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翁

胡先翁馬來語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是一名馬來西亞政治人物,参政前是一名执业律師。胡先翁曾於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職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

马来西亚团结之父

胡先翁
Hussein bin Onn
SMN DK SPMJ SSIJ SPCM SPMP SPNS SIMP SPDK DUPN DP PIS
第3任马来西亚首相
任期
1976年1月15日-1981年7月16日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苏丹雅耶·贝特拉
最高元首苏丹阿末沙
副总理马哈迪·莫哈末(1976-1981)
前任敦阿都拉萨
继任马哈迪·莫哈末
第3任马来西亚副首相
任期
1973年8月13日-1976年1月15日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苏丹端姑阿都哈林
最高元首苏丹雅耶·贝特拉
总理敦阿都拉萨
前任依斯邁·阿都·拉曼
继任马哈迪·莫哈末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
四加亭
任期
1974年11月4日 (1974-11-04)-1981年7月16日
前任初创选区
继任慕斯达法莫哈末
多数票不战而胜(1974)
17,334(1978)
个人资料
出生(1922-02-12)1922年2月12日
馬來属邦 柔佛新山
逝世1990年5月28日(1990歲-05歲-28)(68歲)
 美國南旧金山
墓地 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
国籍 马来西亚
政党 無黨籍(1987-1990)
其他政党国阵 巫统(1946-1951;1968-1987)
马来亚独立党(1951-1953)
国家党(1954-1962)
配偶拉哈·莫哈末诺
儿女6(包括希沙慕丁·胡先
父母拿督翁·惹化(父亲)
拿汀哈丽玛·胡先(母亲)
母校 印度军事学院
 英國林肯律師學院
新山英文学院
专业律師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军事背景
效忠 英属印度
服役英属印度陆军
服役时间1940-1945
军衔上尉

1990年5月29日,胡先翁因心臓病而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葬于吉隆坡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

生平

胡先翁画像

胡先翁於1922年2月12日在英属馬來亞柔佛新山出生,父亲拿督翁惹化巫來由人統一組織巫統)创办人兼第一任主席,母亲是拿汀哈丽玛·胡先(),祖父嘉化·莫哈末是柔佛王朝立宪后的第一任州务大臣,其伯叔及父亲也曾先后出任柔佛州务大臣,是个官宦世家。[1] 祖母罗凯雅·哈宁是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女子,其长子希山慕丁曾任内政部长国防部长,现今为慕尤丁内阁的外交部长。

青年时代

胡先翁分别在新加坡柔佛的「英文学院」(,今苏丹阿布巴卡学院)完成他的中小学教育,毕业后在1940年加入了柔佛御林军而成为一名学员。次年,他被送往印度德拉敦印度陆军官校()受训,毕业后加入印度陆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中东服役。战后,由于个人实战经验丰富,胡先翁获得了英国政府的赏识,并被聘请为(英属旁遮普拉瓦尔品第的「马来亚警察召募与训练中心」()教官一职。

1945年,胡先翁返回马来亚并受任命为新山警察学校的指挥官。次年,他参与了马来亚公共服务成为柔佛昔加末的行政官员助理。随后,又被派往雪兰莪州任职,担任该州巴生縣瓜拉雪蘭莪的官员。

从政

胡先翁生在一个富有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响,所以在担任公务员的同时,他也积极地投入了政治活动。马来人统一机构(巫统)1946年成立后,他被委任为副秘书长。1950年他成为了巫统青年团(巫青团)的第一任团长,随后,又被推选为巫统秘书长。与此同时他受委为联邦议会议员,并兼任柔佛州立法议会议员及柔佛州行政委员会委员。[2]

1951年随父亲翁惹化退出巫统,并加入他父亲新创办的马来亚独立党以及随后的国家党。由于他父亲的新政党一直得不到大众的广泛支持,在连连失利下,他也渐渐地淡出政治圈,转而前往英国林肯律师学院()深造。1958年,他考获“出庭律师”的资格,回国后就在吉隆坡开设了自己的律师楼,成为一名执业律师[2]

复出

1968年,胡先翁在当时副首相阿都拉萨的游说下重新加入巫统,随后,在1969年的大选中为联盟赢得了柔佛新山东区的国会议席。在经历五一三事件之后,1970年在阿都拉萨的新内阁中担任教育部长。

1972年,胡先翁在巫统代表大会中获选为巫统副主席。1973年8月8日,被巫统最高理事会任命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依斯迈医生。13日,晋升为副首相兼贸易与工业部长。

马来西亚首相

1976年1月14日,首相阿都拉萨伦敦因白血病突然病逝,享年54歲。15日,胡先翁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17日,在巫统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中受确定为巫统代主席。1978年,在巫统党选中當选为巫统主席。

1981年,移交權力給馬哈迪·莫哈末

引退后的生活

1981年表明不想再留任巫统主席甚至退出国家领导圈子的意愿后,在7月以健康理由辞去了首相和四加亭国会议员一职,并由敦马哈迪医生接任。

引退後,他仍不時評論時政,關注社會福利的發展。

1987年他在巫统權力鬥爭中與馬哈迪關係決裂,他再次退出巫统。

1990年5月29日因心臓病而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葬于吉隆坡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

年表

  • 1922年:2月12日生于柔佛新山
  • 1942年(20岁):在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参与了阿拉曼战役
  • 1945年(23岁):回国后被任命为新山警察司令官。
  • 1946年(24岁):参加了父亲拿督翁发起的“半岛柔佛马来人运动”(),并受委为巫统副秘书长。
  • 1950年(28岁):受委任为巫统青年团第一任团长,并出任联邦议会议员,同时兼任柔佛州立法议会议员及柔佛州行政委员会委员。
  • 1951年(29岁):跟随父亲退出巫统、创办马来亚独立党(IMP)以及随后的国家党。
  • 1958年(36岁):在英格兰林肯律师学院考获法律学位。
  • 1968年(46岁):在当时副首相敦拉萨的游说下,重新加入巫统。
  • 1969年(47岁):6月时,受委任为巫统工作委员会(今巫统最高理事会)委员。
  • 1970年(48岁):9月时,成为教育部长。
  • 1972年(50岁):获选为巫统副主席。
  • 1973年(51岁):8月8日受巫统最高理事会委任为代理署理主席,以接替逝世的原署理主席敦依斯迈医生,并在8月13日受委任为副首相,同时兼任贸易与工业部长职务。
  • 1976年(54岁):随着敦拉萨逝世,被任命为巫统主席;1月15日,成为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
  • 1978年(56岁):在党选中获当选巫统主席。
  • 1981年(59岁):表明不想再留任巫统主席甚至退出国家领导圈子的意愿后,在7月以健康理由辞去了首相一职,并由拿督斯里马哈迪接任。
  • 1990年(68岁):5月29日因心臓病而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葬于吉隆坡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

参考

  1. . 星洲日報大柔佛版. 2011-07-11 [2015-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3).
  2. Allahyaraham Tun Hussein bin Dato' Onn(马来语)

外部链接

马来西亚内阁职务
前任:
阿都拉萨·胡先
国阵巫统
首相
1976年1月15日-1981年7月16日
繼任:
马哈迪
国阵巫统
前任:
敦依斯迈
联盟巫统
副首相
1973年8月13日-1976年1月15日
繼任:
马哈迪
国阵巫统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职务
首任 四加亭议员
1974年11月4日 (1974-11-04)-1981年7月16日
繼任:
慕斯达法莫哈末
国阵巫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