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1],中国古代的一种饪食器和礼器,一般为制或青铜制。

一尊青铜联体甗

形制

带有十字孔的箅子

甗在器形上可分为联体甗及分体甗,分体的甗由上面的和下面的构成,联体甗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上面与甑相似,下面与鬲相似。考古发现的青铜甗以联体的居多。[1]陶甗多为灰陶和黑灰陶质,器身有绳纹,有的在口沿下有鸡冠状附加堆纹。

甗下部的鬲用于煮水,上部的甑放置食物,两者以相隔,甑上可能盖有盖子。部分甗出土时未带有箅和盖,可能为竹、木等其他材质,也可能埋藏前已经遗失。出土的青铜箅一般有线形或十字形的孔,供蒸汽通过。[2]

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这种甗不仅见于中原,边远地区也有发现。而上下两体分铸可以分合的甗,一般为一甑一鬲。晚商出现了一鬲三甑甗,三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如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三联甗。[3]

甗鍑,战国后,随着灶台的使用,鬲的袋足逐渐退化而成为“釜”,而“甗”则成为甑的别称,根据自身铭文由甑和釜构成的炊具也被称为“甗鍑”。[1]

历史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一尊灰陶甗,商代前期文物,郑州市二里岗出土
一尊分体甗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甗,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流行。

青铜甗的流行时间较长,从商代早期绵延至战国晚期,初期数量较少,商代晚期开始增多。甗在其自身的铭文中自我提及时的名称多为“”或“鬳”。出土的商甗多不见箅,西周以后的多有铜箅。商周甗可分为联体和分体两类,直至战国甑还多与鬲组成统一的炊具而不单独使用。至战国中晚期时,圆形分体甗的鬲的袋足逐渐萎缩,底近平,上甑下鬲的甗逐渐消失,有部分地区开始将甑称为甗[註 2]。秦代、西汉时期甗的下部已经变成了釜形,釜中腰有用于卡于灶口的楞。下釜上甑的甗一般自名“甗鍑[註 3]”。[1]

图集

注释

  1. 「甗」,拼音:,注音:,南京官话:,,音同「演」
  2. 西汉《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
  3. 此处“鍑”为“釜”的通假字

参考

  1. 朱凤瀚.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5325-5055-5.
  2. 张剑. . 新浪收藏-收藏快报.
  3. 苏强等. .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甗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