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鍾震

秦锺震-?),伯起[1]福建晉江新店人,祖籍直隸定遠(今安徽[2][3][4]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父亲秦舜翰曾舉隆慶二年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锺震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第二甲第八名進士,官至刑部郎中,因失明而辭官,為人頗有文才,但性格詼諧嘲諷,時常捉弄、消遣別人,聽到的人無不大笑,故泉州人稱之“青瞑恶人秦锺震”,“青瞑”為閩南語,指失明。但因秦锺震為人很喜歡消遣、捉弄他人,有「锺震上惡」的說法,但也因並不會真的造成他人的大傷害,故又稱“恶人不恶,秦锺震”,泉州流传许多他的傳奇故事,許多還經過說書的潤飾而更加精采。年八十多歲時病逝。著有《樗吟》。

傳說

秦锺震與泉安莊際昌為好友,莊際昌考取狀元,捷報傳來,莊家遣人蒐購所有燈籠,彰顯狀元之榮;但當時號稱「安溪謝百萬」的安溪仕紳謝東臺因為家中添丁,造成「五代同堂」,也到泉安買燈,兩方爭執不休,秦鍾震(常被誤作為秦鐘縉,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在現場,就說,狀元是「人中之魁」,但是五代同堂是「天賜之德」,請狀元家讓一讓。由於秦鍾震跟莊際昌是好友,而且秦還是前輩進士,莊家的人不敢造次,於是留下了幾個燈籠給謝家購買。但秦鍾震事後一想,「五代同堂」非常難得,如果被謝家的家丁騙了,怎麼辦?於是跑到謝家查訪,果然真的如此,就要離開。但謝家人發現了這位神祕訪客,邀請秦鍾震到府內用餐,秦於是在牆上寫下對聯一幅,作為慶賀。「堂上呼孙,且喜吾孙作祖;阶前拜祖,方知我祖亦孙。」

秦锺震討厭道學,回鄉以後,有一次新的泉州知府上任,該知府自稱道學中堅,所以秦锺震要和知府开玩笑,寫下一幅巨大對聯,稱“嫖赌饮莫如我;挣摃打不让人”。“挣、摃、打”為閩南語,指“鬥毆、毆打他人”,由於對聯十分龐大,一出,引致鄉民圍觀,知府得知,大怒,到秦家要質問秦鍾震,鍾震閉門不出,知府在門口大罵:「先輩是進士出身,也曾任太守,怎麼寫下這種破壞名教的對聯?」秦锺震才笑著說:「太尊官拜兩千石,難道句讀也不知?應該念作『嫖赌饮,莫,如我;挣摃打,不,让人』,意思是嫖賭飲這些事情莫做,像我一樣。鬥毆的事情不要做,禮讓他人。」知府啼笑皆非,被圍觀鄉民恥笑了一番。

知府被羞辱後極為憤怒,時時想著反唇相譏,乘泉州府衙門重修時,召秦锺震來,說:「先輩上次的對聯,讓末學萬分景仰,府門有『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之聯,是宋朝王梅溪守此郡時所作的對聯,似乎太短,末學準備了潤筆的銀兩,求先輩幫忙將此對聯延長。」因為王梅溪文名甚鉅,泉州人稱「不宜益損一字」,知府刻意以此來刁難秦鍾震。孰料秦鍾震一口答應,還說:「太尊德高望重,我願意順應太尊之德,增添一字,但郡人稱此聯『不宜益損一字』,我若寫得不好,太尊不能怪罪於我。」知府只想看秦锺震出醜,再把秦鍾震所改的對聯外流,讓鄉民嘲笑,所以知府滿口答應。於是秦锺震在“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之下各添了一字,即“八闽形胜无双地獄,四海人文第一邦荒”,“邦荒”,是當地的閩南語,指的是“遙遠無比的邊疆”之意。知府崩潰,但有約在先,只好拿錢打發秦锺震走了。

秦鍾震遊雙髻山(今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仙公山),相傳何氏九仙曾在此山顯化,故題聯曰:「帝降青童,峰頂故標雙髻出;雲隨白鶴,洞中曾度九仙來。」在安溪城隍庙題聯:「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必滅;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必昌。」至今都是泉州名聯。

秦鍾震目盲後,認為莊際昌中狀元後氣勢太盛,將古詩「白日莫閒過,青春不再來。窗前勤苦讀,馬上錦衣回」的一、三句最後一字,調到二、四句末尾,此詩便成「白日莫閒,青春不再來過。窗前勤苦,馬上錦衣回讀」,消遣他年紀大才考取進士,文采知識都不充足,還需要多讀些書。際昌反唇相譏,將孟浩然的《春曉》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也如此修改,變成「春眠不覺,處處聞啼鳥曉。夜來風雨,花落知多少聲」,聽鳥啼才知道天亮了,夜來風雨,花落多少,也是聽到聲音才知道的,以此嘲笑鍾震目盲。

註釋

  1.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进士履历便览》:秦钟震,耻罍,丁丑六月初十日生,癸卯科,兵部政,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己酉养病,辛亥京察。
  2. 明代秦姓进士名录(精修版)
  3. 晋江县志道光本
  4. .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參考文獻

  • 《淺論閩臺民間故事與俗諺》.黃申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
  • 《道光晋江县志·人物志·文苑二·秦锺震》
  • 《玩世不恭秦锺震》.陈允洛.福建杂誌第十期.1984.01.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