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廳舍

監察院廳舍是一座以「曲尺」型平面設計的建築,為台灣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屬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以木桁架作為結構,外牆為紅磚牆面;監察院廳舍於1912年起造、1915年落成。

監察院廳舍
監察院廳舍正面
曾用名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
概要
状态竣工
類型辦公室
建築風格後期文藝復興
用途官署
地址 中華民國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2號
坐标25.045425°N 121.51989°E / 25.045425; 121.51989
邮政编码100
现居租户監察院
起造日1912年
竣工日1915年
台灣總督府
中華民國[1]
地主中華民國[1]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森山松之助
保护情况國定古蹟
地圖
監察院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其他名稱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衙署
登錄公告日期1998年7月30日
位置 中華民國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2號
建成年代1915年
詳細登錄資料

監察院廳舍,原稱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是一棟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中正區的衙署建築。

最初的監察院廳舍作為台北州州廳使用,隨著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監察院廳舍一度作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辦公大樓使用,在行政院進駐台北市役所後,監察院進駐監察院廳舍使用至今。

歷史

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台灣北部設置的台北縣及其後的台北廳均以清治時期的台北府府署為辦公廳舍,到了後期才於原廳舍的正東方規畫建築新的廳舍--即又稱為「台北廳新廳舍」的台北州廳。[2]

台北州廳的設計由隸屬台灣總督府的技師森山松之助操刀,依主體工程分為第一、二期,後續工程為第三期共三期施工。台北州廳的第一期工程自1912年啟動;第二期工程接續第一期工程,於1915年完工,並於完工同年的4月24日以「台北廳落成式」為名舉行落成儀式;第三期工程則自1915年啟動,在台北州廳的西南側興建了一棟銜接州廳西翼的兩層高黑瓦磚造建築。[2]

隨著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台北州廳與台北市役所作為辦公廳舍使用;到了1957年6月,國民政府實施疏散機關政策,將前身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台灣省政府遷移至中興新村,台北州廳因而改作為「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使用。其後,又因行政院進駐台北市役所,對街的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再度改作為監察院廳舍使用直至今日,並於1998年7月30日獲內政部「台內民字第8778042號函」指定為國定古蹟至今。[2][3]

建築

基地

在最初規畫興建台北州廳時,曾在三線路東側提出7個街廊為興建基地。最後考量與舊廳舍的距離及街角位置的優勢,選擇了樺山町的一塊稻田作為建築基地使用。[2]

設計

台灣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的監察院廳舍,屬混合風格的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以木桁架結構興建。建築規畫上,監察院廳舍的平面呈現「曲尺」型,由位於九十度轉角的圓頂主入口處向左右延伸,擁有相同而不對稱的立面。[2][3][1]

監察院廳舍的外觀採取簡潔樣式設計,以紅磚牆面建築,牆面上裝飾有橢圓突起、四周以花草紋飾的徽章壁飾;同樣以花草紋飾的拱頂石造型圓窗,並設有以圓形拱窗、圓窗、拱形雨庇、貝殼飾排列而成的拱型雨庇。[2]

在監察院廳舍的大廳入口處置有八根托次坎柱式圓柱支撐門廊。挑高15公尺的大廳上置有一座以鋼骨桁架支撐、四周設有12個半圓形「老虎窗」作為通氣之用的突出扁形銅製圓頂,圓頂的外皮以長方形銅片鋪設而成,大廳內則環立4對托次坎柱式雙柱,並設有一座「M」字型的樓梯通往二樓。[2][3]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監察院廳舍
  1. 林淑卿. . [2017-07-07].
  2. 中華民國監察院. .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3.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