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農曆十一月初七)世界協調時十二時六分,震央位於中華民國甘肃省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規模為黎克特制地震震級8.5级,矩震級7.8級,最大烈度达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中国地震烈度表12(XII)度,即最高級別烈度的地震,亦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後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約為二億TNT炸藥的能量,全球九十六個地震观测站錄得此次地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海原大地震
日期1920年12月16日(甘川時間
Mw8.5
震源深度17千米
影響地區 中华民国甘肅省海原縣
最大12(XII)度(MM,USGS)
12(XII)度(CSIS,CENC)
傷亡273,400人[1]

據官方統計,約有234,117到273,400人死亡,繼嘉靖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為中國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地震。僅在海原已造成超過73,604人死亡,二百公里內附近的縣城全被波及,近至甘肅省、寧夏(當時未設省)及青海省全境,對離至西南部的四川省雲南省、東至綏遠省山西省、西北至新疆省等地造成破壞,全中國感受震動。[2]海原县在地震後山崩地裂,由於當地居民居住於窯洞內,因此難以抵受地震衝擊,死傷無數。中國國內十七省感受震動,以及鄰近的越南海防市的時鐘停擺。

震前先兆

在地震前夕,當地的收成與平時有極大差別,平年收成普通,但該年卻有大豐收。特產香水梨在果子未成熟時,再度開花結果。動物走出原先居住處,並不停地大叫及做出反常行為,此舉為普遍的地震的先兆。黃土崖倒塌。當地出現龍捲風地震光,井水濺起。

成因

清朝文獻《固原縣志》及《朔方道志》記載,海原縣在震前已是一個經常發生地震的地方。

海原县地震局副局长刘刚解說,歸納出各個可能成因:

地震情形

在協調世界時十二時六分五十三秒,即當地時間晚上七時六分五十三秒發生(當年採用隴蜀時間)。震央位於甘肅省海原縣(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安州(北緯36.7,東經105.7度附近)、六盘山地区至乾鹽池湖一帶,發生8.5級里氏震级地震,計算出矩震級為7.8級,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的第十二度。地震深度為17公里,屬淺源地震。[3]此次地震是中國有史以來烈度最高的地震。

地震波及最嚴重的是鄰近的二百公里範圍,包括海原縣固原縣隆德縣西吉縣靖遠縣会宁縣景泰縣,鄰近的陝西省咸阳西安等、新疆等地出現房屋倒塌,範圍達170萬平方公里。中國全國包括北京上海太原重慶廣州汕頭等等城市亦有不同程度破壞,全國約四分一面積的人感受到震動;境外如香港等地均受地震影響。全世界的九十六個地震监测台站錄得這次地震,地震波繞地球六圈。

災後狀況

按當時官方的統計,在甘肅省內有234,117人死亡,震央海原73,604人死亡。二十三萬死亡數字只單計甘肅省內的數字,但地震所波及的地方不僅甘肅內,在鄰近的省市均有嚴重死傷,所以死亡人數仍有斟酌餘地。另外,傷亡數字,由於當地未有確實統訊,因此無從考究。這次地震是繼嘉靖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後,死傷數字為全球地震的第五大。[4]

這次地震烈度被評定為十二級(XII),即最高級別,表示地震造成的破壞最大。由於地震造成了山崩及地裂,造成了滑坡現象,形成各式各樣的斷層,地形改變。當地居民住在黃土上,多以窯洞為居,由於黃土容易崩塌,所以災後海源各個村莊在地震後面目全非。因山崩滑坡,形成大大小小的堰塞湖[5]當年正值冬季,當地居民是生活在四千至六千英尺之上,部份倖存者後來是死於天氣嚴寒。

當時甘肅省通訊網絡落後,只有簡陋的電話線網絡,難與外界接觸。北洋政府並沒有積極救災及防治,國內政局動盪,中央政府內部貪污腐敗,造成很多救災災款未能直接抵達災民及省政府手上。

地質公園

2006年,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內部提出建立海原博物館的構想[6]。後來,200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海源縣地震地質公園”,公園主要以地震遺跡為主要景觀,並申報國家級景點。海原地震的遺跡“在山走動的地方”為一直積極發展旅遊的海原再添一景[7]

參考文獻

引用

  1. "Death Toll of 1920 China Earthquake Higher than Previously Estimated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1-11." English.news.cn. Xinhua, 16 Dec. 2010. Web. 27 Dec. 2012.
  2. Historic Earthquakes 美國地震監察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上世纪中国十大地震唐山地震伤亡最大 信息時報 存檔,存档日期2015-05-11.
  4. 排行是按照美國地震監測局的資料,《死亡人數達50,000+的地震》美國地震監察部 存檔,存档日期2009-09-01.
  5. 海原地震遗址需要有个“家” 寧夏分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文匯報,2007年1月18日,《海原地震遺址:不滅的災難烙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 中衛市海原縣旅遊資源綜合開發項目簡介 存檔,存档日期2008-10-11. 商務部

来源

书籍
  • 朔方道志》
  • 《1920年海原大地震》
  • 固原縣志》
  • 《重修隆德县志》
  • 《在山走動的地方》(ISBN 7227033015)
期刊文章
  • 克勞斯 著:《在山走动的地方》,《國家地理雜誌》1922年第12卷第5期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