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德語:)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德国级战列舰中的最后一艘,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命名。该舰于1905年8月在基尔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动工,三年后服役。该舰在服役时就已经过时,尺寸、装甲、火力和速度都劣于新一代战列舰。

历史
德意志帝国
艦名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艦名出處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1]
下订日 1904年6月11日
建造者 基尔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
動工日 1905年8月18日
下水日 1906年12月17日
服役日 1908年7月6日
结局 1944年被炸沉;后被打捞搁浅在海滩上,用作靶船
技术数据
艦級 德国级战列舰
排水量
  • 13,200 t(13,000 long ton) 正常
  • 14,218 t(13,993 long ton) 满载
全長 127.6米(418英尺8英寸)
全寬 22.2米(72英尺10英寸)
吃水 8.21米(26英尺11英寸)
動力輸出 17,000 ihp(13,000 kW)
動力來源 三轴、三台三段膨胀式蒸汽发动机、12台锅炉
速度 19.1節(35.4每小時)
續航距離 5,720海里(11,000); 10節(20每小時)
乘員
  • 35名军官
  • 708名士兵
武器裝備
建造时:
2 × 2 – 28cm SK L/40舰炮
14 × 17cm SK L/40舰炮
22 × 8.8cm SK L/45舰炮
6 × 45cm 鱼雷发射管
1926年改装:
2 × 2 – 28cm SK L/40舰炮
12 x 15cm SK L/45舰炮
8 × 8.8cm SK L/45舰炮
4 × 50cm 鱼雷发射管
1939年改装
2 × 2 – 28cm SK L/40舰炮
10 x 15cm SK L/45舰炮
4 × 8.8cm SK L/45防空舰炮
4 × 3.7cm舰炮(2×2)
装甲
  • 水線裝甲帶: 240 mm(9.4英寸)
  • 炮塔: 280 mm(11英寸)
  • 甲板: 40 mm(1.6英寸)
服役记录
指挥
  • 古斯塔夫·基塞里茨基
  • 瓦尔特·亨内克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该舰在公海舰队第二战队服役,参加过日德兰战役,被一枚大口径炮弹击中。此次战役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被安排在易北河河口警戒,直至1917年退出服役。根据《凡尔赛条约》,作为德国被允许保留的少数战列舰之一,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于1920年代重新进入服役。1935年,这艘老旧的战列舰被改装成海军实习生的训练舰。

1939年9月1日清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炮击韦斯特普拉特半岛,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该舰一直作为训练舰使用。1944年12月,英国轰炸机在格丁尼亚炸沉该舰。随后,该舰被打捞并搁浅在海滩上,被苏联海军用作靶船。自1990年起,该舰上的铜钟被放在德累斯顿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历史博物馆展览。

德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戰列艦格丁尼亞開火。

建造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于1905年8月18日在基尔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动工[2],1906年12月17日下水,是德国海军最后一艘前无畏舰[1]。当月早些时候,英国无畏号战列舰已经服役[3],由于采用了革命性的设计,因而使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在内的所有德国战列舰都落伍了[4]。在下水仪式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由德国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洗礼命名,德皇威廉二世也出席仪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恩斯特·京特尔作了服役演讲[5]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长127.6米,宽22.2米,吃水8.21米,正常排水量13,200吨,满载排水量14,218吨。该舰装备3台三段膨胀式蒸汽发动机和12座燃煤水管式锅炉,产生17,000匹指示马力的动力,最高时速19.1海里/小时。除了是该级舰中速度最快的,该舰还是燃料效率第二高的。当以10海里/小时速度巡航时,该舰航程可以达到5,720海里[2]。该舰标准乘员是35名军官和708名士兵[6]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的主要火力为2座双联28厘米SK L/40舰炮的炮塔,其中一座炮塔在舰首而另一座则在舰尾。该舰还装备了14门17厘米SK L/40舰炮和20门8.8厘米SK L/35舰炮。此外,还有装在水线以下的6具45厘米鱼雷发射管,一具在舰首,一具在舰尾,四具在舰侧。该舰的水线装甲带厚度240毫米,甲板厚度4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280毫米[7]

参考文献

引用

  1. Staff, p. 15.
  2. Staff, p. 5.
  3. Gardiner & Gray, pp. 21–22.
  4. Herwig, p. 57.
  5. Hildebrand R?hr & Steinmetz, p. 131.
  6. Gr?ner, p. 21.
  7. Gr?ner, pp. 20–21.

来源

书籍
  • Breyer, Siegfried. . Friedberg: Podzun-Pallas-Verlag GmbH. 1992. ISBN 3-7909-0463-5.
  • Bullock, Alan.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1. ISBN 978-0-06-092020-3.
  • Campbell, John.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Domarus, Max. . Wauconda: Bolchazy-Carducci. 1990. ISBN 0-86516-228-X.
  • Evans, Richard J. .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09. ISBN 978-1-59420-206-3.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2014-07-07]. ISBN 978-0-87021-907-8. OCLC 121198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7).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2014-07-07]. ISBN 978-0-87021-91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Hargreaves, Richard. . Mechanicsburg: Stackpole Books. 2010. ISBN 978081170724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London, Charles.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0 [2014-07-07]. ISBN 978-1-85532-9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5).
  • Murray, Williamson; Millet, Allan Reed. . Cambridge: Harvard College. 2000. ISBN 978-0-674-00163-3.
  • Nauck, Hans E. . Warship International (Toledo: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1997, XXXIV (3): 304. ISSN 0043-0374.
  • Rohwer, Jürgen. .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978-1-59114-119-8.
  • Schultz, Willi. . Herford: Koehlers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92. ISBN 3-7822-0502-2.
  • Staff, Gary. .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OCLC 48131785.
  • Williamson, Gordon.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2014-07-07]. ISBN 978-1-84176-49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3).
期刊文章
  • . Diver. May 2009 [29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