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

汾州中國北魏時設置的

沿革

北朝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改吐京鎮汾州,治吐京郡蒲子城(今山西省隰縣),領四郡:吐京郡西河郡五城郡定陽郡孝昌二年(526年),吐京、五城、定陽三郡陷於吐京胡,寄治於西河郡,州治遷至西河郡隰城縣茲氏城(今山西省汾陽市)。[1]

北齊初,改汾州為南朔州[2]

唐宋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改浩州(領隰城、永安二縣)復置汾州,割并州文水縣屬汾州。貞觀元年(627年),廢介州,其所領介休、平遙二縣改屬汾州,文水縣還屬并州,改永安縣為孝義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廢吕州,其所領靈石縣改屬汾州。至此,汾州領五縣:隰城、孝義、介休、平遙、靈石。天寶元年(742年),改汾州為西河郡至德元載(756年),西河郡隸河東節度使[3]

乾元元年(758年),復西河郡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縣為西河縣。興元元年(784年),改河東節度使為保寧軍節度使,汾州仍隸之。貞元三年(787年),復保寧軍節度使為河東節度使,汾州仍隸之。[4]

唐朝汾州辖县
620年隰城县永安县[5]文水县来属)
623年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改属并州
624年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来属)
627年隰城县永安县(改为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来属,文水县改属并州
643年隰城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来属)
760年隰城县(改为西河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

五代十國時期,汾州先後為晉王(907年-923年)、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38年)、契丹(938年-944年)、後晉(944年-946年)、契丹(946年-947年)、後漢(947年-951年)、北漢(951年-954年)、後周(954年)、北漢(954年-979年)的領土。北漢初,汾州改隸汾州節度使[6]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佔領汾州,屬河東路熙寧五年(1072年),孝義縣併入介休縣。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孝義縣。至此,汾州領五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靈石。[7][8]

金元明

金朝天會四年(1126年),佔領汾州。天會七年(1129年),升汾州為節鎮,軍名為汾陽軍,隸河東北路貞祐三年(1215年),靈石縣改屬霍州。貞祐四年(1216年),霍州靈石縣、石州溫泉縣改屬汾州。至此,汾州領六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靈石、溫泉。興定二年(1218年),汾州陷於大蒙古國[9]

大蒙古國時期,置汾州元帥府,分靈石縣置小靈石縣,靈石縣改屬平陽路霍州,介休、平遙二縣改屬太原府。後廢元帥府,汾州屬太原路至元二年(1265年),小靈石縣併入介休縣,太原路介休、平遙二縣屬汾州。至元三年(1266年),廢溫泉縣,轄區分屬孝義縣、晉寧路隰州隰川縣。至此,汾州領四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大德九年(1305年),改太原路為冀寧路,汾州仍屬之。[10]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佔領冀寧路,改為太原府,汾州仍屬之,省附郭西河縣入本州。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直隸於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為汾州府[11]

長官

北朝汾州刺史(488年-550年代)
唐朝汾州刺史(620年-742年,758年-907年)
  • 蕭顗(620年-623年)
  • 段會(623年-?)
  • 独孤义恭(武德年间)
  • 崔顺(武德、贞观年间)
  • 楊譽(贞观年间)
  • 裴思質(贞观年间)
  • 苑孝文(贞观年间)
  • 于德芳(贞观年间)
  • 冉仁德(644年見任)
  • 元禮臣(贞观末年)
  • 蕭銳(唐高宗初年)
  • 元武榮(654年之前)
  • 武元慶(唐高宗时)
  • 阎嘉宾(唐高宗时)
  • 李襲志(唐高宗时)
  • 陳賢德(唐高宗时)
  • 王詮(唐高宗时)
  • 楊守訥(唐高宗时)
  • 李弘敏(684年-?)
  • 劉延嗣(垂拱年间)
  • 雲弘胤(永昌年间)
  • 慕容知晦(圣历年间)
  • 蘇瓌(武周时)
  • 皇甫知常(武周时)
  • 李上義(武周时)
  • 馮蹇(武周时)
  • 竇總(武周时)
  • 李□道(武周、唐中宗时)
  • 崔諤之(景龙年间)
  • 楊隆禮(景龙、景云年间)
  • 裴談(景云年间)
  • 楊執一(712年-?)
  • 陸餘慶(713年-?)
  • 鄭休遠(?-723年)
  • 韋湊(723年)
  • 杨承令(725年,未任)
  • 唐九徵(开元年间)
  • 李道堅(开元年间)
  • 李暹(732年-?)
  • 崔珪(开元年间)
  • 西河郡太守
  • 蕭晉(至德年间)
  • 崔圓(760年-761年)
  • 李勉(762年)
  • 唐旻(永泰末年)
  • 賈耽(772年-779年)
  • 王翃(779年-781年)
  • 劉暹(781年-783年)
  • 李再春(783年-?)
  • 李說(?-787年)
  • 董叔經(贞元年间)
  • 裴向(贞元末年)
  • 段某(807年—809年)
  • 崔弘禮(權知州事,817年-818年)
  • 楊元卿(約818年-820年)
  • 楊潛(821年-823年)
  • 崔恭(长庆年间)
  • 薛從(大和年间)
  • 李漢(835年)
  • 魏謩(会昌初年)
  • 李丕(?-844年)
  • 楊倞(844年-?)
  • 鄭祗德(大中初年)
  • 張靜(大中年间)
  • 崔駢(856年見任)
  • 崔福(876年-?)
  • 王重盈(乾符年间)
  • 崔圢
  • 田某
  • 李承嗣(884年)[25]
  • 康君立(888年-890年)[26]
  • 李存孝(890年-891年)[27]
  • 伊廣(光启年间)[26]
  • 李存勗(天祐初年,遥領)[28]
  • 孟遷(891年-899年)[29]
  • 李瑭(899年-901年)[29]
  • 王邺(天祐年间)
五代十國汾州刺史(907年-979年)
北宋知汾州軍州事(979年-1126年)
  • 溫仲舒(太宗時)[39]
  • 蔣偕(仁宗時)[40]
  • 向綜[41]
  • 張確(?-1125年)[42]
  • 張克戩(1125年-1126年)[42]
金朝知汾州軍州事(1126年-1129年)
金朝汾陽軍節度使兼汾州管內觀察使(1129年-1218年)
明朝汾州知州(1369年-1595年)
  • 茆志道(1375年出任)
  • 紀正(1402年出任)
  • 張軏(1403年出任)
  • 王賓(1405年出任)
  • 李善(正統時)
  • 葉穆(天順時)
  • 閻鐸(1458年出任)
  • 伍琇(天順時)
  • 畢用(1473年出任)
  • 耿昇(1475年出任)
  • 徐敬(1487年出任)
  • 鄧真(1489年出任)
  • 海鯉(1491年出任)
  • 張恕(弘治時)
  • 程觀(1495年出任)
  • 安鵬(1498年出任)
  • 劉杲(1501年出任)
  • 武衢(1503年出任)
  • 王勳(1510年出任)
  • 李棠(1513年出任)
  • 伍箕(1515年出任)
  • 紀勛(1517年出任)
  • 郁浩(1519年出任)
  • 何賢(1521年出任)
  • 張鉞(1522年出任)
  • 郭鑑(1523年出任)
  • 吳潮(1529年出任)
  • 王正宗(1531年出任)
  • 魏珏(1532年出任)
  • 王確(1533年出任)
  • 劉坤(1536年出任)
  • 張琯(1540年出任)
  • 曹寵(1543年出任)
  • 李當(1549年出任)
  • 陳秉忠(1551年出任)
  • 李賀(1556年出任)
  • 張潮憲(1557年出任)
  • 吳道南(1562年出任)
  • 王大經(1565年出任)
  • 齊宗堯(1566年出任)
  • 甯策(1568年出任)
  • 鄭逢時(1571年出任)
  • 周鐸(1573年出任)
  • 杭朝望(1574年出任)
  • 張一敬(1575年出任)
  • 董選(1579年出任)
  • 白夏(1582年出任)
  • 周文耀(1586年出任)
  • 劉衍疇(1591年出任)[52]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3.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4.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5. 山西省孝义市
  6.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7.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8.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9.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0. 《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12.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13. 《魏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
  14.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15.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16.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17.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18. 《魏書·卷八十三下·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19. 《北齊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20. 《魏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21.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22.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23.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24.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
  25. 《唐刺史考全編》
  26. 《舊五代史·卷五十五·唐書三十一》
  27. 《舊五代史·卷二十五·唐書一》
  28. 《舊五代史·卷二十七·唐書三》
  29. 《舊五代史·卷二十六·唐書二》
  30. 《舊五代史·卷五十三·唐書二十九》
  31. 《舊五代史·卷九十·晉書十六》
  32. 《舊五代史·卷三十·唐書六》
  33. 《舊五代史·卷三十五·唐書十一》
  34. 《舊五代史·卷五十六·唐書三十二》
  35. 《舊五代史·卷三十六·唐書十二》
  36.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紀第十二》
  37. 《新五代史·卷七十·東漢世家第十》
  38. 《宋史·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一》
  39.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傳第二十五》
  40. 《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傳第八十五》
  41.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42. 《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43.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44. 《金史·卷九十二·列傳第三十》
  45.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五十八》
  46. 《金史·卷八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47.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48. 《金史·卷九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49.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傳第四十六》
  50.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六十·忠義二》
  51. 《金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宣宗中》
  52. 《汾州府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