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仁

田志仁英語:1976年5月21日)是一位美國作曲家。曲風主要為古典樂,常為影片、遊戲、商業片作曲,曾以古典樂專輯《呼喚黎明》榮獲兩座葛萊美獎。所作樂曲以文明帝國IV我們的天父》最為人所熟知。

田志仁
英文名
性别
出生基斯杜化·志仁·田
Christopher Chiyan Tin

(1976-05-21) 1976年5月21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
国籍 美國
职业作曲家
活跃时期2001年至今
知名作品我們的天父
奖项格林美獎
网站官方网站

生平

職業生涯

田志仁是生長於美國加州的美籍華人,会讲一些粤语。曾就讀史丹佛大學牛津大學[1]在史丹佛時,他熱衷於參與太鼓[2]無伴奏合唱活動[3]、音樂劇[4]亞特蘭大奧運合唱音樂會。1998年[4],他以作曲英語文學文學士畢業。1999年以人文學藝術碩士於史丹佛大學畢業。[5]在牛津大學交換生時期結束後,田獲得福布萊特計劃獎學金前往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研讀作曲。[6][7]以全班最高成績、音樂碩士畢業,並獲得霍羅威茨作曲獎。[7]在倫敦時,他被美國駐英大使館聘請編寫弦樂四重奏樂曲。[4]2003年,他成為聖丹斯機構影片音樂研究室的成員。[8]

田回到洛杉磯後持續為電視節目創作樂曲,他的第一次實習是與漢斯·季默喬爾·麥克尼利一起。[4]約翰·奧特曼X戰警2找上田時,他終於有機會創作自己的樂曲。[4]此外,他也為蘋果公司GarageBand軟體創作《Daydream》,以及PUMA的廣告、其他電視頻道配樂。

《我們的天父》

2005年,他的史丹佛前室友、遊戲設計師索倫·約翰遜問田是否想為文明帝國IV創作主題曲。[9]田以史丹佛·塔李斯曼所演唱的斯瓦希里語主禱文為歌詞譜寫了一首合唱曲。[10]這首曲子一發表,隨即在IGNGameSpyGame Shark累積超過20篇回應[11],且一直是部落格上最受人喜愛的貼文。此曲讓田於2006年獲得了兩座遊戲音響網路公會獎。

2010年12月5日,《我們的天父》被第53屆葛萊美獎提名為「最佳伴唱器樂編曲」。[12]2011年2月13日,此曲成功獲得該獎項,也是第一次有電玩遊戲的音樂獲得葛萊美獎。[13]《我們的天父》獲得第10屆獨立音樂獎「最佳影片/電視/多媒體類」、「世界最佳節拍音樂類」等獎項。[14]

《我們的天父》也在世界許多不同的場合被演奏,例如:杜拜噴泉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皇家節日音樂廳好萊塢露天劇場

《呼喚黎明》

2009年,田的古典樂專輯《呼喚黎明(英語:)》發行。此專輯於2011年第53屆葛萊美獎以「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和「最佳伴唱器樂編曲」榮獲兩座葛萊美獎,並獲得第10屆獨立音樂獎「現代古典樂類」提名。

專輯分為三大部分:日、夜、黎明,對應於生命、死亡、重生。裡面12首歌曲分別以12種語言演唱,有斯瓦希里語、波蘭語法語波斯語毛利語中文等。曲目歌詞從各國不同文學作品所改編而成,像是摩西五經薄伽梵歌、日文古詩和道德經等。曲調風格加入了各個語言的音樂風格,包含非洲聲樂、歌劇、中世紀詠嘆調和愛爾蘭哭腔調。演奏歌曲的200位音樂家分別來自6大洲。

《滴水藏海》

田志仁的第二张专辑《滴水藏海(英語:)》发行于2014年。与《呼喚黎明》类似,此专辑中的10首歌曲以10种不同语言演唱,包括原始印欧语土耳其语保加利亚语等。除第一首原始印欧语反复吟唱单词“水”外,其余每首歌的歌词均源自或改编自该语言中与“水”这一主题相关的诗词,如保加利亚语的“暗云”,蒙古语的“雪之心”和梵语的“女神之河”等。由于世界上过半人口使用的母语衍生自原始印欧语,因此这一古老语言的应用从语言学的角度体现了“滴水藏海”的主题。

音樂製作

田所參與創作的項目:

獎項

  • 第53屆葛萊美獎: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2011年)
  • 第53屆葛萊美獎:最佳伴唱器樂編曲(2011年)
  • 國際歌曲創作競賽:世界音樂類第一名(2010年)
  • 約翰·藍儂歌曲創作競賽:世界音樂類入圍(2010年)
  • 美國歌曲創作競賽:世界音樂類榮譽獎——《我們的天父》(2010年)
  • 獨立音樂獎:最佳影片/電視/多媒體——《我們的天父》(2010年)
  • 獨立音樂獎:世界最佳節拍音樂——《我們的天父》(2010年)
  • 獨立音樂獎:最佳現代古典樂提名——《呼喚黎明》(2010年)
  • 皇家音樂學院霍羅威茨作曲獎
  • 考古頻道國際影視節:最佳音樂榮譽獎——Life in Limbo(2009年)
  • 遊戲音響網路公會獎:最佳演唱歌曲年度最佳新秀——《我們的天父斯瓦希里語)》(2007年)
  • 遊戲音響網路公會獎:最佳改編音樂提名——加勒比海盜Online配樂(2007年)
  • 艾美獎:最佳歷史特色——Fishbowl(2007年)
  • GameSpy:最佳音樂榮譽獎——文明帝國IV(2005年)
  • 聖丹斯作曲獎金(2003年)

參考資料

  1. Tin, Christopher. .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8日).
  2. . Stanford Taiko.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3. . Stanford Talisman. 2012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4. Oxfeld, Jesse. . Stanford Magazine. 2004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3).
  5. . Alfred Music Publishing. [December 3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6. . The Hindu. Mar 27, 2003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年8月21日).
  7. Tin, Christopher. .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8. . Broadcast Music, Inc. August 4, 2003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1).
  9. . CVG. July 6, 2006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10. . Stanford Talisman. March 11, 2005 [201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8日).
  11. Tin, Christopher. .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6).
  12. Langshaw, Mark. . Digital Spy. December 5, 2010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13. Senior, Tom. . PC Gamer. February 14, 2011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1).
  14. . The Independent Music Awards.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