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煦庭

牛煦庭1990年10月17日) ,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桃園龜山人。畢業於國立武陵高級中學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後取得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於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桃園市第二選舉區(龜山區)以第三高票當選桃園市議會第二屆市議員。

牛煦庭
桃園市議會第2屆市議員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选区第二選區(龜山區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90-10-17) 1990年10月17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桃園縣龜山鄉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中國國民黨(2016年-2018年)
無黨籍(2018年-)

曾任中國國民黨桃園市黨部「國民學堂」執行秘書、桃園捷運監督聯盟召集人、桃園蝸居解放聯盟召集人和桃園市五人制足球協會總幹事。

政治參與

中國國民黨:參與及脫離

2016年10月,於桃園市中國國民黨123週年黨慶活動中以青年代表身分宣誓入黨,隨後任職桃園市黨部「國民學堂」專案執行秘書[1]2018年2月,不滿桃園市黨部背離「年輕化」目標及提名「加一」原則,拒絕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轉以無黨籍身分參選龜山區市議員。[2]

桃園蝸居解放聯盟

2017年5月,聲援因調降非自用住宅稅率而辭職的新竹縣議員高偉凱周江杰。以國民黨黨員身分,呼籲國民黨新竹縣議會黨團慎重考慮民意。[3]

桃園捷運監督聯盟

2017年10月,針對桃園捷運綠線IV&V(獨立第三方單位驗證及確認)工程爭議,至地檢署按鈴控告採購人員瀆職,要求桃園市市長鄭文燦以最高標準主動公布開標錄影資料以澄清質疑。[4]2017年11月,再次針對桃園捷運綠線機電標,質疑公開閱覽時間太短、招標內容為國外廠商量身打造,並認為鄭文燦打臉蔡英文政府的「國車國造」政策,呼籲桃園市政府延長閱覽時間、給國內廠商公平競爭的機會。[5]

桃園機場捷運A7站合宜住宅廢水問題

2018年1月,接受桃捷A7合宜宅住戶陳情,表示汙水排放問題造成該社區地下室沼氣瀰漫,更困擾下游新北市新莊區居民,使管線源頭處的龜山區居民背負罵名;並指出排水管旁邊的山溝裡滿是工業廢棄物及醫療廢棄物,呼籲桃園市政府開挖垃圾,從根本解決問題。[6]

呼籲台塑集團總部遷回龜山

2018年4月,召開記者會向尋覓總部地點的台塑集團喊話,呼籲總部根留桃園。並指出台塑若在龜山興建總部大樓,能提升地價、房屋等稅基,集團各公司跟隨設籍龜山也有助提升桃園市統籌分配額度,平衡區域發展。[7][8]

社區主委無薪有責

2018年6月,與桃園市綠黨議員參選人羅岳峰發起連署活動,要求桃園市政府明確界定公共安全權責劃分,以降低社區管理委員會因意外事故陷入刑事訴訟之風險,並期望未來在議會能訂立「桃園市公寓大廈管理自治條例」,改善社區管委會的現況。[9]

反對桃園各火力電廠擴建

2018年7月,根據桃園市境內正計畫或進行中的增建之火力機組,包括觀音大潭電廠增建計畫、龜山國光電廠二期擴建計畫等資料,召開記者會表示桃園將成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最大受害者,並要求市長候選人針對此事表態。[10]

「龜山故事」空拍影片

利用空拍影片說地方故事方式,聚焦社區、討論公民議題,喚起選民關注。[11][12]

「公民小夜市」街頭演講

因未參加黨內初選,經費轉移打造「龜山之聲」舞台車,晚上針對市政議題到各個社區進行短講與空拍影片放映。[13][14]

參考資料

  1. 楊淑媛. . ETtoday新聞雲. 2016-10-23 [2018-08-10].
  2. 黃文傑. . 臺灣中評網. 2016-12-24 [2018-08-10].
  3. 黃美珠.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5-24 [2018-08-10].
  4. 謝武雄.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0-18 [2018-08-10].
  5. 謝武雄.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1-07 [2018-08-10].
  6. 葉臻. . 中時電子報. 2018-01-09 [2018-08-10].
  7. . 聯合新聞網.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0).
  8. 鄭淑婷.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4-10 [2018-08-10].
  9. 葉臻. . 中時電子報. 2018-06-08 [2018-08-10].
  10. 葉臻. . 中時電子報. 2018-07-24 [2018-08-10].
  11. 邱瓊玉、祁容玉、曾增勳、陳秋雲、簡慧珍、張家樂、蔡孟妤、綦守鈺. . 聯合報. 2018-01-23 [2018-08-10].
  12. 林倖妃.程晏鈴. . 天下雜誌. 2018-07-16 [2018-08-10].
  13. 林倖妃.程晏鈴. . 天下雜誌. 2018-07-16 [2018-08-10].
  14. 郭建伸. . 中時電子報. 2018-06-03 [2018-08-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