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舊廈

台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上,現為建成國中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在地。

臺北市政府舊廈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名稱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
舊稱建成尋常小學校
臺北市政府
其他名稱臺北當代藝術館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類別舊廈
登錄公告日期1998年5月4日
位置 臺灣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建成年代日本大正10年(1921年)
官方網站https://www.mocataipei.org.tw/
詳細登錄資料

該建物建於1921年,本為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興建的「建成小學校」校舍。1945年,戰後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因本來的市政中心「台北市役所」被充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後來的行政院中央大樓),因此新成立的臺北市政府只好另以建成小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所。

因舊廈三棟校舍建築不敷使用,1994年,市政府遷至信義區新建之臺北市市政大樓,舊廈即被閒置。1996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01年5月27日該舊廈主要廳舍以公辦民營方式成立台北當代藝術館,兩翼部分建築則成為建成國中教室

起源

簡介

門廊。

該校舍建築採二層樓左右對稱建築,1921年落成時僅有臨路一排辦公室與教室建築,後來兩側以與原建築的九十度方位陸續增建教室,使該舊廈呈現字型。在外觀方面,該建物最醒目的是三角形木柱屋簷及正中間的金屬與瓦片屋頂構成的鐘樓。1950年代起,台灣少見的市徽識別標誌鑲在鐘樓上。不過,2000年代整建後,該鐘樓的台北市徽已被拆除。

在內部構造方面,中央入口大廳挑高屋頂,二樓集會堂的空間跨度相當大。而內部走廊與外窗多做弧拱狀。此為,當時台灣磚造建築常使用的結構。

1950年代以後,舊廈除了正門面增建突出方亭外,就不再增建。因為場地不敷編制日漸擴大的台北市政府使用,1994年市政府從該舊廈遷至信義區臺北市市政大樓。1996年,閒置的舊廈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展開修復整建。

1990年代,舊廈附近的建成國中因其華陰街校地被臺北市政府徵收,面臨廢校爭議。經該校爭取與協調後,台北市政府允諾撥該舊廈的兩翼部分,充作建成國中校舍。

2001年,整建後的該舊廈建物分為兩部分,正面建築物及集會堂部分,成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原取名為「台北第二美術館」),兩翼建物及其周圍空地則成為台北市建成國中的教室用地,這也是全台灣唯一學校與美術館使用共同建物的例子。該館結合古蹟建築與當代藝術,提供不同的藝文交流體驗[1]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北市政府舊廈
  1. . 國家文化資產網.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