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巴士7路線 (第一代)

澳門巴士7路線 (第一代)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安車廠
配車車型五洲龍歐四FDG6751G
祐漢第二街
祐漢街市祐漢公園俾利喇街三盞燈沙嘉都喇街塔石體育館水坑尾殷皇子馬路新馬路粵通碼頭司打口媽閣廟
媽閣廟司打口粵通碼頭新馬路南灣大馬路水坑尾鏡湖醫院連勝馬路提督馬路逸園賽狗場台山街市三角花園
媽閣總站
祐漢第二街:06:15-23:50
媽閣總站:06:25-00:10
平日及例假日6-8分鐘
請輸入「0」、「6」
相关
競爭交通水坑尾祐漢第二街27A1219
水坑尾 > 鏡湖醫院8

澳門巴士7路線是一條已取消的巴士路線,由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往返祐漢第二街媽閣的巴士路線。

簡介及歷史

  • 本線是澳門其中一條開辦較久的路線,1979年開辦(同時還開辦了6路及8路小巴路線)。在新福利未成立前,已由福利公司營運,亦是澳門最早期使用小型巴士行走的3條路線之一。
  • 在90年代尖峰時段,班次最密為每1分鐘一班,曾為全澳最密的巴士路線。
  • 1995年,祐漢總站分拆,本線改於祐漢第一街設總站。
  • 1998年,當年澳門東北區快速發展,新福利在7路線的基礎上,開設了7A路線。但由於路線未經當時澳葡政府工務運輸司批准開設,在開設後數個月就停駛。
  • 2001年,配合祐漢區道路重整,祐漢第一街反向行車,總站遷至今址。
  • 本線原另外設有一條7短線往返於祐漢第二街南灣羅保博士街,於2009年4月26日,澳門特區政府交通事務局實施第二階段巴士路線調整時取消[1]
  • 2009年4月26日,因第二階段巴士路線調整,新一代7A路線開辦,往返東方明珠總站亞馬喇前地
  • 2010年8月21日起,交通事務局檢討實施三個月的新馬路公交專道後,為避免所有巴士集中在永亨銀行外之巴士站上落客導致互相阻礙,本路線取消停靠永亨銀行門外之巴士站,改為停靠設於金碧文娛中心外的新巴士站[2]
  • 2011年8月1日,本線改由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獨立經營。
  • 2015年6月6日,因拱形馬路道路工程,臨時單向行車,本線臨時繞經巴波沙大馬路、台山中街,臨時取消停靠「拱形馬路」站,臨時改停靠「關閘馬路/三角花園」站。
  • 2015年10月,拱形馬路工程完成,臨時措施改為永久,「拱形馬路」巴士站正式取消。
  • 2016年3月19日,因調整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周邊路段的行車安排,本線不停靠「提督馬路/白朗古」站,行駛路線改為原線至雅廉訪大馬路,改經沙梨頭新街、飛喇士街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後再按原線行駛。改為停靠設於飛喇士街的“筷子基衛生中心”站。[3]
  • 2016年4月23日,往祐漢第二街方向:由「媽閣總站」開出後,取消停靠“媽閣廟前地”站、“河邊新街/媽閣”站,改為停靠「河邊新街/凱泉灣」站。[4]
  • 2016年11月5日,因重整祐漢區巴士站點分佈及路線行程,本線往媽閣取消停靠「祐漢公園」站。[5]
  • 2016年11月25日,由於停靠“西墳馬路”站會對交通有不良影響,本線不再停靠該站。[6]
  • 2016年12月2日,本線往媽閣方向不再停靠「東曦閣」站。[7]
  • 2016年12月7日,本線往祐漢第二街方向新增停靠「高美士中葡中學」站(即原「東曦閣」站),此舉令巴士必須繞塔石廣場一圈。[8]
  • 2017年4月9日,本線將與7A路線合併,並改為往返東方明珠街及城市日前地,不再行經祐漢第二街及新馬路至媽閣一段。[9]此舉令市民提起較早前一系列影響下環居民的改動,包括取消「媽閣廟前地」站令居民需步行一段較長的路前往凱泉灣乘車、取消該區唯一前往山頂醫院的6B路線的週末服務、延伸前往離島的快線MT4路線至關閘令下環居民無法登車等,使下環區一帶居民公交出行變得更為艱難。

使用車輛

福利時期

日產 Civilian小巴

新福利時期

  • 三菱Rosa
  • 平治O814型巴士曾一度在本線行駛。

澳巴時期

  • 五洲龍FDG6751G。

有車位編號時,使用13輛「五州龍」FDG6751G行駛。

路線資料

收費

  • 全程收費:澳門幣3.2圓(一段票收費)。
  • 使用澳門通全民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2.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 使用澳門通學生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1.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 使用澳門通長者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 使用澳門通殘疾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 澳門通IC卡月票適用。

服務時間及班距

服務時間 平日(星期一至五) 例假日(含公眾假期)
祐漢第二街 06:15-23:50
媽閣總站 06:25-00:10
班距 6-8分鐘

路線停站

此線的走線圖
7 祐漢第二街 ←→ 媽閣
編號 往程 返程
1祐漢第二街媽閣總站
2祐漢街市河邊新街/凱泉灣
3永康街/麗華河邊新街/李道巷
4黑沙環第五街火船頭街
5望廈體育館新馬路大豐
6望賢樓南灣大馬路/時代
7聖方濟各老人院水坑尾街
8亞利鴉架街高美士中葡中學
9歸僑總會社會工作局
10沙嘉都喇街鏡湖醫院
11塔石廣場連勝馬路
12水坑尾/方圓廣場連勝馬路高士德
13中區殷皇子馬路雅廉訪/聖心
14金碧文娛中心筷子基衛生中心
15粵通碼頭台山街市
16司打口關閘馬路三角花園
17河邊新街/街市祐漢第二街
18河邊新街/下環
19媽閣廟
20媽閣總站

本路線分流路線

澳門巴士7短線 (7X路線)

澳門巴士7短線是一條己取消的巴士路線,由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往返祐漢第二街南灣羅保博士街的巴士路線。於2009年4月26日由新開辦的7A路線替代。

收費

全程收費:澳門幣3.2圓(一段票收費)。
使用澳門通全民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2.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學生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1.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長者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殘疾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澳門通IC卡月票適用。

服務時間及班距

祐漢開

  • 星期一至五:07:30-18:00 班距:25分鐘
  • 星期六:07:30-18:00 班距:20分鐘
  • 星期日:12:56-18:00 班距:20分鐘

南灣開

  • 星期一至五:07:55-18:25 班距:25分鐘
  • 星期六:07:25-18:25 班距:20分鐘
  • 星期日:13:22-18:25 班距:20分鐘

路線停站

7X (7短線) 祐漢第二街 ←→ 南灣/羅保博士街
編號 往程 返程
1祐漢第二街南灣羅保博士街
2祐漢街市約翰四世大馬路 /馬統領街
3祐漢公園水坑尾街
4永康街/麗華西墳馬路
5黑沙環第五街社會工作局
6望廈體育館鏡湖醫院
7俾利喇街/新益連勝馬路
8聖方濟各老人院連勝馬路高士德
9亞利鴉架街雅廉訪/聖心
10三盞燈 / 添翠苑提督馬路白朗古
11歸僑總會白朗古將軍馬路
12沙嘉都喇街台山街市
13塔石球場拱形馬路
14愛都酒店祐漢第二街
15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
16約翰四世大馬路
17南灣羅保博士街

澳門巴士7A路線

澳門巴士7A路線是一條己取消的巴士路線,由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營運,往返東方明珠街亞馬喇前地的巴士路線。

歷史

收費

全程收費:澳門幣3.2圓(一段票收費)。
使用澳門通全民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2.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學生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1.0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長者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使用澳門通殘疾卡,全程一律扣減車費0.3圓,餘額由政府支助。
澳門通IC卡月票適用。

服務時間及班距

服務時間 平日(星期一至五) 例假日(含公眾假期)
東方明珠街 06:55-23:15
媽閣總站 06:25-23:55
班距 尖峰8-10分鐘;離峰10-12分鐘 8-12分鐘

路線停站

7A 東方明珠街 ←→ 亞馬喇前地
編號 往程 返程
1東方明珠總站亞馬喇前地
2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約翰四世大馬路/馬統領街
3望賢樓水坑尾街
4聖方濟各老人院高美士中葡中學
5黑沙環第五街社會工作局
6亞利鴉架街鏡湖醫院
7歸僑總會連勝馬路
8沙嘉都喇街連勝馬路高士德
9塔石體育館雅廉訪/聖心
10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筷子基衛生中心
11八角亭台山街市
12亞馬喇前地關閘馬路/三角花園
13祐漢第二街
14祐漢街市
15黑沙環中街/黑沙環衛生中心
16東方明珠總站
17

意外

2009年8月17日中午12時左右,一輛7路線三菱Rosa中巴行經連勝馬路近竹林寺時,車頂突然傳出巨響,車長停車了解情況,發現地上有兩小塊石屎,遂將石屎拾起放到車上。未幾一名裝修工人從對面大廈走出,有人聲稱在一住宅單位裝修,外牆石屎突然剝落,事件中無人受傷,警員接報到場處理。[10]

參考資料

  1. 交通事務局,第二階段巴士路線調整26日實施,2009年4月12日18:21:00
  2. 交通事務局,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續試行半年 增完善措施評估成效再定後續安排,2010年8月12日17:30:00
  3. . 交通事務局. 2016年3月16日 [2016年3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4日).
  4. . 交通事務局. 2016年4月20日.
  5. . 交通事務局. 03-11-2016.
  6. . 澳門特區政府交通事務局. 2016-11-13.
  7. . 交通事務局. 2016-11-30.
  8. . 交通事務局. 2016-11-30.
  9. . 澳門特區政府交通事務局. 2017-03-29.
  10. 澳門日報 - 巴士遭天降石屎擊中19/8/2009 存檔,存档日期2010-01-23.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