan.gov.cn.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5. . 新华网. 2019-12-02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6. . 国务院. 1987年11月27日.
  7. 李, 辉. . 人民日报. 2016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13日).
  8. . 2016年4月14日 [2017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13日).
  9. . www.huangshan.gov.cn.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10. 北京第1版. 北京市: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282–284. ISBN 7108014599. OCLC 46445593.
  11. . www.huangshan.gov.cn.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12. 黄山市统计局. . . 2018.
  13. 黄山市统计局. . . 2018.
  14. 黄山市统计局. . . 2018.
  15. 黄山市林业局. . 2018.
  16.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17. . 中国经济网.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18.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19. . 中国经济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21. . 黄山市国土资源局.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22. . 安徽省统计局网.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24. 黄山市统计局. . [2019-07-19].
  25. . 第1版.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88. ISBN 7532080846. OCLC 52309729.
  26. 赵日新. . 方言. 2005, (03): 279–286. ISSN 0257-0203.
  27. 郑张尚芳. . 方言. 1986, (01): 8-18. ISSN 0257-0203.
  28. 李琳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 (02): 85–96. ISSN 1000-5560. doi:10.16382/j.cnki.1000-5560.1999.02.011.
  29. 李琳琦.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32–36. ISSN 1001-2435. doi:10.14182/j.cnki.j.anu.2001.01.008.
  30. . 黄山市统计局. 2019-03-28 [2019-07-20].
  31. . 教育部学信网. 2019-06-19 [2019-07-20].
  32. . 黄山市人民政府. 2019-01-30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33. . 凤凰网安徽. 2016-11-14 [2019-07-21].
  34. .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18-11-26 [2019-07-21].
  35. . 新浪体育. 2017-03-30 [2019-07-21].
  36. . 新浪旅游. 2017-03-22 [2019-07-21].
  37. . 中新网. 2019-05-26 [2019-07-21].
  38. . 安徽网. 2018-09-28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39. . 安徽省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2012-10-23 [2019-07-21].
  40. . 新华网体育. 2017-10-25 [2019-07-21].
  41. . 新浪体育. 2016-09-08 [2019-07-21].
  42. . 中安新闻. 2018-08-02 [2019-07-21].
  43. . 黄山市人民政府. 2019-04-09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44. 黄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第1版. 合肥市: 黄山书社. 2010: 2130–2164. ISBN 9787546112978. OCLC 730266807.
  45. . 中国道教协会. [2019-07-25].
  46. . 中国道教协会. [2019-07-2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