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级战列舰
德国级战列舰或称德意志级战列舰[lower-alpha 2](德語:)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船级。该船级由德国号、汉诺威号、波美拉尼亚号、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组成。这些舰只建于1903年至1907年间,它们与前级不伦瑞克级类似,但具有更强的装甲防护。然而这甚至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无畏号于1906年下水之前便已显得过时。因此,它们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同类舰船。在其之后是拿骚级战列舰——即德国的首个无畏舰船级。
德国级战列舰阵列 | |
概况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
前型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
次型 | 拿骚级战列舰 |
建造期 | 1903-08年 |
服役期 | 1906-45年 |
完成数 | 5 |
损失数 | 3 |
报废数 | 2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前无畏舰 |
排水量 |
|
全長 | 127.60米 |
全寬 | 22.20米 |
吃水 | 8.21米 |
動力輸出 | 3台3轴三胀蒸汽机,12台锅炉 |
動力來源 | 17000匹公制马力 |
速度 | 18.5节 |
續航距離 | 4800海里以10节 |
乘員 | 743人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随着德国级的入役,使得舰队拥有足够的舰只组成两个完整的战列分舰队。而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被重组至公海舰队。尽管已然过时,但全部五艘同级舰均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在混乱的夜间行动中,波美拉尼亚号遭鱼雷击中并沉没。是次海战结束后,四艘幸存舰从舰队前线撤出,并主要从事辅助任务。《凡尔赛条约》允许德国保留一些老式战列舰用于沿海防御,其中便包括四艘德国级舰只。
然而,德国号并没有被用作岸防舰,而是在1920-1922年间拆解。汉诺威号是要改造为靶舰,但从未完成。它最终于1944-1946年间被拆解。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则是仅有的两艘同级舰,可以继续应用于国家海军和其后战争海军的前线中。两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承担了有限的职责,当中最为显赫的是由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在西盘半岛战役期间向波兰要塞开火。临近战争结束时,两舰均告沉没。
设计
德国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五艘前无畏舰。它们沿袭了不伦瑞克级的设计方案——其中德国号是几乎完全一样,尽管其设计在主导舰开始进行龙骨架设后稍作修改。而四艘后续的同级舰与不伦瑞克级相比,则有着稍微不同的锅炉布置和略厚的装甲。[1]为了减轻重量,全部五艘德国级舰只都没有为170毫米副炮安装炮塔,所有这些炮管都被装在船体内的炮廓中,其中中央炮廓群区域的面积也比不伦瑞克级更大,这样炮与炮之间的距离变大了,可以一定程度改善两门炮同时被击中的风险,同时扩大了每门炮的射击范围[2]。尽管有关在建的划时代战列舰无畏号的性能传闻越传愈烈,但德国级仍然开建[3]。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坚持它们的建造,因为更大的舰只需要扩建威廉皇帝运河——这将对该年度的海军预算造成压力。[4]
整体特征
德国级舰只的水线长度和全长分别为125.9(413英尺1英寸)和127.6(418英尺8英寸),有22.2(72英尺10英寸)的舷宽和8.21(26英尺11英寸)的前吃水。它在标准载荷下的排水量为13,191公噸(12,983長噸),满载排水量为14,218公噸(13,993長噸)。[5]其船体采用横向及纵向钢框架建造。船用钢板被铆接在由框架创造的结构上。船体被分为12个水密舱室,尽管波美拉尼亚号设有13个舱室。船体还包括一个占舰只长度比重为84%的双层船底。[6]
舰只的操纵性能不如前级不伦瑞克级,尽管其上风舵的损失不太明显。它们的稳心高度为0.98(3英尺3英寸)[5]。船员编制为35名军官及708名士兵。而一旦作为分舰队旗舰,编制可增加13名军官和66名士兵;作为第二旗舰时则可增加2名军官和23名士兵。[6]在1935年成为训练船后,西里西亚号的船员包括了29名军官和559名士兵,再加上最多214名学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有所不同,其船员在作为训练船时共有31名军官、565名士兵和175名学员。德国号及其姊妹舰可搭载一些小型舰艇,其中包括2艘哨艇、1艘将官驳船、2艘机动艇、1艘大舢板、2艘小汽艇、2艘高低桅帆船和2艘小划艇。[5]
推进装置
德国号及其姊妹舰配备了3轴三胀式蒸汽机。舰只设有单舵和三副螺旋桨。两副外侧螺旋桨是三叶片,直径达4.8(15英尺9英寸);中部螺旋桨是四叶片,直径为4.5(14英尺9英寸)。[7]蒸汽由12台水管锅炉供应至发动机,每个发动机4台,德国号除外[6]。后者的锅炉配置与不伦瑞克级一样,设有8台水管锅炉和6台筒形锅炉[7]。德国号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6,000匹公制馬力(11,768千瓦特),而其它4艘的额定功率则为17,000匹公制馬力(12,503千瓦特)。所有同级舰的设计速度为18節(33每小時),尽管全部五艘舰在试航中都超过了这一数字。[5]
这些舰只根据设计可携带700公噸(690長噸)燃煤——尽管仍可利用额外的空间作燃料贮存,从而将携带能力提高至1,540公噸(1,520長噸)。舰只的最大续航里程为4,800海里(8,900),这需要以10節(19每小時)的巡航速度实现。[5]电力则是由4台涡轮发电机提供,每台的电压为110伏特,可输出260千瓦特(350匹馬力)的功率。[6]
武器系统
德国级舰只的武器系统与前级不伦瑞克级几乎完全相同,虽然它稍稍重新布置,数量亦有所增加。其主要武器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lower-alpha 3],一座居前,一座在主上层建筑的后方。炮塔采用Drh LC/01型炮架,允许提升至20度仰角和降低至-8俯角。在最高仰角时,火炮可能命中18,830(20,590碼)开外的目标。这些炮管可以发射240(530英磅)重的高爆弹或穿甲弹。两种弹药的初速均为820每秒(2,700英尺每秒)。在12,000(13,000碼)的射程下,穿甲弹可以穿透160(6.3英寸)厚的装甲。
副炮包括十四门安装在舰舯炮廓内的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其中五门设于上甲板内,更高甲板的上层建筑两侧亦各有两门。炮廓允许提升至22度仰角和降低至-5俯角。在22°时,火炮可能命中14,500(15,900碼)开外的目标。每门炮配备了130枚穿甲弹,射速约为每分钟5发。该炮的瞄准弧度为160°。
德国级舰只还装备有二十二门独立安装的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它们需要手动操作。每门炮配备了140枚7(15英磅)重的高爆弹,每分钟的射速最多12发。[6][10]最大射程则为11,000(12,000碼)。
装甲
德国级战列舰配备有克虏伯生产的渗碳装甲[6]。德国号的水线装甲带及上层建筑的堡垒的布局略有不同。其装甲带在水线的厚度为225(8.9英寸),并在下缘逐渐弱化至140(5.5英寸)。而德国号的姊妹舰在水线的厚度达240(9.4英寸),在底缘则弱化至170(6.7英寸)。德国号的堡垒厚度为160(6.3英寸),其余四艘则为170(6.7英寸)。全部五艘舰都有40(1.6英寸)厚的甲板装甲。[12]
主炮炮塔的侧部装甲为280(11英寸)厚,顶部厚度则是50(2.0英寸)。支承炮塔的炮座则包裹着250(9.8英寸)厚的钢板。副炮炮廓由35(1.4英寸)厚的装甲板保护。它们的前司令塔在侧面有300(12英寸)厚,而后司令塔则有140(5.5英寸)厚的装甲。[12]
建造
德国号是德国舰队以合同代号“N”订购[lower-alpha 4]。它于1903年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架设,建造编号为109。[13]它在1904年11月20日下水,随即离库进行舾装。这包括安装舰只武器、完成内部隔间以及修整上层建筑。至1906年年中,舰上的工程已经完结。德国号于同年8月3日投入舰队服役。[14]汉诺威号是以合同代号“O”订购,并于1904年开始在威廉港的帝国船厂架设[13]。它于1905年9月29日下水,1907年10月7日投入服役[14]。
波美拉尼亚号于1904年以临时代号“P”开始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架设[13]。它于1905年12月2日下水,1907年10月1日编入舰队服役[14]。1904年,西里西亚号以合同代号“R”开始在但泽的希肖船厂架设[13]。它于1906年5月28日下水,1908年5月5日入役[14]。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是根据合同代号“Q”于1905年在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建[13]。当1906年12月17日下水后,该舰于1908年7月完工,并于6日入役,成为最后一艘加入舰队的同级舰[14]。
同级舰
舰只 | 造船厂 | 命名来源 | 架设日期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结局 |
---|---|---|---|---|---|---|
德国号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德国 | 1903年6月20日 | 1904年11月19日 | 1906年8月3日 | 1922年拆解于威廉港 |
汉诺威号 | 威廉港帝国船厂 | 汉诺威 | 1904年11月7日 | 1905年9月29日 | 1907年10月1日 | 1946年拆解于不萊梅港 |
波美拉尼亚号 | 斯德丁伏尔铿船厂 | 波美拉尼亚 | 1904年3月22日 | 1905年12月2日 | 1907年8月6日 | 1916年6月1日于水面行动中遭鱼雷击沉 |
西里西亚号 | 但泽希肖船厂 | 西里西亚 | 1904年11月19日 | 1906年5月28日 | 1908年5月5日 | 1945年5月3日于齐诺维茨触雷后沉没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 1905年8月18日 | 1906年12月17日 | 1908年7月6日 | 1944年3月21日遭空袭后凿沉 |
服役历史
自1906年开始服役后,德国级舰只陆续加入了原有不伦瑞克级舰只所在的本土舰队()第二战列分舰队[4]。德国号更取代威廉二世皇帝号成为舰队的旗舰。当第二战列分舰队完编后,舰队便重组为公海舰队。[15]在1914年以前,五艘同级舰每年都会进行多次训练巡航和舰队演习;其中包括进入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巡航以及前往挪威的年度巡游[16]。至1913年,德国号的舰队旗舰地位又被腓特烈大帝号所取代[17]。五艘舰在1914年7月也参加了前往挪威的舰队访问,但战争的威胁迫使行程缩短,所有舰只都在当月底返回德国港口[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级舰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继续在第二战列分舰队服役。在战争的头几个星期,舰只在易北河河口进行巡逻,而舰队余部则仍在调动中。它们也参加了战争头两年大部分的舰队行动。这主要是对英国海岸实施袭击的战列巡洋舰部队提供支援,以期吸引英国大舰队的部分兵力,进而被公海舰队主力歼灭。[19]
五艘同级舰于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海军少将弗朗茨·毛弗的指挥下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它们在那里组成了第二战列分舰队(该分舰队还包括一艘不伦瑞克级的黑森号战列舰)[20]。在5月31日傍晚的舰队战斗结束时,五艘德国级舰只前往支援第一侦察集群被击伤的战列巡洋舰。德国号介入并阻止了由海军上将戴维·贝蒂率领的英国战列巡洋舰群对德舰的追击。[21]在黑暗中,德国人难以辨认目标,没有取得任何命中;然而,英国人却设法三次命中了德国号。期间波美拉尼亚号被迫暂时拉出战线。[22]至夜间行动中,波美拉尼亚号遭鱼雷击中。鱼雷引爆了一个弹药舱并摧毁了舰只,舰上官兵全数罹难。[23]至6月1日中午,德国舰队返抵威廉港,拿骚级与黑尔戈兰级等未受损的无畏舰在锚区外围组成防御阵位。[24]
1916年底,四艘幸存的同级舰撤出舰队服务。它们于1917年8月15日作为预备役安置。德国号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分别在威廉港和基尔成为了宿营船。汉诺威号在丹尼斯海峡用作警戒舰,而西里西亚号则在基尔成为训练舰。从这些舰上拆除的主炮自1917年起被帝国陆军用作列车炮。[4]
战间期
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在战列舰方面,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国家海军只能保留6艘排水量10000吨以下的旧式战列舰。其中包括三艘德国级战列舰:汉诺威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和西里西亚号,和几艘不伦瑞克级战列舰。[25]。1922年,德意志号拆解报废[14]。本级剩下的三艘则在20年代进行了现代化改造[26],其中包括将原有的170毫米炮替换为150毫米炮[27]。
汉诺威号是第一艘投入国家海军服役的旧式战列舰,自1921年2月起在波罗的海担当舰队旗舰。其母港位于斯维内明德,1922年转移至基尔。1923年,国家海军采用了一种新的领导架构,由不伦瑞克号担当舰队旗舰。1925年10月,汉诺威号转移至北海驻防。1927年3月,随着西里西亚号重新服役,汉诺威号退役。1930年2月,取代艾尔萨斯号再次入役,直至1931年9月。[28]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更换了锅炉,变成了一艘训练舰[29]。其前两个烟囱被合并为一个大烟囱[30]。西里西亚号于1933年1月成为战列分舰队的旗舰[31]。1935年5月,纳粹德国将国家海军重组为战争海军。当时,本级舰中仅有西里西亚号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仍具有战斗力,其余姊妹舰则已被弃置或被改装成了辅助船。[26]
汉诺威号于1936年从海军序列中除名并报废。德军曾计划将其改造为供飞机训练用的靶舰,但这一计划从未被实现。西里西亚号于1936年更换了锅炉并被改造成训练船。[29]次年,西里西亚号巡游至南美洲,12月在阿根廷停留[32]。至1939年,两舰仅余训练职能。[33][lower-alpha 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8月,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在波罗的海进行了一次所谓的仪式之旅,以纪念在1914年8月沉没的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在这次旅程结束后,该舰被拖入了位于西盘半岛波兰军用仓库对面的但泽港口。9月1日04:47,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向西盘半岛的基地开火,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34]此后,再由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分遣队攻占了已抵抗7天的要塞。在整个战斗中,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都提供火炮支援。而西里西亚号在行动期间则仍然担任训练舰的职能,尽管它还临时作为U型潜艇的破冰船使用。[35]
1940年4月,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和西里西亚号又分别参加了占领丹麦和入侵芬兰的行动。此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再次被剔除出前线任务并被用作训练船,西里西亚号则恢复了破冰职能。1941年3月,西里西亚号在波罗的海为布雷艇提供护航。从这次行动回来后,它在戈滕哈芬成为了一艘宿营船。[35]
在1944年中期,西里西亚号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的高射炮武器得到极大的加强,以使它们能够在戈滕哈芬用作防空舰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于1944年12月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袭击,尽管它于浅海中下沉,其武器仍可继续使用。在一场大火致使舰只永久失效后,其船员被派遣上岸协助玛丽堡的驻防[35]。汉诺威号自1944年开始拆解,工作一直持续至1945年[29]。西里西亚号于1945年3月15-21日期间为戈滕哈芬附近的德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36]。4月,西里西亚号移动至斯维内明德以补充弹药,并从前线撤离了近千名伤兵。5月3日,它在斯维内明德外围触雷;延至次日,它于浅海中被其船员凿沉。两艘舰都是战后在原地被拆解。[37]
注释
脚注
- 即“德国”的德文称谓,一些中文专业文献将此译作“德意志”。见:现代舰船杂志社,第86页.
-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见:Grießmer,第177页.
-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替代(旧舰名)”。见:Gröner,第56页.
- 1935年,纳粹德国与大英帝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解除了《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海军力量的限制。纳粹德国得以建造新型主力舰取代原有旧式舰只,其中包括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和俾斯麦级战列舰。见:Williamson,第6页以及Gröner,第31、33和60页.
引用
- Staff, p. 5.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87.
- Hore, p. 69.
- Gardiner & Gray, p. 141.
- Gröner, p. 21.
- Gröner, p. 20.
- Gröner, pp. 18–20.
- Gardiner & Gray, p. 140.
- Staff, p. 6.
- Gröner, pp. 20–21.
- Gröner, p. 22.
- Herwig, p. 45.
- Staff, p. 8–15.
- Staff, p. 10.
- Staff, p. 11.
- Staff, pp. 10–15.
- Tarrant, p. 286.
- Tarrant, p. 195.
- London, p. 71.
- London, p. 89.
- Tarrant, p. 263.
- Williamson, pp. 5–6.
- Williamson, p. 6.
- Proceedings, p. 1014.
- Hildebrand, p. 47 f, Vol. 3.
- Gardiner & Chesneau, p. 222.
- Miller, p. 99.
- Mueller, p. 89.
- Newton, p. 184.
- Williamson, p. 7.
- Williamson, pp. 7–8.
- Williamson, p. 8.
- Rohwer, p. 398.
- Gardiner & Gray, pp. 141–142.
参考资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德国级战列舰 |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Friedman, Norman.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编).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978-0-87021-913-9.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 Herford: Koehlers Verlagsgesellschaft. 1979.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London, Charles.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0. ISBN 978-1-85532-992-8.
- Miller, David. . Zenith Imprint. 2001. ISBN 978-0-7603-1127-1.
- Mueller, Michael.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ISBN 978-1-59114-101-3.
- Newton, Ronald C.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8047-1929-2.
- Rohwer, Jürgen.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978-1-59114-119-8.
- Staff, Gary. .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 Williamson, Gordon.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84176-498-6.
- . Proceedings (Annapolis: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22, 48: 1014–1015.
在线来源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9-03-25 [201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10-03-28 [201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6-10-29 [201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