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是指要描述說話者或是聽話者以外的人物時,所用的代名詞。 像英文的代名詞he和she就是第三人稱單數時的代名詞,依其性別而不同(實際性別,不是語法上的性別)。英文的的代名詞they是性別中性的第三人稱代名詞,可以在第三人稱多人時使用,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也可以用來作為第三人稱單數的代名詞,即单数they[1]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語文中沒有區分性別的代名詞。有些語言有區分性別的代名詞,不過是語法傳統中的一部份,因為那些語言中,大部份(或是所有)名詞已有區分陰性及陽性(語法上的性別),而且其形容詞也會隨名詞的性別而有所變化。有些語言沒有語法上的性別,但有區分性別的第三人稱,例如英语南非語漢語[註 1]Defaka語克木语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Yazgulyam語,而這些語言第三人稱的性別會以實際的性別為準[2]

像英文或是中文有代詞性別系統的語言,在使用上可能有些問題,有時要指明一個不確定的第三人稱單數,或是不確定性別的第三人稱單數,但是第三人稱單數的代名詞都是有性別的。因此可能會用表示男性第三人稱單數的he(或是「他」)來表示其實是性別中性的意涵[3]在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後半之間,在正式的英文中,此一情形常用he來表示(不過也有人認為此用法已經過時[4]或是有性別歧視主義的問題[5])。自十四世紀起,此情形有時也會使用单数they,不過也有人不贊成[6]

語法中的慣例

有些語言(例如大部份南島語系、許多東亞語言克丘亞語乌拉尔语系[7])在人稱代詞上不會區分性別,而這些語言也沒有語法上的性別。另外一些語言(例如許多尼日尔-刚果语系的語言),有語法上性別(或是名詞類別)的分類系統,但其分類和實際性別無關[8]

而其他語言(包括大部份的印欧语系亚非语系),第三人稱的人稱代詞(至少是指人的代詞)會在本質上區分男性和女性。大部份的情形,這種特徵會和完整的語法性別系統共存,也就是會將所有的名詞分類為陰性、陽性及中性。不過,有些語言(例如英語)沒有語法性別系統,但第三人稱代詞仍然會區分性別(若以英語為例,第三人稱單數的代詞會區分性別)。

在一些有語法性別的語言中,為了語法上的一致,甚至有些性別中性的代名詞也需要改為陰性或陽性。例如法语语法,第一人稱及第二人稱的所有格,會依指稱對象的性別而改為陰性或陽性,而像是quelqu'un(某人)及personne(沒有人)之類的不定代名詞是陽性,不過personne在當名詞時,不論指稱對象性別,都是陰性。

有些語言的代名詞是有分性別的,若有時需要用到這類的代名詞來指稱不知道性別的人物,或是指稱包括男性及女性在內的多數人,就會出現問題。在英語以及其他一些語言中,會用陽性的代名詞來作為無標記的型式。也就是說:在指稱對象不明確或是不知性別時,會用陽性代名詞代表[9]。這種集合性的陽性也出現在一些古代的語言中,例如古希臘語聖經希伯來語,現在也有一些語言受到影響。例如:

  • 英文:If anybody comes, give him a gift.(若有人來了,給他一份禮物)。此處針對不確定對象的anybody,用陽性的him作為代名詞。
  • 法文:Vos amis sont arrivés — ils étaient en avance. (你的朋友們都到了,他們早到了。)此處用陽性複數的代名詞ils,而不是陰性複數的代名詞elles,除非已確定所有朋友都是女性才會用elles(不過名詞也要改為陰性複數的amies,過去分詞也要改為arrivées)。

早在1795年起,因為上述情形會「被迫使用陽性」,已有人提出要有性別中性的代名詞,至少在1850年時就有人試圖發明這類的代名詞,而在英文中,將单数they作為性別中性單數代名詞的作法,早在十四世紀就有人提出[10]

英語

標準用法

英語的第三人稱單數會區分性別。陽性的代名詞是he,衍生的詞語有him、his及himself,陰性的代名詞是she,衍生的詞語有her、hers及herself,中性的代名詞是it,衍生的詞語有its和itself。第三人稱複數代名詞是they,衍生的詞語有them、their、themselves等,這個代名詞不分性別,也曾用來指單數的第三人稱(例如Where a recipient of an allowance under section 4 absents themself from Canada, payment of the allowance shall ...[11]

一般來說,he指男人,she指女人,一般不太會用it來指稱人,不過若是嬰兒,又沒有其他提示性別的詞語(例如兒子、女兒),而其性別不是討論重點時,有時會用it指稱嬰兒。It多半會用來指動物,不過若說話者希望指出動物的性別,或是表達對動物的同情時(例如寵物、家中飼養動物等),會使用he或she。若動物已有名字,就會用he或she的代名詞,(例如 Fido adores his blanket)[12]

其他英文的代名詞(第一人稱及第二人稱的I、we、you,第三人稱複數的they,不定代名詞 one、someone、anyone等)都不分性別,是性別中性的代名詞,頂多會因為所指的是人還是物而用不同的詞語,(例如someone和something,who和what……)。

She有時會用來指稱船或是國家,不過這是比較老派的說法,用的人越來越少。机器人語音助理多半會假設性別,而且會有和性別相符的名字。

標準用法的第三人稱代名詞列表

 主格間接格所有限定詞所有代名詞反身
he he is laughingI called himhis eyes gleamthat is hishe likes himself
she she is laughingI called herher eyes gleamthat is hersshe likes herself
it it is laughingI called itits eyes gleamthat is itsit likes itself
one one is laughingI called oneone's eyes gleamthat is one'sone likes oneself
they they are laughingI called themtheir eyes gleamthat is theirsthey like themselves

they like themself

德語

德語有區別語法上的性別,是對於名詞不同的分類。德語會將名詞分為陰性、陽性及中性,此一分類和名詞本身的性別不一定有關。例如狗是陽性,貓是陰性,小孩是中性。而無生命的物質也會有其語法性別。 以下是德語第三人稱代詞,在不同格及語法性別下的變化:

單數 複數
性別 陽性 陰性 中性 陽性 陰性 中性
主格(Nominative) er sie es sie
宾格(Accusative) ihn sie es sie
与格(Dative) ihm ihr ihm ihnen
属格(Genitive) seiner
(sein)
ihrer seiner
(sein)
ihrer

漢語

中文書面語一開始是不分性別的,後來開始區分性別,但在口語上沒有影響。

在口語的現代標準漢語中,第三人稱的代名詞讀音都是一樣的,拼音可以表示男性的「他」、女性的「她」、動物的「牠」或是無生命的「它」。不過若沒有其他的資料說明其性別,聽到這句話的人會假設所指的是男性[13]。在1917年時,由刘半农創立了汉语的「她」這個字,是用「女」和「他」組合而成的。原來的「他」可以指男性或是女性,後來就專指男性。「他」字的部首是不分性別的人部[14]

五四运动對中華文化的現代化有許多影響,其中之一就是開始使用有區分性別的代名詞,類似西方語言的作法,有區分性別的第三人稱代名詞[13]。此外,也有指稱非生物的「它」、指稱動物的「牠」、指稱神明的「祂」。刘半农及其他的作家希望為表示女性的「她」有不同的讀音,包括吴语中的yi,文白异读中的tuo,不過後來仍然沒有效果。所有的第三人稱單數代名詞都有相同的讀音。第三人稱單數代名詞同音不同字的情形,不止出現在漢語,也出現在許多汉语方言[14]。也因此有些華人在歐洲語言會話時,會混用有區分性別的代名詞[15]。在網路上近來有個趨勢,用拉丁字母的TA,也是第三人稱單數代名詞的汉语拼音,表示性別中性的第三人稱[16][17]

广州话的第三人稱單數是「佢」(keui5),可以指任意性別,若特別指女性,有些人會改用讀音相同的「姖」,不過標準粵語白話文不接受此一作法,認為在文法或是語意上沒有必要。而且「佢」在標準漢語中是沒有意義的,但標準漢語中有「姖」這個字,原來的讀音和意思都和此用法無關[18]

韓語

韓語沒有特定表示性別的第三人稱代名詞。原來的第三人稱代名詞是借用指示代詞,現代韓語翻譯或是創作中,可能會提及女性的第三人稱,因此用和表示女性的,創建了表示第三人稱女性的。原來的可以表示第三人稱男性,有時也用來表達中性的性別。

日語

傳統日語上,不會用人稱代詞作為指稱對象。日語屬於主語脫落語言,多半會完全省略代名詞,若要指稱其他人,會用其姓氏,後面再加上來稱呼,不分男性女性。

例如「她(齋藤小姐)來了」,用日文表示會是「」(Saitō-san ga kimashita)。

在現代日語中,會用(kare)表示第三人稱的男性,會用(kanojo)表示第三人稱的女性。。是後來才產生的詞,用來表第三人稱女性,對應英文的she。在明治時代之後才開始用和來表示第三人稱的男性和女性。不過日文中常會省略代名詞,因此和以代名詞出現的情形不多。而除了表示第三人稱女性之外,另外一個意思是女朋友[19]

馬來語及印尼語

馬來語印尼語中,沒有區分性別的代名詞。一般用以表明「他/她/他們」的詞彙為ia,此詞有一個受詞及較為強調的形式dia。Bəliau則用以表明尊敬之意。就如表明「你」之意時一般,以人名和親屬稱謂表明以第三人稱指稱的他者,是很常見的用法。在口語上,dia orang常被用以表明「他們」之意;而在寫作時,məreka(意即「一些人」)、mereka itu和orang itu(意即「那些人」)常被用以表明「他們」之意。

而且有關親屬的代名詞(表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侄子、侄女)也不區分性別。因此,說話者若要具體說明性別,可以再增加類似男性或女性的詞語(例如lembu betina表示母牛、kakak lelaki表示哥哥)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有區分陰性及陽性。 第三人稱單數(以及第二人稱單數)的代詞也會區分性別。

動詞現在式以及形容詞也會依陽性及陰性有不同的變化。

阿拉伯语中: "Hi[a]" 是第三人稱單數陰性的代名詞 "Hu[a]" 是第三人稱單數陽性的代名詞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的第二人稱及第三人稱代詞會區分陽性及陰性。陽性是集合性及包容性的,不過複性人稱的陽性常會視為是性別中性的。希伯来语是主語脫落語言。動詞會依主詞的人稱、性別及單複數有不同的词形变化。雖然第一人稱代詞不分性別,但動詞、形容詞……仍會依照其實際性別而有不同變化。

第一人稱單數 第一人稱複數
不區分陽性及陰性 אֲנִי (aní) אֲנַחְנוּ (anákhnu)
第二人稱單數 第二人稱複數 第三人稱單數 第三人稱複數
陽性 אַתָּה (atá) אַתֶּם (atém) הוּא (hu) הֵם (hem)
陰性 אַתְּ (at) אַתֶּן (atén) הִיא (hi) הֵן (hen)

相關條目

注释

  1. 漢語僅在書面上區分性別

參考資料

  1. "Johnson". . The Economist. 2017-04-01 [2017-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8).
  2. Audring, Jenny. . Morphology. 2008-10-01, 18 (2): 93–116. <!- ISSN 1871-5621 <!- 请检查|issn=值 (帮助). doi:10.1007/s11525-009-9124-y (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doi-access= (帮助)
  3. Huddleston, Rodney; Pullum, Geoffrey. .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92. ISBN 0-521-43146-8. Purportedly sex-neutral he
  4. Fowler, H. W. Butterfield, Jeremy ,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67, 372. ISBN 978-0-19-966135-0.
  5. Garner, Bryan 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460. ISBN 978-0-19-049148-2.
  6. Garner, Bryan 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195. ISBN 978-0-19-049148-2. ... resort to it cautiously because some people may doubt your literacy
  7. Siewierska, Anna; Gender Distinctions in Independent Personal Pronouns; in Haspelmath, Martin; Dryer, Matthew S.; Gil, David; Comrie, Bernard (ed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pp. 182–18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925591-1
  8. Corbett, Greville G. . Dryer, Matthew S.; Haspelmath, Martin (编). . Munich: Max Planck Digital Library. 2011 [201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9. Garner, Bryan 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821. ISBN 978-0-19-049148-2.
  10. Williams, John. . Gender-Neutral Pronoun FAQ. 1990s [2007-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5, 2006).
  11. Canadian government. (pdf). Government of Canada. 12 December 2013 [19 April 2014]. R.S.C., 1985, c. W-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30).
  12. Huddleston, Rodney; Pullum, Geoffrey. .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88–489. ISBN 0-521-43146-8.
  13. Ettner, Charles. . Hellinger, Maris; Bussmann, Hadumod (编). 1.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36.
  14. Liu, Lyd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6–38.
  15. Robinson, Douglas. . Taylor & Francis. 2017-02-17: 36. ISBN 9781315387857.
  16. 梅维恒 (2013), "He / she / it / none of the abo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anguage Log, April 19, 2013.
  17. Mair, Victoria. . late. 2013-12-26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others— all pronounced tā—are now being replaced by the actual letters “ta”!
  18.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 [200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1).,「佢」字(Humanum.arts.cuhk.edu.h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有標明在广州话中是第三人稱單數,但「姖」字(Humanum.arts.cuhk.edu.h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則不然,只列出拼音geoi6,並且標示是用在地名
  19. Japanese: Revised Ed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wasaki, Shoichi. Japanese: Shoichi Iwasaki. Philadelphia, PA: J. Benjamins, 2002. Print.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